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课) 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领会作者对于春天的赞美与热爱之情。2.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并且能知晓其好在何处。3.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把握作者的情感并体现在朗读过程中。2.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3.培养学生对好词好句的分析鉴赏及模仿能力。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2.自主讨论法3.教师引导法第一课时一、导入 猜迷。首先给学生们播放一个视频美丽大自然之春天来了,但不告诉他们这是春天,而是让学生猜猜这是哪个季节。生答:春天。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被你们猜中了。但是老师很好奇为什么你们不猜是冬天呢?
2、视频的前半部分不是有出现积雪和被冰冻的河流嘛?生答:积雪消融,河流解冻,代表着春天来了。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从各个方面回答这是代表春天。因为是视频里有许多场景是与春中描写的景物相吻合的,这样就可以在学生回答完之后,顺势引入课文。师:听了同学们的描述,老师惊觉,咦?这可不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春里描绘的场景吗?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大家就知道了!二、作者简介师:老师还有一个小问题,不知大家对朱自清先生了解多少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一讲?生简答师简单介绍朱自清及春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
3、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三、通读全文1.让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并完成三个任务。任务一:在朗读过程中划下自己不会读的字词任务二:思考,你认为全文应该分几部分 任务三:自认为的好词好句2.解决生词3.师生讨论以后分部分朗读1.朗读第一段:(盼望着。)问这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生答师总结:盼春2.朗读第2到7段:师问:在这5段中分别描绘了哪5样与春相关的事物?生答:小草、小花、微风、细雨、人们师总结: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人这一部分是在绘春并分析文章的层次,首先,由物写到人;其次,由大地上的草和花,写到天空中的风和雨,有一种由近及远的视觉拉伸感。3.朗读第8到10段:师问:都说开头和结尾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作者这三段结尾作用何在?生:点明中心思想,升华师:没错啦,三个比喻句排列有序,不能颠倒,形象的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既是对五幅画面含义的概括,同时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即赞春4.总结本文思路,盼春、绘春、赞春既然已经得知作者的整个思想情感,让我们再来通读课文,
5、其中绘春部分只读第一句。在读的时候要在脑海中想想作者建章构文的思路,情感的历程是怎样的。尤其要把盼和赞的情绪读出来。师生齐读。二、模仿写作师: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朱自清先生的作文思路,诶,那我们也是一个有思想的写作大家了啊,不如我们就动动笔,就着先生的思路,我们也来写一篇春。分组模仿文章思路作一简短的自写的春同学们可以一起讨论,如果让你们写文章的这几个部分,你们会怎样写?接下来的时间,当堂讨论写作。三、回顾思路在下课前带领学生回顾全文的写作思路。四、作业完成改写内容。第二课时一、回顾前课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朱自清先生写春的思路,但是光有好的思路是无法形成一篇好的文章的。思路好比是建筑的设计图纸
6、,有图纸,有想法,建筑不一定能建成,还要有砖石。同学们认为什么才是文章的砖石呢?生答师回:好词好句二、分析句子找学生回答他们上一节课找出的好词好句重点分析绘春部分的好词好句例:生: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生答为什么觉得这句写得好。以及自己是如何写春草的,并自我分析自己的句子和朱自清的句子差在哪里?师表扬学生,并解释这句写的好的原因。(还要适当的肯定学生句子的优点,分析其不足)师答:此句从“点”上描绘。运用拟人方法把春草人格化了。“钻”字写出春才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写质地,“绿绿的”写颜色,表现了春草新的特点。“偷偷的“则是贬义词做褒义词,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师:原来啊,一句话里就包含了作者这么多的心思。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句,记得要把作者的小心思都读出来噢!师生齐读。此后学生的找出的每一个好词好句,都采取这样的方式,先学生自己解释并自我分析,再老师解释并帮忙分析,最后师生齐读。等学生的好词好句都说得差不多了,再看情况要不要补充。解释过这些字句以后让同学们再通读课文。总结回顾作者的整篇文章,好的思路加上好的表达构成了这篇经典的春。三、布置作业修改自己上次写的春在我看来,同学们学习文章,不仅是要感受到作者的匠心,还要在学习过后能够模仿着运用。光懂而不会用也是不行的,所以在我设计的教案里让学生多分析多尝试运用的部分会稍微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