1、“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反思一、 突出线的本质“成线”几何原本中是这么定义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直线,是它上面的点一样地平放着的线;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或半直线。从这三个概念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种线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可以看作线段一端无限延长,也可以看作是一条半直线,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同时我们认识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为几何的三大基本现象,所以点动便能形成线,是线的本质所在。 有了以上数学理论的支撑,我们把“点”贯穿全堂。课始,直本主题,提出研究直的线,并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直的线,
2、强调指出从“哪里”到“哪里”,意在为后续三种线的“端点”教学做铺垫。课中,通过寻找“线的两端在哪里”的活动,引出对端点的研究,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感知端点的不同,并进一点体会到线的不同,最后甚至提出了“第一种线是有始有终”的;第二种线是有始无终的;第三种线是无始无终”,这么形象而不乏数学味的想法。并且通过展示、研究“线”的画法,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线的“端点”的抽象形象,并在区别和联系中进一步掌握线的特征,以此完成对“线”的整体的知识结构。这几个教学环节紧紧围饶着“点”一一展开研究,让学生充分而有深度地经历对线的理解过程。二、 经历抽象过程“画线”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实质上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每个
3、学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得这些知识。不应该将数学当作一个现成的体系来教,而应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再创造的过程来学习数学。纵观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安排了五个教学活动“找线”找出直的线;“指线”指出这些线是从哪里到哪里;“比线”这三种线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画线”用适当的方法把三种线的特点清楚地表示出来;“说线”字母表示三种线的方法与线的可加性、不变线的认识。通过“找线”使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通过“指线”,让学生感受三种线的本质区别;通过“比线”把三种线的特征从具体的线中抽象出来;通过“画线”把三种线的特征表示出来;最后通过“说线”深华对线更深的理解与认识,这几个过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抽象过程。在上述过程中,“画线”是一个核心环节,教师通过“让人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哪种线”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法画出不同的线。从学生创造的各种表示方法来看,各种“画法”都具有了“符号”的性质。让学生经历“创造”画法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把画法告诉学生,更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为什么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三种线,体验再创造的过程并培养符号化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表象。回头再看,抓住线的本质研究,经历画线的再创造过程,实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线”崦这样的教学也是围绕着我们正在并将一直持续研究下去的核心理念而展开的为学生的理解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