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欣赏匈牙利舞曲 (第 5 号)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欣赏 匈牙利舞曲 (第 5 号) 教学目标: 1. 能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速度时快时慢,力度时强 时弱的音乐特点,并能哼唱、记忆乐曲的主题旋律。 2. 能分辨乐曲的三部曲式结构。 3. 了解匈牙利舞曲 (第 5 号)的作者是德国音乐家勃拉 姆斯和创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观看乐曲的演奏录像 2、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 师:关于这首乐曲,你们都想知道些什么呢?(乐曲的名字 曲作者、国籍、乐曲的情绪、乐曲分几个部分、乐曲在速度力度 上有什么特点,你能哼唱其中一段旋律吗?) (设计
2、意图:普及听音乐会的常识,使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好 习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完整欣赏乐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乐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分段欣赏 (一)聆听第一部分 2 1、听第一部分主题 A (1)提问它是什么情绪? ( 2)师生交流,旋律热烈、奔放。 (速度快,力度强) (3)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呢?在旋律上还有什么特 点? (4)出示主题 A,并分析附点音符在乐曲中的作用. 师范奏主题生看谱 师范奏(放慢速度)生拍手打节拍,用“|a”哼唱 生用唱名演唱 出示没有附点的旋律,学生视唱并唱标准速度 3 6|I 6|5 67|6|4 56|3|2117 73|6 体会两种旋律
3、的不同,师边打拍子边对比唱(指明加了附 点,音乐有一种向前推动的感觉) 再次视唱,表现热烈,奔放的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分段 欣赏,充分感受乐曲的奔放热情的情绪.通过对比聆听,让学生学 会附点音符在乐曲中的作用.) 2、听第二主题(感受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1)、聆听比较两段旋律情绪,为什么更加热烈奔放了?(音 区高,重音记号、切分节奏) (2)、再次聆听乐曲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看老师手势 (教师随音乐拍手,速度慢时只用点手心的方式随音乐拍点手) 3 (3)、交流,教师动作变化与音乐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两 种不同的拍击节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速度和力度上的变化特 点.) (二)欣赏第二部
4、分 1、记忆主题 (通过听音乐排序的游戏引导学生记忆主题) 教师弹奏四乐句,生排序 生视唱曲谱 i5 55|54 34|5 5|i5 55|54 32|1 1|3 4 |3 2|33 44|5i 5|3 4 |3 2|54 32|1i 1 听乐队演奏,分析音乐在速度、力度上最大的特点?(速 度时快时慢、力度是强时弱,指明这就是匈牙利舞曲的特点) 交流四句旋律是反复出现的,并出示歌谱视唱。 2、师为第二部分主题填词演唱,并随音乐舞蹈 教师范唱、填词 (啦啦啦啦,我们一起唱歌,啦啦啦啦,我们一起跳舞。啦啦啦 啦,我想请你跳个舞,啦啦啦啦,我们一起跳个舞) 学生演唱 师示范舞蹈,提问:舞蹈的动作和音
5、乐有密切关系,谁能 发现?(舞蹈动作的节奏和音乐的节奏相吻合) 师生共舞(设计意图:通过视唱和舞蹈,使学生进一部的感 受乐曲的时快时慢,时强时弱的特点.让学生在演唱和舞蹈律动中 感受到参 4 三、整体欣赏 1、完整欣赏乐曲 要求:打着节奏欣赏音乐的第一部分,跳着舞感受音乐的第二部分, 思考音乐有几部分? 2、再次完整聆曲 出示 4 张卡片(两张红,两张黄) ,师告知音乐有三部分,第一部分 举红色卡片、第二部分举黄色卡片,选择第三部分卡片颜色并排出每 个部分顺序。 3、交流(三部分卡片顺序及哪两部分相似) (设计意图:再次完 整聆听全曲,熟悉乐曲的三部曲式结构). 四、拓展延伸 1、作曲家介绍
6、2、提问:曲名?作者国籍?乐曲分几部分?匈牙利舞曲的速度、 力度特点?乐曲的情绪?哼唱一个主题? 3、匈牙利民间舞蹈视频观赏,匈牙利国家相关图片.(设计意图: 拓展延伸,开阔视野,增长学生多方位的知识). 5 教学反思: 1、音乐教学信息量大 本节课尽管只用了一个音乐材料(匈牙利舞曲) ,但深入挖掘了作品 内涵,从速度、力度再到旋律,从演唱、表演到学谱,教学形式丰富 多样并切实有效。如体会匈牙利舞曲的特点,速度时快时慢,力度时 强时弱;体会带附点的旋律对音乐有一种向前推动的感觉;还有关于 作曲家勃拉姆斯及乐曲的创作背景了解等。 2、教学中渗透音乐文化 “你们听过音乐会吗, 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
7、听音乐会时应该注意什 么?”学生回答不能随意讲话待学生交流完后,老师又补充,听 音乐时你可以随音乐轻轻摇摆, 每个节目演出结束的时候要以热烈的 掌声表示对演员的尊敬。当音乐会的录像欣赏完后,老师又带领大家 热烈鼓掌。如此几句短短的话语导入,一次热烈的鼓掌,让学生感受 到了一种音乐文化的气息,真诚而友善,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品位。除 此之外,教师在介绍曲家勃拉姆斯时也是这样说的, “我要隆重地向 你们介绍一个人,他就是这首乐曲的作者一勃拉姆斯。 ”随后介绍了 作曲家的创作经历,让学生对乐曲的创作背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一切艺术实践体验为旋律进行特点做隐性埋伏 在乐曲分段赏析过程中,通过配声势,肢
8、体参与等多种形式,有效地 进行了对音乐要素、主题旋律的分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能力, 记忆能力和感受能力。 匈牙利舞曲尽管只有二部分,但第一部分中却包含二个主题 6 音乐,而第二部分旋律也有时快时慢,时强时弱的音乐变化,因此对 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充分完整的欣赏不是那么容易, 更别说是记忆旋 律。但储老师设计的第一环节从开始的听辨情绪,主题哼唱,过渡到 附点节奏的对比视唱 (要求视唱时身体坐直, 眉毛竖起来, 喉咙打开, 把声音放出来) ,让学生充分体验匈牙利舞曲音乐热烈、开放的情绪。 第二环节欣赏第一部分主题 B, 引导学生听辨主题并在乐曲热烈时拍 手,速度变化时点手心,简单的动作立刻有效地让学生关注了音乐的 发展变化。第三环节聆听第二部分主题时,采用了听音排序的游戏, 既让学生克服了听觉疲劳,又了解了旋律的每个乐句。第二部分欣赏 中,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歌曲旋律,又通过自编歌词演唱、舞蹈等教学 活动,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又简单化了主题读谱的难度。第四环节 整体欣赏时,用卡片红、黄颜色表示乐段也是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