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姓名_ 班级 _ 座位号 _学校一、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腐蚀(sh)缄默(jin) 凋零(dio)龟裂(u)B糜子(m)斡旋(w) 怅惘(wn)冗杂(rn)C追溯(s)蓦然(m) 连翘(qio)农谚(yn)D羁绊(j)亢奋(kn) 宽慰(wi)行辈(h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脑畔 雾霭天衣无缝风雪载途B弥散 褶皱难以致信大彻大悟C褪色 帷幕哺乳动物花香鸟语 D屹立 沟壑戛然而止偷偷摸摸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
2、海退潮后,到处是海枯石烂的景象难免带给人无限的伤感。B张老师上课讲到激动处,便目空一切完全融入这优美的课文中了。C2018年珠海航展上,歼10B的超强机动表演,令观众叹为观止。D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这一周不是下雨就是刮风,周而复始,让人们倍感凉凉。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一个人能否把工作做好,关键在于他是否敬业。B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成为江河卫士。C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D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5.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
3、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论争: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A B C D6 名著阅读。(5分)(1)经典常谈是_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_的著作。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B.“四书”曾是统一的标准小学教科书。C.大学讲的是古代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中庸讲的则是孔门心法。D.孔子的话流露着“英气”,“有圭角”,和孟子的温润不同。7 根据课文默写古
4、诗文。(10分)(1)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2)蒹葭苍苍,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3)微君之躬,_?(诗经式微)(4)子衿中最能表达女主人公对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的两句诗:_,_。(6)写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颔联:_,_。二、综合性学习(10分)8. 某中学八(1)班开展“践行低碳生活”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阅读【材料】,概括写出你对“低碳生活”的理解。(3分)【材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使用
5、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1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坐汽车减少1700克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_(2)宣传委员准备制作一期海报,请你再帮助他设计几个栏目。(4分)栏目一:拟低碳标语 栏目二:_栏目三:讲低碳故事 栏目四:_ (3)“低碳生活”其实就是从生活细节上注意节能减耗的绿色生活方式。你爸爸在其他方面蛮通情达理,但一提到戒烟就会装糊涂。你准备这么劝说你爸爸:(3分)_三
6、、阅读(5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5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 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
7、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
8、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
9、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9. 文章以“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_10. 第段中“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一句中“之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_11. 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_12. 对全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最后写道:“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把大海比作粮仓,形象地说明了海洋内有丰富的人类所需的“食物”。B. 文章两自然段说明了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C. 文章第自然段:“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这只是一种假设,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10、它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D. 本文的说明中心是“只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海洋资源,人类未来的粮食需求是不成问题的”。(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9分) 月光启蒙 孙友田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 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 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
11、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
12、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
13、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我问:“朝哪里猜?”母亲说:“朝吃的猜。”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13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4 分)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甲_ 乙 _14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4 分)月光下,母亲为我:唱民歌_说谜语15. 请简要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4、。(4分)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_16. 请简要分析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_17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 分)A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8-21题。(16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15、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 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18. 解释加点字词。(4分)(1)斗折蛇行( ) (2)凄神寒骨 ( ) (3)不可名状( ) (4)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 ) 19. 翻译下列句子。
16、(4分)(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_(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_20. 两文都写到了水,但所用手法不同,写出水的特点也不一样,请分别概述。(4分)_21. 甲文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4分)_四、写作(60分)22.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某些东西:节假日出门游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礼仪的重要性;读唐诗宋词,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乘高铁坐动车,我们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方便与精彩 请以“我感受到了_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在600字以上。100200200字300400400字5006006
17、00字700800800字4005001000字 答案:一、(30分)1.D 2.B 3.C 4.C 5.A 6.(5分)(1)(2分)朱自清 传统文化经典(2)(3分)D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窈窕淑女 (2)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3)胡为乎泥中 (4)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5)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6)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二、(10分)8.(1)(3分)低碳生活指改变一些生活方式使每一天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4分)看低碳广告;懂低碳人物(3)(3分)爸爸,吸烟不仅伤害您自己的身体,二手烟对于我们的伤害也是很大的。而且您每天吸烟,与现在提倡的低碳生活方式也不合
18、拍呀。为了您和我们大家的健康,也为了大家能共享绿色生活,您还是别吸烟了吧。三、(50分)(一)(15分)9.(4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海洋能够提供给我们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新颖别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0.(4分)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4分)示例:运用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 12.(3分) C(二)(19分) 13.(4 分)甲安详 乙慈祥 14.(4 分)讲故
19、事 唱童谣 15.(4 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母亲的嗓音比作三月的和风和小溪的流水,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母亲嗓音轻柔、甜美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嗓音的喜爱。16.(4分)内容上点明了母爱的主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和感恩;结构上和开头相照应:表达上富有诗歌的韵味和象征的意味。17.(3 分)D(三) (16分)18.(4分)(1)像北斗七星那样 (2)使感到寒冷 (3)说出(描述) (4)适宜、适合19.(4分)(1)忽然又游向远处,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同游人逗乐。(2)美好的树木,奇异的竹子,垂下的阴影互相掩映(遮盖)。20.(4分)甲文侧面描写,写出水清澈的特点;乙文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写出水湍急的特点。21.(4分)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2分)。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