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三(2019年新编)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当堂达标题.docx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文档编号:541652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三(2019年新编)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当堂达标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三(2019年新编)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当堂达标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三(2019年新编)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当堂达标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三(2019年新编)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当堂达标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三(2019年新编)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当堂达标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宋初的儒家学者以对待杨墨(杨子、墨子)的态度对待佛教,予以排斥。宋朝中期以后,出现士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的局面。这一变化反映了()A.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B.市民阶层的兴起瓦解理学统治C.政治稳定推动文化发展 D.儒学对佛教的吸收融合2.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一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3.英国科学家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认为,不能将自然的

2、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4.下图为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 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答案】C5.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看出了日本与中国的差距,而后他们要求日本仿效中国,开始

3、了()A.农奴制改革 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 D.建立政教合一【答案】B 解析:日本遣唐使学习唐朝的政治文化,归国后实行了大化改新,故B项正确。6.中国古代史上,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共有四次高潮,其中第三次发生在宋元时代。下列中华文化成果向外传播不属于这次高潮的是()A.指南针 B.印刷术C.火药及火器 D.造纸术【答案】D 解析:8世纪随着唐朝与大食的军事冲突,造纸术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1213世纪宋元时期外传欧洲的科学技术,排除。7.754年,唐朝高僧鉴真到达日本,安宿王作为天皇的代表在罗城门外等候欢迎。日本佛教领袖道璿和五十多名高僧也相继拜谒鉴真。不久鉴真

4、又被朝廷任命为大僧正,并决定把过去用来供奉圣武天皇的米盐永远转供鉴真和法进二人。后来新田部亲王把自己的旧王府赐给鉴真。上述材料表明()A.唐朝政治制度影响日本的社会改革 B.佛教文化促使中日友好交往C.佛教通过鉴真传播到日本 D.仅仅日本政界认同鉴真的地位8.有唐朝学者指出:“浮屠(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当时()A.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 B.佛教已取得正统地位C.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D.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9.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掀起了翻译和引进西方知识的热潮,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他们“睁眼看

5、世界”的原因是()A.受到了朝廷向西方学习的指引 B.受到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需要 D.意识到西方政治文明的先进10.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同时,渗入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浓重的一笔。下列图片中能够体现佛教与中原文化交融的是() 11.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儒家思想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神示宗教”。伏尔泰此举主要是为了()A.抨击否定君主政体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C.借古讽今促进启蒙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12.最早与徐光启一起将几何原本翻译成中文的外国传教士是

6、()A.马戛尔尼 B.南怀仁 C.汤若望 D.利玛窦131862年8月24日,清政府鉴于“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遂于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由此可见,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的直接目的是()A.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B.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C.落实“中体西用”方针 D.开始中国教育近代化14.下列事件直接促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二、非选择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佛教自东汉明帝时白马驮经以来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冲突与磨合,东晋以后开始融入中国文化。隋唐时期玄奘法师西行取经

7、,佛教迅速传播并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儒、佛、道三教鼎足而立,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也逐渐形成。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文化回馈”的历史现象:某个文明社会从另一种文明那里学到了某些优秀的文化因素或先进的文化成果,诸如科技、文艺、哲学、宗教等方面,然后历经磨合或适应而融入本土文化,又经过千锤百炼而锻造成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明,此时再将这些更出色、更成熟的文化硕果,回馈给整个人类文明世界。摘编自张志刚文化回馈:人类文明交流的新境界以“佛教中国化”为例材料二:近代以来,基督教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全球扩张主义由西方传入我国的。西方传教士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完全凭借

8、西方教会的人力和财力,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将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和传统强行照搬过来,造成教派林立和教内纷争的局面,也引发了中国人民规模宏大的反基督运动。20世纪2030年代部分基督徒试图在西方宗教首领的“指教”和“辅助”下实现不同宗派的联合,并在神学思想和教会的礼仪、体制方面,使基督教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习俗以及宗教伦理观念相结合。但由于近代以来西方盛行的欧洲中心论在中国的影响而形成的对中国文化的排斥,以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巨变,20世纪30年代后期,基督教本土化运动趋于沉寂。 摘编自王美秀基督教的中国化及其难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佛教传入中国在“文化回馈”现象上的主要表现。(培育史料

9、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教中国化和基督教中国化的结局并分析其原因。(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年份王韬的主要活动1849年受英国传教士邀请,到英国人所办的墨海书馆工作1862年因上书太平天国一事被清廷发现并追缉,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滞港期间,协助英华书院将十三经译为英文,兼任香港华字日报主笔1867年漫游法、英等国,应邀前往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做学术演讲1874年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提倡变法1879年前往日本考察四个月,写成扶桑游记1886年主持上海格致书院,推行西式教学1894年

10、孙中山拜见王韬,王韬为孙中山修改上李傅相(李鸿章)书材料二:此由本以治末,洋务之纲领也。欲明洋务,必自此始。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顾论者徒夸张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1)根据材料一,说明王韬生活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其主要贡献。(2)概括材料二中的观点并作简要评价。(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王韬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一,指出其思想变化的原因。参考答案

11、及解析:一、选择题1.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宋朝中期以后,出现士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理学兴起,理学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D项正确;儒家文化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不出政治稳定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C项错误。2.A 解析:19世纪中叶,西学进一步传入,一些较为开明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他们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他们对此极度失望,故选A项。3.D 4.C5.B 解析:日本遣唐使学习唐朝的政治文化,归国

12、后实行了大化改新,故B项正确。6.D 解析:8世纪随着唐朝与大食的军事冲突,造纸术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1213世纪宋元时期外传欧洲的科学技术,排除。7.B8.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浮屠(佛教)与易论语合”“不与孔子异道”,可知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故选C项。9.B 10.D 11.C 12.D 13.B 14.D 二、非选择题15.答案:(1)表现: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道思想融合,形成了理学,推动主流价值观的发展;中国建筑、文艺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化的佛教传入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推动了东亚及东南亚文化的发展;以佛

13、教为纽带,密切了中国与印度及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2)结局:古代佛教成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基督教本土化运动失败。古代佛教成功融入的原因: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自信心;佛教有利于巩固统治,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唐代以来儒家学者的不懈努力,把佛教融入儒家思想;佛教是中国主动求取的;佛教的中国化经过了几百年的冲突与融合。近代基督教本土化失败的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基督教是侵略中国的思想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西方教会的主导及欧洲中心论下对中国文化的排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影响;国内外战争的爆发中断了基督教本土化运动。16.答案:(1)时代背景:民族危机深重;洋务运动开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潮盛行。贡献:传播西方思想,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变革。(2)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评价: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3)变化:由主张“中体西用”到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原因:对西方社会了解的加深,使王韬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政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三(2019年新编)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当堂达标题.docx)为本站会员(教师相关)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