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斑鸠调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用欢快柔美的声音歌唱斑鸠调,唱准歌曲简谱。 2.通过声势律动让学生感受民歌歌曲中,衬词带给人们的轻 松跳跃舒适感。 3.通过对歌曲的再创造与实践,加深对江西民歌音乐文化的 了解;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为歌曲即兴伴奏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 唱准歌曲中的十度大跳音 2. 唱准歌曲中简谱唱名。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以声势律动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录音机、打击乐器若干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热身导入(5 分钟) (一)师生用音阶问好 师:“同学们好!” 生:“您好,您好,老师您好!” (设计意图:学生养成良好
2、的音乐课行为习惯) (二)回顾所学民歌曲名并能哼唱旋律或歌词。 中国民歌:如编花篮凉山之最溜溜山歌 外国民歌:如嗯嘿呀阿里郎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积累民歌素材,传承民族音乐优秀 文化,激发民歌学习兴趣) 二、学唱歌曲(23 分钟) 师导语: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斑鸠是三有保护动物,在很多省 份斑鸠是省级保护动物。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极具江西民歌特色的歌 曲斑鸠调。 (一)聆听歌曲(5 分) 1.边打横拍边听歌曲,说说歌曲的情绪、速度如何? (欢乐,稍快)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歌曲的歌唱要素) 2.歌曲描述了怎样的画面? (歌曲描述了春暖花开,秧田翠绿的江西茶香春景)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联想力,
3、融汇相关学科内在联系) (二)感受歌曲(8 分) 1.依据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体会客家方言特征和地方色彩 的衬腔和衬词;及方言带给民歌的特殊韵味。 (设计意图:降低学唱难度,记忆歌词) 2.按照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在衬词处按节奏轻扣桌子。 (设计意图:熟悉旋律,减低歌唱难度) 3.歌曲中出现了哪些事物? (桃树、桃花、斑鸠、杜鹃、李花、茶花) (设计意图:了解民歌创作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实际) (三)学唱歌曲 (10 分) 1.师生接唱,教师唱正词部分,学生接唱衬词部分并做出声 势律动。 (设计意图:加入简单声势律动,为打击乐配乐缓解难度) 2.生生背唱歌曲,女生唱衬词部分,男生接唱衬词部分。
4、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歌唱,再次熟悉旋律与歌词,为下一 环节演绎音乐做好准备) 3. 视唱简谱,注意十度大跳音的歌唱。 (设计意图:检测教学重点完成程度,熟悉歌曲旋律构成) 4.整理曲谱,找出曲谱规律,总结该民歌旋律创作特点。(此 环节可增减) (旋律特点:19 小节的影子总是出现在其它小节, 对同一旋 律的扩展与重复,对同一音符不同节奏型的变化) 三、演绎音乐(10 分钟) 1.声势律动练习 将学生分成两组做声势合唱练习,一组拍手拍腿,另一组跺 脚拍腿。共同在衬词“呀哈嘿”、“咿呀咿子”处按节奏型轻扣 桌子。 (要求:在合唱中完成声势律动练习) (设计意图:缓解下一环节打击乐器伴奏的节奏难度
5、) 2.加入打击乐器 强拍:响板、双响筒每小节第一拍敲击 弱拍:三角铁在每小节第一拍与衬词部分按节奏敲击 色彩:沙锤、串铃、蛙鸣筒在衬词部分按节奏敲击 (设计意图:丰富歌曲表现力,感受民歌带给人们的轻盈。让 学生学以致用,学会终生受用的学科简单技能) 四、小结(2 分钟) 同学们,“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让我们共同做民歌的爱好 者,为收集民歌曲目做出自己微小的贡献。了解到民歌歌词源于 生活且高于生活,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依据斑鸠调旋律, 创作出麻雀调、画眉调等。(学生随乐打节奏拍走出教 室)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民歌创作兴趣,进行德育渗透) 五、作业 依据斑鸠调旋律,创作出短小的麻雀调画眉调 歌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六、板书 斑鸠调 民歌的构成:正词+衬词 八度音程 11 33 55 民歌的歌词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十度大跳音程13 6 1 5 7 民歌旋律特点:同一旋律的多次重复与扩展, 同一音符不同节奏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