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匈牙利舞曲匈牙利舞曲(第五(第五号号)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 课时:1 课时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一定的识谱视唱能力,但基 本不能独立视唱完整段落,班内学生音乐素养有两极分化的情况。学生对音乐活 动有较浓的兴趣,善于模仿,容易跟风。 教材分析: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一首世界名曲,是德国勃拉姆斯的作品。 曲风活泼欢快,旋律热情奔放。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等方式,能哼唱其中部分旋律(第一部分第二主题、第二部 分),正确哼唱突强突弱等有“对比”的音乐片段,在哼唱与律动的实践中感受 “对比”的特点。 2.运用情境设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本乐曲有清晰的框
2、架上的认识,能理 解本乐曲 ABA 式的结构特征。 3.通过参与律动等实践参与,使学生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感受世界 名曲不朽的魅力,为今后进一步提升音乐审美能力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了解“对比”的要素、感受“对比”的魅力。 教学难点:从三个方面体会“对比”,一是从音乐要素中感受“对比”,二 是从律动中继续体会“对比”,三是从结构中深层理解“对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听音乐跟老师做动作入场; (二)教师简单介绍作曲家、作者、吉普赛音乐特点。 二、展开学习 (一)学习乐曲第一部分(从音乐要素中感受“对比”) 1.设置情境(采用“情境教学法”,为音乐设置一个主线故事。) 这一天,匈
3、牙利的一个城主得知城里来了一群快乐自由的吉普赛人,他听说 了吉普赛人非凡的艺术天分, 于是想请他们为城墙作画。 吉普赛朋友们十分荣幸, 答应了城主的邀请。 2.聆听第一主题(用律动来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熟悉旋律。) 2 情境设置:“在作画前,吉普赛人要先活动身体。” 教师带学生坐在地上边聆听边律动。 3.学习第二主题(重点学习乐段) 情境设置:“他们决定用油漆在墙上作画,于是他们开始搅拌油漆,油漆时 不时变干,要花力气去搅拌。” 1聆听与律动 边聆听,边跟随音乐做律动; 2分析与哼唱 出示谱面,提炼谱面知识点:重音记号、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提炼第一 乐句节奏,学生从节奏到旋律,逐
4、渐熟悉,最后能流畅地哼唱此段。 3体会音乐特点(“对比”的要素) 观察谱面,从“弱”与“强”、“突慢”与“回原速”、“舒展”与“密集” 中,看出这一段用了较多的“对比”,同时体会对比的魅力。 (二)学习乐曲第二部分(从律动中继续体会“对比”) 情境设置:做好准备之后,吉普赛朋友们要开始作画了,他们有着热情、浪 漫的性格,喜欢边舞边画。 1.教师示范如何“边舞边画”; 2.学生两两配合,尝试“边舞边画”; 学唱“一二”乐句和“三四”乐句,感受“三四”乐句中的“对比”,体会 对比能令人印象深刻。 (三)学习乐曲第三部分(从结构中深层理解“对比”) 情境设置:“报公主殿下看到各位的作品很是喜欢,想请
5、各位去公主的 内殿作画。吉普赛人们欣然接受,他们又要开始创作啦!” 1. 聆听与判断 第三部分与之前欣赏过的部分有没有相同之处或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基本重复第一部分。 不同之处:两个主题都没有反复;结尾处用三个音结尾。 2. 综合判断乐曲结构 因为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绝大部分相似(重复),因此得出该乐曲的结构: 3 ABA 式。第三部分的 A 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三、总结 (一)总结表演 学生将整首乐曲连贯地表演一次。 (二)学生总结收获 四、拓展 观看卓别林大独裁者,感受电影与音乐的默契配合,鼓励学生动脑筋, 将音乐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欣赏中体验艺术,在生活中发现艺术的美。 请一位或一组同学上台展现自己的奇思妙想。予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