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认识、启示类 材料题 讲义题型分析认识、启示型设问,一般提及对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有什么看法、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等。有的认识、启示型设问,还给出了具体的理论角度要求,有的表述则较为笼统 。 方法点拨要答好此类试题,既要找准理论角度,又要仔细分析材料,从中引出理论观点,并引申出相应的启示。启示往往依据一定的理论观点,提炼启示必须言之有据。要注意运用因果关联、整体与部分、规律的客观性等理论观点,从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认识的深化和推移、意识的能动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揭示。题型示例1.2020全国I卷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20
2、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
3、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6分)【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德两国关系的改善、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说明必须坚持发展经济,
4、增强国家实力;中德两国要求摆脱美苏的控制,坚持外交的独立自主;中德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经贸往来密切,推动两国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中德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因此要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答案】(3)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2. 2021浙江卷.2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5、播从1918年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选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1)解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现,分析归纳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5分)【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一“研究马克思
6、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得出各大城市出现研究团体;据材料一“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得出传播中心活跃;据材料一“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得出舆论界的热情。第二小问认识,据材料一“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得出适应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据材料一“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得出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答案】(1)表现:各大城市出现研究团体;传播中心活跃;舆论界的热情。认识:适应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 最新模拟1(2023安徽淮北一模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图2 中国国
7、家文明起落简示图孙皓晖国家时代: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与中国文明解析历史学家贝克尔说:“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图2为一位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12分)示例:我反对作者关于秦朝是中国国家文明巅峰时代的观点。(2分)作者以国家文明发展为线索,将中国文明发展分为11个阶段,如果从王朝史的角度则是分为十个阶段。作者通过比对,认为秦朝统一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多民族国家,奉行法家治国理念,通过推行郡县制、书同文等措施,建立了所谓的“法治社会”,在民族交融、思想多元方面取得了空前绝后的
8、成就,成为中国国家文明的巅峰时代。这一观点夸大了秦制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对秦朝国家治理的认知也存在明显的错误,更否定了之后的中国社会发展的丰富性。例如,秦朝的尊法、“焚书坑儒”,是典型的文化专制;其法治社会更是以“法治”为秦始皇专制的工具。(8分)秦以后的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民族交融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者则强调其是跌落,实则有违历史真实。因此,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2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也可从隋唐是“人治社会”、宋元明清“理学儒化”等角度,对作者的观点提出判断,其他言之成理都可酌情赋分)【解析】首先,据材料“秦帝国 巅峰时代”结合所学得出我反对作者关于秦朝是中国国家文明
9、巅峰时代的观点。其次,据材料结合所学进行论述,据材料“中国国家文明起落简示图”结合所学得出作者以国家文明发展为线索,将中国文明发展分为11个阶段,如果从王朝史的角度则是分为十个阶段。据材料“统一文明”“统一疆域”“法治社会”“思想多元”“民族融合”结合所学得出作者通过比对,认为秦朝统一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多民族国家,奉行法家治国理念,通过推行郡县制、书同文等措施,建立了所谓的“法治社会”,在民族交融、思想多元方面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成为中国国家文明的巅峰时代。结合所学得出这一观点夸大了秦制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对秦朝国家治理的认知也存在明显的错误,更否定了之后的中国社会发展的丰富性。例如,秦朝
10、的尊法、“焚书坑儒”,是典型的文化专制;其法治社会更是以“法治”为秦始皇专制的工具。最后,总结升华,秦以后的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民族交融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者则强调其是跌落,实则有违历史真实。因此,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2(2023广东广州一模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石年份19371938193819401941194219431944粮食产量11161221175415261456148418121817增长指数1001094157213671305133016241628摘编自黄正林
11、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材料二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的现象,这种粮食紧缺的态势一直延续到1953年上半年。同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20世纪50至70年代,农民种粮靠计划、粮源靠统购、消费靠统销、余缺靠调拨、供应凭票证,国家力争实现粮食供需平衡。摘编自毛佳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演进及其当代启示等材料三种子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但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已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198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颁布,对种子选育和审定、种子生产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到1994年
