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人体解剖生理学(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课程号(代码):300072020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 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解剖生理学)是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人体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过程。熟悉人体解剖生理学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了解生理学的发展历史和近年来某些研究进展。通过对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知
2、识的学习,达到为生物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研发服务的目的。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1) 毕业要求2,分指标点2.6;(2) 毕业要求6,分指标点6.4;(3) 毕业要求12,分指标点12.3;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红字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 绪论(1学时)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解剖学与生理学关系、研究对象和任务。人体解剖生理学与现代医药学的关系,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生理功能的调节及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人体的解剖方位、人体的解剖面。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及研究方法。要点: 掌握稳态、内环境、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的概
3、念。掌握神经调节的方式,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体液调节的方式与激素、靶细胞、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的概念及神经分泌,神经体液调节的概念。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熟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在生物材料教育中所处地位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熟悉自身调节的概念,特点。第二章 人体的基本组成(2学时)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增值、衰老与死亡(凋亡)。组织的概念和种类,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及功能。要点:掌握细胞的概念、细胞膜的结构;细胞的液体镶嵌模型学说的主要内容。熟悉嵌入蛋白、表在蛋白的概念;质膜的概念及特性。熟悉细胞增殖周期概念、分期和主要特点;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4、分类及其生理功能。了解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2学时)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兴奋组织或细胞的兴奋性和兴奋。神经肌接头的结构及兴奋传递过程。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要点: 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主动转运的概念、特点、种类。易化扩散的概念、分类及特点。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的区别。掌握与生物电相关的基本概念;极化、超极化、去极化、超射、后电位。掌握肌节的概念,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及过程。掌握静息电位的概念、形成机制;动作电位的概念、形成机制及特点。掌握兴奋性、兴奋、阈值的概念,刺激量的
5、三个要素。神经肌接头的组成、兴奋传递的过程及特征。熟悉细胞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及途径;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酶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熟悉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方式,影响因素。了解出胞和入胞过程;了解影响神经肌接头传递的因素;骨骼肌的超微结构;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及影响因素。第四章 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2学时)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接与骨骼肌);骨的形态,结构;骨连接的方式与结构;全身各部的主要肌群。要点: 掌握骨组织的成分结构。熟悉关节的组成,胸廓的组成。了解骨的形态与分类;骨连接的形式及结构;肩、髋、膝关节的构成与运动。全身主要肌群的分布。第五章 血液(3学
6、时)血液的组成。血浆的成分、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血细胞的形态与分类、生理功能、生成及其破坏过程。血液凝固与止血。纤溶系统,纤溶过程,纤溶与血凝之间的动态平衡。 输血和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要点: 掌握血浆蛋白的主要成分、生理功能;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和血液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血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生成的调节过程;血液凝固的概念、过程,纤溶系统的组成、过程、生理意义,两者的关系。 掌握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及血量。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了解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和结构;ABO血型和Rh血型;输血原则。第六章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学时)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心脏生理,心肌细胞的生物
7、电现象,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脏射血过程,心动周期,心输出量,心力储备,心指数,射血分数,博功。等长自身调节和异长自身调节;前负荷、后负荷及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静脉血压。微循环的概念、组成、通路及调节;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淋巴循环和脾脏。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血管中枢,心血管反射。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血流的调节。血量的调节。器官循环:冠状循环,脑循环,肺循环。要点: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及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心肌工作细胞(心室肌细胞),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的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心肌四个生理特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期前兴奋
8、、期前收缩、代偿性间歇、抢先占领。超速驱动压抑等概念。心动周期的概念及分期;心输出量、心力储备、心指数、射血分数、博功、异长自身调节、等长自身调节、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等基本概念及生理意义;血压的概念,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脉压的概念;微循环的概念,组成,功能及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过程及生理意义。 熟悉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生理意义,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冠脉循环和脑循环及肺循环的结构特点及调节。了解血流量的概念,与血流阻力与血压的关系,影响血流阻力的因素。了解淋巴系统的组成,淋巴液的
