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四上三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三上第五单元可以和四上第三单元放在一起看。三上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人文主题引用了法国罗丹的话: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要素是:(1)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主题是“观察”,观察对象是“周围事物”,观察方法是“留心”“仔细”;单元学习关键是“体会”“写下来”。换用我自己的话就是:搞清楚了别人是怎样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明白了如何把观察到的东西写清楚。以搭船的鸟一二自然段为例: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
2、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两段话加上标点一共127个字,读一遍脑子里就出现了当时的画面,这画面有模糊的远景,有清楚的中景,有鲜明的特写。声画、动静结合,层次分明。这就是作家的功底。课后思考题问“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问题中的关键词是“哪些事物”和“细致观察”。前者要求从不同方面去体会,后者要求从观察层次体会。第一自然段写的是“大雨”仰看“雨点打在船篷上”,静听雨点“沙啦沙啦地响”,平视“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这是观察的第一个层次:不同角度。雨点是打在“船
3、篷上”,雨点发出的声音是“沙啦沙啦地;船夫身上披着“蓑衣”,站的位置是“船后”,摇橹的情形是“用力地”这是观察的第二个层次:细致入微。第二自然写的是翠鸟,作者同样从两个方面写观察。视觉范围是“羽毛翅膀长嘴”,视觉效果是“美丽:翠绿蓝色红色”。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这样一层一层体会,学生多少会理解一些“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与技巧。但是学生能不能从不同层次细致地去写“观察所得”呢?真不一定。个人的想法是:在引导学生体会之前,先让学生写。关上课本,出示书中插图,要求学生以“我”的视角写一写这幅插图的内容。学生写完了,再与书中的两段文字对比,让学生发现差别,进而体悟“从不同层次细致观察”的方法。金
4、色的草地虽说也是在强调细致观察,实际上已经涉及到“连续观察”: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学习这一段,同样可以出示图片让学生先写,不过至少要三幅图片,或者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写完对比,体会怎样连续细致观察。读这一段的时候,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疑问:蒲公英在早晨和傍晚的时候,花朵真的是合拢的吗?我小时候
5、见过不少蒲公英,现在偶尔回老家也能见到草丛中的蒲公英,同一处草丛里的蒲公英,中午时间段没注意,早晚时间段还真观察过,它们花开了并没有合拢,夜晚是否合拢就不清楚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与普利什文所观察的蒲公英品种不一样。四上第三单元是另一种形式的习作单元。人文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要素是:(1)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2)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与三上第五单元相比,“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变成了“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还是“观察”,关键词变了,学习要求也就变了。“体会”要求有所经历,心临其境,体悟领会;“感受”当然也有体会的意思,但程度没有体会深
6、。这样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三上第五单元已经初步学了“连续细致观察”,到了四上第三单元,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连续细致观察”,或者说巩固运用更合适。四上第三单元的重心应在“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上,而“准确生动表达”的前提与途径是“连续细致观察”。因此,前一次教四年级,我把这一单元阅读要素解读为: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实现准确生动的表达。三上第五单元习作只要求把“细致观察所得”写下来,四上第三单元则要求以“观察日记”的形式把“连续细致观察所得”准确生动地写下来。再来看四上第三单元两篇课文。手上资料不足,一时没查到爬山虎的脚写作背景,但心里总有个念头:这篇文章是不是叶老为了编辑小学语文教材而专
7、门写的一篇课文?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叶圣陶散文收录了爬山虎的脚。教材编排了三道课后思考题:(1)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注意“特别”一词)(2)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能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3)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把握“你觉得”与“写得准确、形象”的关系)三道思考题就是围绕“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单元大任务而设计的三个学习活动。前两个学习活动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范围,需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
8、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第三个学习活动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范围,需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作品,提高审美品位。”同时,三个学习活动中又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参与。如何组织开展这三个学习活动呢?先让学生比较以下两个文本:文本一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长大了的叶子绿得很新鲜。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起了波纹,好看得很
9、。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到了,原来爬山虎是有教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伸出的嫩红的枝状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文本二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
