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试题课程代码:0040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试儿”是中国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以下哪个词的意思不是“试儿”?(C)A、试晬B、试周C、洗儿D、抓周2、下列哪篇文章是司马光对礼记内则的进一步诠释?(A)A、涑水家仪B、贾子新书C、育婴家秘D、广嗣纪要3、下列不属于“习礼”的内容是(B)A、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B、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C、从容而不失之迂缓D、俢谨而不失之拘局4、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是(D)A、京师第一
2、蒙养院B、湖南蒙养院C、杭州女子学堂D、武昌蒙养院5、民国时期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属于哪种类型的幼稚园?(A)A、教会式幼稚园B、小学式幼稚园C、日本式幼稚园D、普通式幼稚园6、洛杉矶托儿所将儿童教育分为哪三大类?(C)A、兴趣教育、生活教育和卫生教育B、幼稚教育、生活教育和游戏教育C、幼稚教育、生活教育和卫生教育D、幼稚教育、兴趣教育和卫生教育7、陶行知强调“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B)A、“教”为中心B、“做”为中心C、“学”为中心D、三者都为中心8、张雪门课程理论的核心与特点是(A)A、行为课程B、活动课程C、理论课程D、实践课程9、陈鹤琴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细分为哪几个连续的
3、阶段进行研究?(B)A、婴儿期、乳儿期、行走期和幼儿期B、新生婴儿期、乳儿时期、步儿时期和幼儿时期C、新生婴儿期、乳儿时期、幼儿时期和步儿时期D、婴儿期、乳儿期、恋母期和幼儿期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主要收托形式是(D)A、寄宿制幼儿园B、幼儿学前班C、混合班D、全日制幼儿园11、主张任何人都得过集体公共生活,首先提出优生优育问题的教育家是(B)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12、家庭教育阶段即骑士养成的学前教育时期是(C)A、出生到5岁B、出生到6岁C、出生到7岁D、5到7岁13、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标志着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4、的教育家是(D)A、维吉乌斯B、伊拉斯谟斯C、卢梭D、夸美纽斯14、巴乌利美保育所的重点是放在(B)A、教授正确的德语B、保护孩子们的健康C、社会道德方面的训练D、生活规律的教养15、别茨考伊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的(A)A、“新型的人”B、“自然人”C、“完全的人”D、“幸福的人”16、191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夫人团体”自发地以集体经营的形式开设了美国第一所(C)A、德语幼儿园B、慈善幼儿园C、保育学校D、日托所17、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国立幼儿园的创办时间是(D)A、1871年B、1872年C、1873年D、1876年18、克鲁普斯卡娅把社会幼儿教育事业与妇女
5、解放和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紧密联系起来,集中阐述她自己的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A)A、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B、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C、论儿童的学前教育D、要更加重视学前教育工作19、皮亚杰认为通过象征性“语言”,让儿童记忆或背诵诗词文章或数理公式,这是儿童游戏的高端的是(C)A、练习型游戏B、规则性游戏C、象征性游戏D、构造性游戏20、加德纳认为,一般在神学家和心理学家中有突出的表现的智能是(B)A、语言智能B、自我认识智能C、人际关系智能D、逻辑数学智能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1、文字蒙求答:清代语言文字学家王筠的著作,文字蒙求一书结合汉字的结构原理和儿童的思维特点
6、,提出了蒙养识字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和原则。同历朝相比,清代学者在蒙养教育的方法问题上,更侧重于具体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探讨,将教育的一般原理与实际教学的技能技巧结合起来,提出了更具有针对性和更为有效的蒙养教育方法。其中,王筠在文字蒙求和崔学古在幼训中提出的见解,最具有代表性。22、王守仁的“明人伦”答: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人伦”,就是传统的儒家道德伦理。关于教育目的,王守仁是继承了孟子的思想。王守仁在孟子的思想基础上,又作了发挥:教育的任务要教儿童懂得人伦之学,儿童也是完全可以掌握人伦之学的。除了“明人伦”,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称为学问了,离开了“明人伦”去谈什么学问就是异端邪说
