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3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doc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52717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3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3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3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3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3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23 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国营经济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 土地改革 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建立起国营经济,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提出: 1953 年。 (2)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内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 (4)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 社会主义改造 同时并举。 3 “ 一五 ” 计划 (1)任务:集中力 量发展 重工业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2、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到 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3)意义: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三大改造 (1)内容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结果: 1956 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社会主义制度 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特别提示 过渡时期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合理调整,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调整的目的是调动私营工商业者的积极性,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二、社会

3、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 1正确探索 (1)论十大关系: 1956 年 4 月,毛泽东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重大问题。 (2)中共八大 时间 1956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 内容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 先进的工业国 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 经济文化 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解决国内主要矛盾, 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 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 集中体现了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主要失误 (1)产生原因: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等问题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 (2)表现: 1958 年 “ 大跃进 ” 运动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 (3)危害: “ 左 ” 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纠正失误 (1)举措: 1960 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 “ 左 ” 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 “ 调整 、 巩固 、充实、提高 ” 的八字方针。 (2)结果:到 1965 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4建设成就 (1)工业方面:建成 武汉 、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十几个基础行业。 (2)交通方面:除 西藏 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

5、车。 (3)能源方面: 石油 已经实现自给。 特别提示 1958 年总路线指的是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其与“ 大跃进 ” 和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合称 “ 三面红旗 ” 。 1960 年的八字方针中 “ 调整 ” 主要指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政治和认识根源上的失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三、 “ 十年动乱 ” 时期的国民经济 1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重大破坏:在 “ 全面夺权 ” 狂潮影响下,全国经济工作和交通运输等陷入混乱。 (2)出现起色: 1971 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周恩来 要求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 (3)复苏发

6、展:邓小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进行全面整顿。 (4)再度混乱:由于 “ 四人帮 ” 的阻挠,经济形势再次遭到破坏。 2 “ 十年动乱 ” 的影响 (1)给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2)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 归纳总结 1956 1976 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核心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二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1统购统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 1953 年 10

7、 月 16 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所谓 “ 计划收购 ” 被简称为 “ 统购 ” ; “ 计划供应 ” 被简称为 “ 统销 ” 。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用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 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之后,该项政策被取消。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 1950 1952 年,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形成农民土地所有制。至此,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考点一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

8、建设的起步 1 “ 一五 ” 计划的特点 (1)改造与建设并举 (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 (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3)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 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4)渐进性和长期性。 (5)一体 (主体:工业化 )两翼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相辅相成。 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 (1)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 “ 主体 ” 和 “ 两翼 ” 。

9、社会主义工业化是 “ 主体 ”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是 “ 两翼 ” ,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3)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充 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要求:从党的方针、政策、理论中找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工业化建设的设想。 材料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 从 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 20 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 ? 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

10、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 战略目标,即 “ 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 ”?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主要信息: 答案 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论十大关系与八大中得出关于工业化建设的设想是:由较长的时间实现工业化到迅速实现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带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吸取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 (2017 课标全国 , 41,节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 “ 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 ” 为由,下达 “ 严行封禁 ”“ 永远封禁 ”

11、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 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 “ 日需外洋煤铁 ” 极多, “ 可忧孰甚 ” 。他建议清政府 “ 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 ? 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 。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 “ 开采煤铁事宜 ” 。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 “ 一五 ” 计划指出: “ 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 为此,国家要求 “ 有计 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 ” , “

12、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 (例如石油 )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 。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 “ 一五 ” 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审材料 材料二主要反映了 “ 一五 ” 计划期间新中国的矿业政策,与此相关的教材知识是 “ 一五 ” 计划及其建设成就。 审设问 试题要求: (1)与清代矿业政策进行比较; (2)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 “ 一五 ” 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3)根据所 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意义。 答题构思 (1)与清代矿业政策进行比较,找准比较点:可以

13、从有无规划、是否独立自主、政策侧重点等方面比较。 (2)根据材料,概括特点:根据材料中的 “ 一五 计划 ”“ 资源供应的保证 ” 等信息可以概括出 “ 列入国家发展计划 ” ; “ 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 ” 等特点;根据 “ 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 ”“ 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 ” 可以概括出: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3)调动所学知识,分析意义:可以从对矿业发展和 “ 一五 ” 计划开展以及工业化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示例 特点:列 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 “ 一五 ” 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考点二 探索与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1时空意识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 “ 左 ” 倾错误 事件 特征 影响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多快好省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 大跃进 ” 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 “ 一大二公 ”“ 一平二调 ” 严重 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 文化大革命 ” 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3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