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上好本节课主要有三个难点需要突破: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如何关注,现在的孩子其实大都会数、会写1120各数,也了解这些数有关的知识,我们怎样在课堂上去关注孩子的现有学习基础,是教学需要突破的。“十进制”概念的建立;学生数感的培养。针对以上三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等环节,教学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点:第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除法,处
2、理教学内容。我认为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里,学生已基本上能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会读数,知道数的顺序和大小,因此确定这节课的重点是辅导学生直观地认识1120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通过一系列教学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活动中自己领悟知识。第二 从直观操作 半操作 建立“十进制”概念。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节课的内容都是抽象的数字,单凭老师讲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本节课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进行学习活动。数学猜测是一种数学想象,能简缩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验证是指学生在进行探索之后
3、,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引入时,从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猜猜“手里有几枝铅笔?”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的相对大小,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有兴趣地数数,又了解了学生的起点,可谓是一箭三雕。由猜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渗透验证思想猜想必须经过验证,引入新课,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学习的的必要性。围绕 “这些小棒怎样摆让人能很快地看出是11根”,学生进行积极地动手操作,然后汇报摆的方法:(1)2根2根地摆;(2)5根5根地摆;(3)一边10根,另一边1根等3种摆法。学生各抒己见,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你认为哪一种摆法很快看出是11根?为什么?”让学生自我比较,从感知到理解,再次借助小棒动手操作,把10根
4、小棒扎成一捆,运用转化10个一是这一捆,1个十也是这一捆,亲历10个一是1个十的知识形成过程,突破了10个一就是1个十的难点,从而理解了数的意义,建立正确的数概念,为培养数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习了20以内数的顺序后,让学生翻翻书,根据数的顺序确定往哪边翻。这样的操作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数形结合”、“情理互促”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第三、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数学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教师讲解获得的而是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对此我安
5、排了相应的活动,让他们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数的信息,如通过“抢答“、“闯三关”等游戏,让学生通过想和猜的活动,发展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第四、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当然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现实的生活背景下感受体验,内化知识,发展数感。“生活中,你在哪儿见或用过些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寻找教室里的,回忆经历过的。学生这分分秒秒地思考,反映出他们对数的兴趣,16个整体音节,学号13号,12色水彩笔等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数,这些不是他们胡编乱造的,而是他们正在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描述生活,解释现实,这是数感的具体
6、表现。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数的学习的核心目标,学生数感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有责任让数感贯穿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纵观整节课,虽然孩子们学的开心学的很积极,但依旧有不少的问题:(1)在出示直尺图时,我让学生从0数到20,又从20数到0,只强调了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并没有深化,没有拓展到基数和序数的认知上。(2)我在教学时使用的素材不够丰富,没有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只局限于数小棒,捆小棒上。如果能用不同的材料,让孩子们去数一数,去圈一圈十个,那么他们的认知就不会仅限于小棒上了。(3)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们的评价性语言比较单一。当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在今后的课堂上我将会逐步改善,也将继续倡导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在关注学习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学生的不同情况,机敏地构思出“独具特色”的赞赏之词,评价学生,使得活动气氛活跃起,拉进了我与学生的距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注意每一个细节,踏踏实实地实施教学,把小事做细、做实,多学习,多借鉴从而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