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化简或进行改写; 2.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探索小数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引人猜想谈话:我有个邻居小明的爸爸下岗了,最近他开了个便民小超市,想请大家帮忙给设计个标价牌,大家能帮这个忙吗?(出示手套和毛巾图)手套每副2元5角、毛巾每条3元,标价牌该怎么填呢?(两种写法引起争论)(板书:2.52.5033.00) 把2.5的后面添上一个0大小能不变吗?33.00是怎样回事呢?我们能不能作出一
2、个大胆的猜想?评析: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背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为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打开切入口;同时引导学生针对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作出数学的猜想,以此猜想引领全课。二、验证猜想1.教学例1。 谈话:正好我有个问题,可能对这个猜想能起到验证作用。 (1)出示例1: 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谈话:我们看看它能起验证作用吗?0.1米、0.10米、0.100米是不是真的相等呢? 分小组讨论。仍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板书:0.10.100.100)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看来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2.教学例2。 (1)出示例2:比较0.40和0.4的大小。 (2)同桌商量,汇报结论。
3、(板书:0.400.4)谈话: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再一次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再把这个猜想说不说。 3.看书质疑。 (1)讲述:书上也证实了我们的猜想,书上把它称为小数的性质。(板书:小数的性质) (2)谈话:看书第117至118页,有疑问或有其他想法提出来。评析:以例1、例2作为验证猜想的论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一种师生共同学习的氛围,把学生推上学习主人的位置,学生感觉老师与他们不是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帮助的关系。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是各种各样的,教师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经验,使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来更全面地认识问题。采取看书质疑,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以解释的机会,也给其
4、他学生以进一步提高的思维空间。三、运用猜想 小数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呢? l.出示例3:把0.60和203.0500化简。 (1)学生自己完成。 (2)为什么203.0500的5左边的0不能去掉呢?(强调小数的性质中小数的末尾。) (3)练习: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0.300050060.060 2.出示例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4、3.16、10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1)学生自己完成。 (2)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10能不能直接在后面添0? (3)练习:下列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180.067003.03.判断:
5、 (1)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4.填空。 0.3里有()个0.01; 0.3里有()个0.001; 6里有()个0.1。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对了,小明爸爸的忙我们还没帮呢,商店的标价如果以元”作单位一般都写成两位小数,你知道为什么吗?(完成标价)我代表小明的爸爸谢谢大家,其实我们也应该谢谢小明的爸爸,通过写标价我们发现了小数的性质。评析:学生有能力把例3、例4作为练习自己完成,在练习设计中抓住小数性质的关键,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结尾做到首尾呼应,使学生了解标价的常识,进一步巩固小数的基本性质。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了两条线,各有目标,又相互联系。“为小明的爸爸设计标价牌这条线,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也为新知识的出现精心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以设计标价牌产生矛盾,从而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运用猜想作为另一条线,学生通过自己的猜想、思辩、探索,展开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积极主动地掌握小数的性质的知识,感受新知识获得的过程,培养了创新能力。两条线互相交织,意在使学生明确生活与学习、创造的关系,也使学生感受到帮助别人,自己既快乐也收益的美好生活情趣。总之,这节课强调生活与学习的关系,以猜想”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节难得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