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点归纳资料汇编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目标课题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学习新闻评论的写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课前准备课前预习背景材料本文选自2017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
2、士兵达30万人以上。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7年12月13日,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本文是作者就此事件写的新闻评论。读准字音公祭() 宝鼎() 国殇()杀戮() 悼念() 惨绝人寰()篡改() 抵赖() 妄图()警惕() 呓语() 振聋发聩()遁形() 矢志() 捍卫()誓言() 彰显() 磅礴() 辨清字形 戮()杀戮 翼()羽翼戳()戳穿 冀()希冀籍()书籍 篡()篡改藉()狼藉 纂()编纂理解词语【公祭】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
3、悼。【国殇】为国牺牲的人。文中泛指死难的军民。【屠杀】大批残杀。【铭文】器物、碑碣等上面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初衷】最初的心愿。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地);屠杀。【悼念】怀念死者,表示哀痛。 【动议】会议中的建议(一般指临时的)。【右翼】政党或阶级、集团中在政治思想上倾向保守或反动的一部分。【大肆】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抵赖】用谎言和狡辩否认所犯过失或罪行。【妄图】狂妄地谋划。【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呓语】梦话。 【遁形】隐藏形体。【矢志】发誓立志。 【捍卫】保卫(多用于抽象事物)。【缅怀】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
4、敬意)。【彰显】 鲜明地显示。 【磅礴】(气势)盛大。【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他的全部学说之中(语出论语里仁),后来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何为国家公祭日?为什么要举行国家公祭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你了解多少?1937年12月13日发生了什么?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如今,南京大屠杀的浩劫已经过去80余载,我们为什
5、么要重新提及?我国又为什么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至国家层面?新课展开【初读课文,划分层次】通读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主要事件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交代了事件背景。第二部分(第24段),写全世界的正义之士和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的不同态度,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顽固态度。第三部分(第5、6段),写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中国矢志捍卫世界和平。【把握文章主旨】如何理解这篇新闻评论的主旨? 本文报道了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的事件,主要讲述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
6、念死难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对历史的否认,态度鲜明地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态度,表明了中国人民将铭记历史,捍卫世界和平。写作方法【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运用对比。文章第2段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和第3段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战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日本右翼分子顽固态度的强烈批判。2.列举大量事实。 本文列举了大量事实,如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的事例、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事例。这些事例的罗列凸显了本文内容的真实性,强化了文章主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教学板书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读为主线,重观点把握。在本堂课的教学环节中,我以“读”字贯穿始终,从“初读”到“品读”,始终在读中了解文体特点,把握主要内容,明确作者观点。其用意就是要体现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此外,在教学时,我还尝试着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创新潜能,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