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实现 “ 中国梦 ” 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 )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 B C D 2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但有的地方在执行时却走样变味,成了层层填表、数字脱贫,不仅没给贫困群众带来 实实在在的利益,反而导致扶贫干部把大量精力耗费在 “ 浩瀚 ” 的 “ 表海 ” 里。从唯物
2、史观角度看,这警示广大党员干部 ( ) 制定政策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要树立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 B C D 3 (2017 海南高考 )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迸发出无穷智慧。 “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山定树、树定根、人定心 ”? 这些富有创建的主意都是人民群众首先提出来的,并在实 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坐在屋里想不明白的事,到群众中就能找到答案。这里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有 ( ) 坚持群众路线,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只要尊重群众意愿,就能取得实践的成功 人民群众的
3、首创精神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 A B C D 4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 )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 根本力量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了 “ 牛鼻子 ” ,把握住矛盾观点的精髓 A B C D 5 “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
4、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要求我们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 ( )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努力为人民服务 坚持群众观 点,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坚持依法行使权力,做到依法行政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A B C D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阅兵时的讲话强调,要求人民解放军坚定不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时刻把人民放在心头,永远做人民子弟兵。上述论断蕴含的道理是 ( ) A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了什么样的实践 B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
5、社会发展的规律 C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领导者 D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 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7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诗句: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蕴含深刻哲理,启示我们 ( ) A充分利用有利的社会条件努力奋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B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完全统一 C摆脱社会历史对我们的制约,永做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志青年 D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明辨现实生活中的是非曲直 8 “ 二十四节气 ” 客观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是我国劳动人 民基于直接的
6、生产、生活经验,长期对天文、气候、物候进行观察、探测和总结的结果。 “ 二十四节气 ” 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劳动人民总结出了朗朗上口、便于记住的二十四节气歌,在农业生产上至今还遵循着很多农谚,如 “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 等,用来指导生产生活。 结合材料从社会历史主体角度,谈谈你对先人在观天时万物总结出 “ 二十四节气 ” 的看法。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答案精析 1 B 实现 “ 中国梦 ” 凝聚中国力量,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应选;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应选。社会意 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错误;
7、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不准确,且不符合题意。 2 C 扶贫决策执行走样是因为有些地方没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这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政策在执行时走了样,不是政策制定的问题,故舍去 。 属于辩证唯物主义,不属于唯物史观,舍去。 3 B 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只要尊重群众意愿,就能取得实践的成功,说法太绝对, 排除。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排除。 4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说法错误;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了 “ 牛鼻子 ” ,把握住了
8、主要矛盾,而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说法错误。 5 A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要求我们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了解民意,为网民解疑释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努力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观点,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正确且符合题意; 与题意不符,应排除;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 说法错误。 6 D 价值观并不决定实 践, A 错误; “ 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说法过于绝对, B 不选;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但不能说是 “ 领导者 ” , C 错误;“ 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时刻把人民放在心头,永远做人民子弟兵
9、” ,这说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D 正确。 7 D 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条件对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性, A 不符合题意;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要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完全统一, B 是错误的;个人不能摆脱社会历史的制约, C 是错误的。 8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 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国劳动群众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是 “ 二十四节气 ” 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我国劳动群众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通过总结二十四节气歌、积累农业谚语等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温【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馨提示: - 本文档仅为 【 2019 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全套资料 之一 】 欢迎点击下方按钮链接, 下载全套资料 ! 请点此到 下载本文全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