7、。2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答:是新中国建国后第一部规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法规,其内容包括三部分:“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基本理念”中指出要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主”“终身学习”。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的要求,列出了3个方面,14个领域,共62项基本内容;3个方面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24、母育学校答:“母育学校”这个名称最早是在1840年由当时的教育部长卡尔诺提出来的,他要求把“托儿所”改称为“母育学校”。1881年8月颁布的政府文件中还对“母育学校”作出了如下的定义:“母育学校”是初等教育的设施,那里的男女儿童将共同接受体、德、智全面发展的教
8、育。进入母育学校的儿童为26岁,并且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理解力的发展程度编成两个小组:24岁为一个组,56岁为一个组。25、幼稚园令答:1926年4月22日,文部省制定了日本第一部幼稚园令。该法令规定幼儿园教育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环,首次明确了幼儿园在日本教育体制中的位置;规定幼儿园是为父母都从事生产劳动、无暇迸行家庭教育的阶层的幼儿而设的保育机构;规定幼儿园以保育幼儿身心健康、培养善良性格、辅助家庭教育为目的;放宽了入园年龄的限制。26、儿童中心主义答: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特征基本上是一种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冲动、智慧等先天生理机能。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进这种本领的生长,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与
9、传统观念截然相反的“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观”。杜威认为儿童是具有独特生理和心理结构的人,儿童的习惯、冲动、智慧、兴趣都建立在他原始本能之上,他们的这种本能是潜藏在身体内部的一种生来就有的能力。这种本能与冲动就是儿童教育最根本的基础,杜威还强调儿童身上潜藏有四种本领:语言社交的本领、制作的本领、探究的本领、审美的本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7、简述王充的“教化成性”的观点。答:小儿禀性问题上,王充是有善有恶论者,他虽然认为小儿生而有善恶之分,但却不认为这种先天的善恶是一成不变的。他强调“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认为小儿的善恶“在於教,不独在性也”。王充注意到了儿
10、童的先天素质,但把重点放在“教化成性”。强调教化和防范在形成儿童善性中的作用,是王充论小儿禀性思想的主流。(1)在王充看来,只要加强教育,又有法度加以规范,恶人也会发生变化。他强调儿童之禀性是可变的:“教威德,变易性也。”“凡含血气者,教之所以异化也。”这都表明王充坚持儿童禀性的善恶“在於教,不独在性也”,“教化成性”。(2)王充还注意到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对儿童的影响,他用“逢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来比喻环境对儿童的教育作用。他认为其作用好象“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青赤一成与真色无异。(3)他还提出儿童要多接近有德行的人,耳濡目染之中便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他用“孟母
11、三迁”这个典型例子来强调环境习染对儿童品行形成的作用。(4)在论述小儿禀性之时,王充还特别提出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所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将对其长大后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总之,王充虽认为小儿由于气禀的厚泊,生而有善恶之别,但最终为善为恶还主要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共6分】28、简述清末教会学校的幼稚园教育的特点。答:纵观清末的教会学校,就其幼稚园教育这一阶段而言,可概括为三个特点:(1)发展的过程,可以“癸卯学制”的颁行为标志划分为两个时期。(2)办学的程度较低。(3)教学内容方面。【共6分】29、简述福禄培尔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答:(1)为幼儿园儿童编制了多种游戏活动(2)为幼儿
12、园儿童安排多种作业活动(3)重视幼儿的语言发展【共6分】30、简述多元智能论的主要特点。答:(1)每个人生来就有多种智能,但多种智能在不同人身上表现的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2)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智能倾向。(3)每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潜在的多种智能受遗传、教育、环境的影响,在一生的不同阶段各个智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有明显的差异。(4)每个人多元的智能是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但又相互联系的。(5)不同的个体在这多元智能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每人都有其中一两项智能有出色表现或取得较好的业绩,但并不预示着别的领域会有同样的成就。(6)每一种智能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7)每一种智能领域内还包含着相关的次级