9、生成与回流过程及生理作用。了解心血管的神经的支配及心血管中枢。 第七章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学时) 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的概念和三个环节。肺通气,肺换气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运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要点: 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的概念及生理意义;肺通气的概念、动力、阻力;肺换气的概念、动力及影响因素。神经、体液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过程及生理意义。熟悉肺通气功能的各项指标,如肺活量、潮气量、肺泡通气量等概念及其生理意义。熟悉气体在血液运输的方式:氧的运输、二氧化碳的运输。第八章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学时)消化系统的结构,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的两种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
10、理特性,消化腺及其分泌,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生理作用,主要胃肠道激素的种类、生理作用。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胃排空。小肠内消化。食物在小肠内吸收过程。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小肠液、大肠液的组成、生理功能及其分泌调节。大肠的功能。要点: 掌握消系统的结构;消化和吸收的概念,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主要成分,生理功能及其神经,体液调节过程;几种主要消化道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过程及各期特点。吸收的概念、部位、方式。小肠的吸收功能和结构特点。掌握胃的运动形式、生理意义:胃排空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调节;掌握小肠的运动形式、生理意义。熟悉消化的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
11、性;胃、小肠和大肠的运动方式;胃肠的神经支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了解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了解咀嚼和吞咽的过程,呕吐过程及其生理意义。了解大肠内细菌的作用,食物中纤维素对消化道功能的影响。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自学1学时)能量代谢:机体的能量来源与利用;能量代谢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基础状态与基础代谢。体温的概念,测试部位、方法、生理变化和体温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机体热平衡,产热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散热过程,方式及其调节过程。体温调节的机制和调定点学说。要点: 熟悉体温的概念;基础代谢率的概念;体温调节过程及调定点学说。 熟悉机体的热平衡过程(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了解
12、机体能量的来源,利用,测定方法与影响因素。体温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第十章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学时)泌尿系统的组成与结构。肾脏的主要功能(排泄和内分泌)。尿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排尿反射的过程。要点: 掌握肾脏的显微结构和肾的血液供应及肾血管特点;尿生成过程和有关基本概念;肾小球滤过率,有效滤过压、管球反馈,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几种主要物质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葡萄糖、水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转运过程、影响因素及调节过程。肾糖阈、葡萄糖最大转运率的概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盐代谢的调节;尿液浓缩和稀释的概念、过程及调节;肾髓质渗透梯度的成因及影响因素。浓缩尿、稀释尿、等渗尿
13、、球管平衡、渗透性利尿等概念。排尿反射的过程。熟悉血浆清除率的概念和应用;肾素的分泌及其调节过程。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自学1学时)眼与耳的结构。感觉器官的概念、分类和一般生理特性;耳的结构特点与听觉和平衡觉的功能。要点:熟悉眼物像形成和调节,耳听觉功能和平衡觉功能。熟悉眼房水形成过程和光路传导及感光换能过程。了解感觉器官的定义、分类,一般生理特性。了解与视觉有关的生理现象。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学时)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和神经元的一般功能;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
14、突触传递和缝隙连接。神经递质(外周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递质共存,递质释放,失活和受体学说。 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和高级神经活动。要点:掌握神经元的结构、一般功能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征。掌握突触的定义、组成、分类和传递过程;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机制;兴奋在反射中枢内传播的特征。神经递质的种类、主要生理作用和相应受体;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丘脑与感觉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组成、生理作用和相互关系;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掌握神经系统
15、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躯体运动的中枢调节;熟悉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结构与功能及各级中枢对内脏反射活动的调节。熟悉锥体系、锥体外系的组成、生理作用和相互关系;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过程。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与功能。了解中枢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活动;学习记忆过程与机制,脑电图,睡眠的时相和机制;大脑半球的不对称和语言优势半球。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2学时)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激素的概念、分类、生理功能、代谢和作用机制。神经内分泌,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功能联系垂体门脉。要点
16、: 掌握激素概念、种类、作用机制和神经内分泌的概念;下丘脑和脑垂体结构与功能联系;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联系、下丘脑促垂体区分泌的调节肽,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神经垂体释放激素的种类与生理功能。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3等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过程。 第十四章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自学2学时)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男、女性生殖系统功能及调节。 要点: 熟悉男性生殖功能:睾丸的生精功能及其调节,内分泌功能及其调节,睾酮的生理功能及调节。女性生殖功能;女性生殖生理特点;卵巢的生理功能,产卵、内分泌功能调控,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功能及调节。了解男、女生殖系统解剖,月经周期的定义、分期和形成机制。了解男、女一生各阶段的生殖生理特点。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版),岳利民,崔慧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五、主要参考资料六、成绩评定(注明期末、期中、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或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所占的比例)课程总成绩中,期末占50%,平时成绩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