12、,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32%。目前,相比于国外,我国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仍然不多,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是当下农业科研最主要的任务。摘编自徐豪种子安全,才有粮食安全等(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确保粮食安全做法的认识。(4分)【答案】(14分)(3)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民为本,坚持自力更生,坚持科技创新的农业政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4分)【解析】(3)据材料三“对种子选育和审定、种子生产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是当下农业科研最主要的任务”可知在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育种技术的前提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种子的培育生产,
13、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据材料二“国家力争实现粮食供需平衡”可知在粮食供应与经济建设存在冲突的环境下,党坚持自力更生,在确保人民群众粮食需求的前提下,开展工业化建设,体现了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3(2023河北唐山一模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1851年,英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在工业发达地区,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老城镇,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
14、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伦敦“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上,消耗着大量的氧气”。伦敦雾如“豌豆汤”般笼罩在伦敦上空,成为伦敦“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摘编自陆伟芳先行者的探索:英国现代城市化材料二表3 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表年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万人)城市化率(%)194954167576510641960662071307519751963691721164856168419789625917249611792199211717132374352763200012674345906313622201113473569078635127摘编自国家统计局
15、: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等(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城市化道路的认识。(3分)【答案】(16分)(3)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科学规划;科技创新;城市化建设应符合国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等。(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共3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3)据材料一“伦敦雾”可得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据材料一“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可得科学规划;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科技创新;城市化建设应符合国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等。4(2023吉林二模25)(25分)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今天的伟大成就。这其中党多次面临着道路和政策的争论和
16、选择。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工农红军第四军于1929年6月22日在福建省龙岩县城召开会议,讨论红四军建军原则和制度的问题。会议发生激烈的分歧“前委”和“军委”之争。(毛泽东主张坚持“前委”的领导地位,实际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由中共中央军事部派遣来的刘安恭主张设立“军委”,也就是强调军事领导至上的方针。)针对这种分歧,中共中央于9月28日由周恩来、陈毅签发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对争论问题进行裁决。简而言之,归结为讲两话:一是“前委下不需要成立军委”;二是“毛泽东同志依然为前委书记”。1929年12月,红四军进驻福建上杭古田,于2829日召开古田会议。
17、根据余伯流红四军的七大纷争与古田会议整理材料二建国初期,对于如何进行农业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在不断探索中。1951年,一份山西省委向华北局提交的题为把老区互助组提高一步的报告说:一些农村互助组织发生了涣散的情形。根本原因是农民的自发力量“不是向着我们所要求的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而是向着富农方向发展。”对此问题党内决策层开展了大讨论,并专门对农村合作化问题召开数次中央工作会议,出现了两种思路。一种观点是按照党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策及共同纲领的精神,先让农村自由经济发展起来,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达到机械化的程度,再用政权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另一种观点是应组织农民,防止农村两极分化,战胜农
18、民向富农发展的自发趋势,动摇、削弱以至否定私有基础。主张在土改的基础上可以马上或者说尽快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的道路。根据黄道霞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内的几场争论等文章整理(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答案】(25分)(3)认识:坚持发扬党内民主,实现决策科学化;集中统一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保证;要实事求是,决策符合国情;要走中国式的发展道路;要坚定维护党的领导,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要坚定信念,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要开拓创新,勇于变革。 (每点2分,两点即可,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解析】(3)结合材料一、二可知,我国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
19、党内一直坚持对重要问题采取争论或者讨论的方式,而且取得了明显的实效,所以应该继续坚持发扬党内民主,实现决策科学化;每一次的争论和讨论都基本形成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终由党中央作出决策,这说明集中统一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保证;无论是争论还是讨论,这一过程中应该坚持实事求是,使得决策符合国情;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要走中国式的发展道路,要坚定维护党的领导,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在面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现实问题中,依然要坚定信念,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也要开拓创新,勇于变革。5(2023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西周晚期,各诸