13、智能。(8)每一种智能都是暂定的概念,都有待开发和创新。例如可能被考察以及纳入智能要素的还有:灵性、良知、德性、幽默感、直觉、创造力、综合能力等等。【共6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31、试述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答:一、注重家庭教育1、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人们往往对自己亲近、佩服的人更加信任,并愿意照其指示而行动。家庭是儿童最早受教育的场所,也是对儿童影响最大的外在环境,父母是儿童感情上最亲近的人,有许多共同语言,因而也是儿童最信服的人。“亲”是“信”的条件,而“信”则是“服”“诲”的前提。父母充分利用儿童对自己的“亲”“信”,对其
14、认其地进行“诲谕”,那将远远超过学校、老师及圣哲名言的教育作用。2、颜之推回忆自己幼年时所受的家庭教育,他把良好的家风看作是一个家族的传家之道,是对儿童成长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重要因素。他严格要求子孙,颜氏家族也因此英才辈出。二、提倡及早施教1、颜之推主张对幼儿的教育越早越好,最好能从胎儿开始,要行“胎教”。颜之推以自己的经验说明早教和晚学效果上差别。他形象地比喻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2、颜之推提倡及早施教,也是受到了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思想的影响,并将此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幼童的可塑性较大,易于潜移暗化。幼童“神情未定”,虽然无心于学,但潜移暗化、
15、自然熏陶,可起到“不教而教”的效果。至于成年之后,“体性稍定”,那就不如幼童的可塑性那么大了,再教也就难了。三、主张“严而有慈”1、颜之推认为教育孩子是重要而又严肃的问题,主张“父母威严而有慈”,反对“无教而有爱”。他批评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表现不如教育和制止,使其为所欲为,等孩子长大,终成败德,那时就后悔莫及了。他认为凡是只知爱而不知教子女者,并非是欲陷其子女于罪恶,大都是“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而严格地教育孩子就如同治病一样,“安得不用荡药针艾救之哉?”那些对子女勤加督训的父母也不愿虐其骨肉,只是不得已而为之。2、他主张对子女要一视同仁,反对偏爱。四、注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颜之推
16、认为绝大多数人的品性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多方习染而成的,所以他特别重视周围环境对子女的影响作用,要求父母要特别留意孩子所接触的人和事。1、“与善人居”“慎交游”是颜之推的重要教育原则,是流传至今的教育格言。2、颜之推还以亲身体会说明“慎交游”“交益友”是学做人、会处世的重要方法。颜之推注重家庭教育、幼儿教育,主张及早施教,提倡胎教,要求学以利行,这些都是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也是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上影响极大的宝贵遗产,是值得继承、发扬的。【共13分】32、试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答:皮亚杰认为,儿童从诞生起他的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一样在不断地延伸,这种发展是一
17、个持续前进的平衡过程,从较低的平衡状态向较高的平衡状态呈现,一般可以分为前后相连又各有特点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一些新创的认知结构区别于前一阶段,但前一阶段的认知结构都会继续存在于以后的发展阶段之中,这种结合就构成了后一阶段所具有的新特征,其四个阶段分别是:一、感觉运动阶段(出生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运动形成来与外界相互作用(同化或顺应)并与之取得平衡。二、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一阶段均为学前教育时期。一般从2岁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成为表象并开始运用表象符号,语言的使用表明这一阶段的开始。这一阶段儿童还不会进行数理运算。故称其为前运算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712
18、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进行具体运算思维,能够客观地构造种类、关系和数量之间的联系。具有思维的守恒性、可逆性和整体性的特征。与此同时,他们也就获得了社会合作的能力和道德情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相互尊重和自我约束的意间的关系,而且也影响并改变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儿童从这时期起开始进入青春期。其主要特征是儿童已从具体事物中逐步解脱出来,在头脑中能够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区分开,也就是说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和条件进行逻辑运算。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与成人的思维十分相近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新的变化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皮亚杰的儿童观系统地论述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一般模式,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研究幼儿的发展与教育提供了心理理论依据。【共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