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少版一年级音乐学科下册苏少版一年级音乐学科下册 大鼓与小鼓教学设计大鼓与小鼓教学设计 执教者: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大鼓和小鼓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新课标要求学生不要再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教师要充分利用 各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知识、情 感、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针对于现在的教育 教学形式,精心设计了本节课。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歌曲。全曲共八小节,四乐句。 歌曲让学生认识了大鼓和小鼓,从中了解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在高低、强弱、 音色等处都不相同的特点。 学生特征分析:学生特征分析: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思
2、维方式以具体的形 象思维为主,同时唱唱、跳跳、玩玩、笑笑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 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形式,而利用各种形态、动作、游戏、歌舞等形式学 习,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尽情表现,帮助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 发展,利用他们认识音乐的规律有机的学习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 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了解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打击乐器,认识鼓并学习鼓的敲击方法, 尝试用大鼓和小鼓敲击出强弱、音色、节奏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情境。 二、能够整齐地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用最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 绪;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科尔文”手势帮助学唱歌谱。 三、学会寻找身边类似大鼓和小鼓的音源为歌
3、曲创编打击乐器;在教师 的引导下,用老师准备的打击乐器(系红绳的竹筷)为歌曲伴奏,体验敲 击的快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f”和“p”的记号,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轻松活泼、有 弹性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会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体验敲击的快感。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体验鼓和自创打击乐器的不同风格;“科尔文” 手势的初步了解, 强弱对比的把握。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鼓、系红绳的竹筷。 教学过教学过程: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 二、导入环节: (完成目标一) 律动咚咚与嗵嗵 师问:他们在干什么? 生答:在打鼓。 师问:出现了几种鼓?分别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生答:两种;大鼓(
4、嗵嗵)小鼓(咚咚咚) 老师向学生介绍新朋友-大鼓。(老师以大鼓的身份向学生作自我介 绍。因为憨厚、低沉这个形象的声音更能引起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 引出大鼓的两个朋友小鼓和节奏。 (幻灯片出示节奏型) 学生模唱节奏,并找学生跟节奏试一试敲鼓的感觉。 师问:是大鼓的声音大还是小鼓的声音大? 生答:大鼓 老师用“f 和 p 这两个力度符号找不到家了,我们是否要帮助他?”来 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并利用他们的这个心理活动,学起来效果会 更好。 (幻灯片出示: “小游戏-连连看” ) 再次请孩子敲一敲鼓,感受鼓的不同力度,并揭示今天的课题大鼓 和小鼓 。 三、新课环节: (完成目标二) 1)首听
5、歌曲: (听录音。 ) 师问:这首歌曲情绪如何? 生答: 2)再听歌曲: (老师自弹自唱。 ) 师问:你觉得在歌唱时应该要注意些什么?(老师范唱时夸张暗示。 ) 生答: 3)听歌谱: (老师跟伴奏唱歌谱) 师问:找一找,音乐的乐谱中出现了哪几个音? 生答: (幻灯片出示: “柯尔文”手势图) 生随老师做一做!并尝试加上柯尔文手势唱一唱歌谱。 (设计目的:设计目的:根 据学生年龄特点,我设计在两课时的歌谱教学中来完成,本节课仅教手势, 既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尔文手势,又提高孩子们学习歌谱的兴趣;下节课教 对应的空间位置,帮助把握音准。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可以减小难度, 并在以后的歌谱教学中很好的运用
6、,将学生觉得难以捉摸的音高在一定程 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化。 ) 4)歌曲教学: A 学生跟琴模唱教词. 找出难点单独辅导。 B 男女接龙唱(提示大鼓和小鼓的强弱对比) C 加上大鼓和小鼓的声音,跟音乐再唱。 (请个别同学敲鼓伴奏,其他 同学有感情的齐唱。 ) 四、拓展环节: (完成目标三) 1、让学生通过寻找身边类似于大鼓和小鼓的声音,为歌曲伴奏。 各小组组长带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 小组展示成果。 2、用教师准备的打击乐器(系红绳的竹筷)代替大鼓和小鼓来为歌曲 伴奏。 3、集体表演,跟音乐边唱、边奏、边跳。 五、课堂评价小结,评选“首席大鼓手”和“首席小鼓手” 1、学生互评。 2、老师小结
7、。 六、布置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和父母合作,共同做一个打击乐器,下节课课堂展示,分 享成果。 七、下课。 (学生随音乐有序走出教室。 )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力度记号:强f,弱p。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认识了鼓,通过亲自敲击鼓,感受了大、小鼓不 同力度、音色的变化;初步了解“科尔文”手势,并尝试把手势加到歌谱学 习中;创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创造和团结的快乐。 由于孩子是一年级的小朋友, 根据他们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年龄特点, 我专门设计了一个维持课堂纪律的口号“一二三,坐坐好”;同时还设计一 个表扬口号“棒棒棒,你(我)最棒” ;在介绍鼓的时候,怕他们觉得乏味, 还用“角色互换”的手段来提高他们的兴趣;在歌谱学习中我也是有想法 的,而且也进行了反复推敲。 (参照教学过程中 “科尔文”手势的设计目 的) 我设计制作的打击乐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孩子完成课后作 业起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这节课我完成了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能和学生一起“学中 玩,玩中学” ,所以我很开心。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 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