20、侯国基本上承袭西周时“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法律传统。平王东迁后,井田制被破坏,礼制衰落,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政权下移。各诸侯国统治者为适应新的形势,陆续公布了新的成文法。晋国地处河汾之东,炎帝故里,周边尽是戎狄国家。晋国虽属于以礼乐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宗周文化系统,但晋文化多从实际出发,宗法制文化淡薄,呈现尚实性特征,礼崩乐坏容易发生。自春秋伊始,晋国不断废旧革新,当其他诸侯国处于“尊尊亲亲”方针时,晋国已经开始启用“尚贤尚功”的用人方针,导致大量贤能的贵族登上政治舞台。春秋中后期私学大兴,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加上晋国本来就是夏、商、西周三代文化的沉积带,具有良好的文化传统,因此公
21、布成文法有可能最早在这里出现。晋平公在位时(公元前557前531年),范宣子任晋国执政,制定刑书,并未公布。公元前513年,这部法被赵鞅、自寅铸于铁鼎,公之于众,标志着晋国开始正式公布成文法。据曾宪义中国法制史论晋国的文化精神整理材料二罗马法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直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法律在实质上是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公民法,即“为本国公民而颁发的法律”,具有狭隘性。当国家扩展到一定的地步,外来人口增多,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旧有的法律便不再适合管理国家,于是适用于罗马境内各个民族以及外籍人的万民法产生,弥补了公民法的不足。战争、对外扩张为万民法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同样地,万民法也为罗马在军事上不断向
22、外扩张版图而衍生出的扩大的地理空间的统治提供了保障。随着帝国境内各方贸易关系的不断加深,各方开始学习对方的贸易制度和规则,使得罗马法包含的人人平等的法律精神和理性原则被逐渐推广开来。而这样的转变带来的不只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对于法律体系本身的完善也有着积极作用。单单从法学的角度来说,万民法中所确定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已经达到了十分严谨的程度,被后世立法所广泛采用。摘编自许小亮“市民法万民法”的演进逻辑(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法律演进的认识。(3分)【答案】(17分)(3)认识:法律的演进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法律发展的基础;法律体系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推动了社会进步;法
23、律演进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本国的国情。(3分)【解析】(3)从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推动成文法产生,可得法律的演进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法律发展的基础;从罗马万民法的产生弥补公民法的缺陷,维护了罗马统治,可得法律体系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推动了社会进步;综合晋国成文法产生和罗马万民法的产生相关信息,可得法律演进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本国的国情。6(2023浙江浙南名校联考2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自然科学是其主要部分。这些西洋学术对于中国来说都是新鲜的:欧几里得几何及其演绎推论给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世界
24、舆图使中国人获得了新的世界概念。对此,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等明代科学文化界的先进人士,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徐光启在其著述中多次谈到,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多所未闻”;从其学习与钻研中,他感到有一种“得所未有”的“心悦意满”;在驳斥反对派的诘难时,他更鲜明地指出,外来文化“苟利于中国,远近何论焉”。李之藻也说,利玛窦等传教士带来的物理、几何等科学,“有中国累世发明未晰者”。方以智在考古通论中指出,西洋学术能“补开辟所未有”。这种对外域学术的开明态度,反映了中国早期启蒙学者的宽阔胸怀。摘编自张明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二由传统民族意识向近代民族观念的跨越,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华夷”向
25、“中西”话语的转型,则是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基本前提。瀛寰志略却特立独行地放弃以“夷”来指称西方各国,建构起一种具有近代意义的话语模式,构建了从传统观念的“天下”到近代意义的“世界”的新的认知体系。王先明从“华夷”到“中西”话语的演变材料三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状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习近平开辟合作新起点谋求发展新动力(2017年5月)(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
26、理念,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启示。(8分)【答案】(18分)(3)理念:共商、共建、共享。(每点 1 分,任意两点 2 分)启示:积极汲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注意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等。(6 分,对待中国文化、对待西方文化、对待人类文明三个角度,每个角度 2 分)【解析】(3)第一小问核心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共商、共建、共享。第二小问启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回答即可,如积极汲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注意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
27、互鉴等。7(2023辽宁沈阳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是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但也有学者批评“书中俯拾即是的史实错误比瓦隆布罗萨秋天的落叶还要多”。以下为该著作中的部分史料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4分)【答案】(14分)(2)改革需要结合国情;改革需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每点2分,最高不超过4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均可给分)【解析】(2)奥莉加扎普里加耶娃感受到了困苦和饥饿,告诉我们改革需要结合国情;改革需使
2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8(2023安徽合肥一模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在工业化时代到来前,英国的森林资源已消耗殆尽。1500年1630年间,英国木柴价格上涨了7倍,一般老百姓根本无力购买,因缺乏取暖燃料而冻死的现象时有发生。木柴价格上涨引发普遍不满,“达到了引发民族危机的程度”。英国主体能源从柴薪过渡到煤炭是循序渐进的。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早期,煤炭未能在生产生活中普及,1550年,煤炭年产量仅为2l万吨。詹姆斯一世允许曾备受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接受和使用煤炭。1630年,英国煤炭产量达150万吨。18世纪上半叶,