10、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通过比较,发现两个文本在细节上两处差别:差别一:描写观察爬山虎脚上,文本二多了“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六七根”。“茎上”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比,后者位置范围在缩小,“茎上长叶柄的地方”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比,后者位置固定了。“六七根”则说明爬山虎脚上的细丝要么是六根,要么是七根,而不会是五根或者八根,这是作者亲自多次数数得出的结论。这样比较分析,学生才能明白,什么叫“观察得特别仔细”。差别二:文本二除了有连续细致的观察描写,还写了作者观察时的主观感受。“很新鲜、很均匀”与“那么新鲜、那么均匀”就存在感觉程度的区别。“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
11、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与“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起了波纹,好看得很”虽只有两字之差,感受完全不同。“拂”是人带着情意的动作,轻柔而细腻,在诗句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如“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堤杨柳醉春烟”“看取拂云飞”等。有了“一阵风拂过”,“漾”就显得更为自然贴近了,康熙字典即将“漾”解释为“水摇动貌”。爬山虎本来长在墙上,与水毫无关系,用上“漾”字,就与水联系起来了,再加上“风拂”,读者的想象一下子就打开了。领着学生这样体悟,学生也许才会明白何为“准确、形象”,才不会一提“准确、形象”就去找文中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句子,更不会去找“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这样起交代背景的句子。所以
12、,“你觉得”绝不仅仅是“你觉得”,而是以“准确、形象”为依据的。至于第二个学习活动,个人的想法是让学生化身爬山虎把自己当成爬山虎,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往上爬的。要介绍清楚怎么往上爬,必须回到课文中,准确提取相关信息。学生一开始提取多少会不完整、不准确,不要紧,介绍过程中,始终按照“是否听懂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标准来评价,学生逐渐就会发现要介绍清楚爬山虎怎么往上爬,首先要讲清楚爬山虎脚的位置与样子,其次要讲清楚爬山虎脚上细丝的变化。读爬山虎的脚,我始终想把课题改成“爬山虎”,哪怕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爬山虎的脚,哪怕一篇文章必定需要主要内容以外的东西。蟋蟀的住宅在学习活动编排上,与爬山虎的脚是
13、一致的。两课的课后思考题放在一起对比看非常清晰: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活动编排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学习目标:指向“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学习内容:“连续细致观察”。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用自己的话介绍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想想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课文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比较课文与昆虫片段在表达上的不同。学习目标:指向“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
14、字作品”。学习内容:说明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的区别。“住宅选址与内外部布置”方面,课文侧重于细致观察;“修建住宅”方面,则侧重于连续观察。至于如何实现“准确、生动的表达”,一方面得益于连续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得益于法布尔的昆虫家、文学家修养这从昆虫记能更直观感受到。学习蟋蟀的住宅,除了连续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生动的表达,我想更重要的一点是:换一个身份习作不把自己当成人来写。童话都是这么写的!儿童作家都这么干!故事一直在变,写法始终不变。新课标第二学段“表达与交流”学习要求提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表达的形式可
15、以变,但要把“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是不是可以用上这一招呢?最后说说这一单元的习作“写观察日记”。课本给了四个习作情境供参考:(1)观察种子发芽过程;(2)观察秋天树叶颜色变化;(3)观察月亮变化过程;(4)观察家里养的小猫。要求也有四条:(1)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2)写写观察过程,写出当时的想法和心情;(3)建议附上图画或照片;(4)细致、准确。至于观察日记的格式,爬山虎的脚后的“资料袋”和蟋蟀的住宅后的“阅读链接”都可以参照。情境有了,格式有了,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也学了,照理说学生写起来是不难的。真的是这样吗?第一次教该单元习作,学生交上来的观察日记给我留下了“惨痛”的
16、印象绝大多数孩子选择了“做表格”的形式,内容上简直是惨不忍睹要么压根儿没观察,胡编乱造;要么直接照着资料copy。再回过来说课本上的四个习作情境。“观察种子发芽过程”得先种下种子,还得保证种子顺利发芽。有老师说这个单元的习作任务一定要提前布置,开学就让学生先把种子种上。为了保证取得短期观察效果,有老师还总结出了种什么的经验。种是种了,芽也许发了,观察呢?学生能写的只能是该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想法和心情。“观察秋天树叶颜色变化”比“观察种子发芽”难多了,试问我们自己:我们有观察过秋天树叶颜色变化吗?几个孩子有这份耐心?老师们巴不得在一节课把作文讲完、写完。至于“观察月亮变化过程”,我们除了能说明哪几
17、天是圆的、哪几天是半圆的、哪几天是弯弯的,还能写什么?是不是只有从网上搬运资料?“观察家里养的小猫”可操作性强多了。四下第四单元有三篇写动物的文章猫母鸡白鹅,论细致观察和准确生动表达,这三篇文章可谓极好的范本,刚好该单元的习作是“我的动物朋友”。让我选习作情境,我就写“观察家里养的小动物”。家里没养小动物,身边肯定见过一些小动物,从饮食、玩耍、睡眠等几个方面细致写就可以了。四上瞄准“连续细致观察”和“准确生动表达”,四下则在此基础上力争写出小动物的特点和对小动物的感情。只用语文的眼光看“写观察日记”这篇习作,能聊的东西实在有限。假如用跨学科学习的思路来看这篇习作,大有文章可做。只是不知道时下又有几所学校、几个老师有那份心思和精力去做这件事连发芽都得赶时间,教育又怎么能拖了后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