29、煤炭已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的主要能源。玻璃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英国煤炭产量高达250300万吨,是法国的30倍。煤炭不仅为英国人生活生产提供了热能,也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能问题。19世纪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增加了18倍。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结构转型,正式步入了化石燃料时代,这比欧洲其他国家早了近150年。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材料二1949年我国的煤炭、电力产量仅为历史最高水平的一半左右。当时能源工业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现有煤矿、电厂的正常生产。1949年10月,中央政府设立了燃料工业部
30、,下设技术局、计划经济局、地质矿藏勘测部、原料技术供应总局等部门,负责制定燃料工业的生产计划、基本建设规划、对能源工业的企业和机关进行检查和审查等。能源产品作为工业化建设的重要物资,纳入了国家级的统一计划管理中。1949年11月至1950年5月,燃料工业部先后召开了全国煤矿、电力、石油等三个专项会议,制定煤炭、电力和石油的生产计划与工作方针。经过三年的恢复,原有的残旧煤矿、电厂等能源工业设备得到修复,能源工业的生产能力基本恢复到建国前的最高历史水平,生产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系统的能源工业体系开始形成,能源工业的布局全面展开。摘编自谢治国新中国能源政策研究对新中国能源政策发展过程的考察分析(3)
31、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能源发展的历史启示。(5分)【答案】(25分)(3)拓宽能源供应渠道,推进能源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坚持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5分)【解析】(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能源供应、能源利用和长远发展等角度来分析中英能源发展所带来的历史启示。具体来说,从英国面对能源短缺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看,拓宽能源供应渠道,推进能源转型是值得借鉴的;从能源利用角度看,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能源发展的经验看,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长远发展的趋势看,每个国家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9(2023河北邯郸一模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关
32、于中国古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的确立,学术界公认有以下四个标准:第一,理学在书院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书院则借助理学更加巩固。第二,书院逐渐成为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文化机构,理学家们在这里讲学授徒、刻书藏书,颇具影响。第三,南宋时期,书院经过不断发展机构设置已经非常完善,日常教学、学生管理以及经费来源等趋于合理。第四,自朱熹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以来,书院大都开始制定学规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宣传自身学派的主张。摘编自陈金肃书院中国系列:宋代书院制度宋代书院发展历程中蕴含诸多有关文化传承的历史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沦结合,言之成理。)【答案】示例启示:
33、学校教育与典籍传承相得益彰。(2分)说明:自古以来,学校具有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唐朝后期,儒学复兴运动兴起,诸多学者依托私学开坛讲课,建立学派,传播儒学思想,其中的理学(道学)学派影响逐渐增强。在理学传播的过程中,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学者,对先秦儒学文献进行整理并重新加以注释,产生了四书章句集注等著作。作为书院学生教材和儒学基础读物,这些著作通过印刷等的手段广泛传播,降低了典籍亡佚的风险。总之,学校教育通过人才培养,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创新;而与宋代书院教育相伴而生的印刷书,大大便利了典籍的传承。(10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学生若从官学与私学的关系
34、、书院与科举制度、书院办学规范化与教育普及等角度得出启示,说明合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文化传承,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明确时空范围,本题虽以宋代为引,但可以在中国史的范围内作答,包括中国近现代文化传承的启示。其次,审清答案要件,答案须包括启示、说明两个部分。再次,明确答题要求,启示是明确的观点且来自材料,说明须有具体的史实支撑。最后,理清逻辑思路,注意书写规范,语言简练。10(2023河南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十月革命后,为“建设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1918年1月,全俄
35、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关于土地社会化”的法令。其中明确规定:“发展农业中的集体经济减少个体经济,以便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粮食贸易,无论是外贸或内贸,都应由国家垄断”,“土地首先交给为公共利益而不是为谋取个人利益而且愿在土地上劳动的人使用”。对农民平均分配的只是革命前劳动农民实际使用的土地,而没收的地主、教会、官府的土地作为国家的后备土地,并没有在农民中平均分配,农民得到的土地比他们期望的要少得多。国家鼓励的不是个体农民经济,而是给集体经济形式以优先权。摘编自左凤荣、沈志华著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上)材料二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严重阻碍了社
36、会生产力发展。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提出保存富农经济,不动中农土地,限制没收地主财产范围等,以保护中农和分化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阻力,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简史(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5分)【答案】(25分)(3)历史经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并充分考虑新形势、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地区差异、民族差异;加强制度化保障。(5分,任意三点满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解析】(3)结合所学从新中国土地改革内容和意义出发分析即可,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并充分考虑新形势、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地区差异、民族差异,加强制度化保障。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