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2 2课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1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动的必然性;(2 2)了解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等思想家的学说,理解百家)了解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等思想家的学说,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及其意义。争鸣局面及其意义。西周西周(镐京,今西安)(镐京,今西安)春秋春秋战国战国东周东周(洛邑,今洛阳洛邑,今洛阳)BC1046BC770BC476BC221秦朝秦朝 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
2、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郑庄公(周侯享用七鼎。而在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公元前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公元前743743年年前前701701年在位)的祭祀年在位)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九鼎”,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王室衰微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礼崩乐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标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标志着志着“礼崩乐坏礼崩乐坏”达到一个达到一个新的烈度,周朝传统的政治新的烈度,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秩序完全被破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宗法分封瓦解宗法分封瓦解春秋时期形势
3、图春秋时期形势图战国时期形势图战国时期形势图边疆长城大量分布,面临游牧民族侵扰威胁。边疆长城大量分布,面临游牧民族侵扰威胁。中原少量长城分布,诸侯内部纷争情况不断。中原少量长城分布,诸侯内部纷争情况不断。诸侯国家数量减少,强国兼并弱国局部统一。诸侯国家数量减少,强国兼并弱国局部统一。晋分为韩赵魏三国,说明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晋分为韩赵魏三国,说明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戎狄游牧民族消失,诸侯纷争增进华夏认同。戎狄游牧民族消失,诸侯纷争增进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发展趋势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发展趋势统一的趋势:分裂到局部统一;集权的趋势:逐渐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的加强;商西周石器骨
4、器井田制(土地国有、集体协作土地国有、集体协作)春秋战国铁器牛耕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家庭经营,男耕女织)(家庭经营,男耕女织)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个体农耕土地私有、个体农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工具改进工具改进生产力进步生产力进步土地所有制及经土地所有制及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营方式发生变化 春秋时期,由于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生产力的发展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量开垦为私田私田。那时周室衰。那时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诸侯视让关系进一步发展。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加上在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加
5、上在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井田制遭到破坏。u 铁器牛耕的影响?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和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出现并发展;奴隶主贵族逐步衰落,地主阶级兴起并壮大,推动变法潮流;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手工业和商业发展。u 观察课本P11“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钱币”,你能发现哪些历史现象?各地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形制不统一,反映了社会分裂割据,不利于各地经济交流;商品经济发展呼唤国家统一。领域 内容评价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推行县制,县的主要
6、官员由君主任免;u 商鞅变法经济经济政治政治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增加国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增加国家的赋税;推动土地私有制家的赋税;推动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的发展;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贵族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贵族特权,推动地主阶级崛起特权,推动地主阶级崛起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控制,强化中央集权;和控制,强化中央集权;强化君主权力和中央集权强化君主权力和中央集权推动秦国推动秦国率先建立率先建立起君主专起君主专制中央集制中央集权制度,权制度,富国强兵,富国强兵,为秦的统为秦的统一奠基一奠基商西周春秋战国奴隶主贵族掌控国家政权(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奴隶主贵族衰落,地主阶级壮大
7、,士阶层活跃;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相继变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井田制土地国有土地国有集体协作集体协作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土地私有个体农耕个体农耕石器骨器铁器牛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思想文化领域有何变化?士,属于西周时期士,属于西周时期贵族的最低阶层,拥有贵族的最低阶层,拥有一定数量的一定数量的“食田食田”,受过六艺(即礼、乐、受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射、御、书、数)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以充能文能武,战时可以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以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以作为卿大夫的家臣。东作为卿大夫的家臣。东周时,士这个阶层发生周时,士这个阶层发生了分化,既没有了了分化,既没有了“食食田田”,又
8、没有了原先的,又没有了原先的职守,成为传授知识的职守,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者主持宗教仪教师,或者主持宗教仪式的赞礼人。于是,式的赞礼人。于是,士士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称。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革百家争鸣孔子奴隶主贵族孟子地主阶级荀子u 儒家儒家仁,关爱他人,统治者应爱惜民力,为政以德;恢复周礼,同时随时代改良制度;“有教无类”首创私学,打破贵族教育垄断;整理“六经”,传承文化;人性善;仁政;人性恶;隆礼重法;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儒家的德治、民本等思想不能满足兼并战争和社会变革的需求,并未受到太多重视。老子奴隶主贵族庄子u 道家道家朴素唯物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朴素辩
9、证法(祸福相依、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逍遥、自由u 墨家、法家、阴阳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墨家墨子(小生产者)法家韩非子(地主阶级)阴阳家 邹 衍“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俭;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法家思想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大一统专制政权的需要,顺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最受统治者重视。五行相生相胜百家争鸣含义: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相互辩驳,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相互辩驳,相互吸收、相互吸收、借鉴、融合借鉴、融合的局面。的局面。出现的原因:出现的原因:经济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铁犁牛
10、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封建经济封建经济迅速发展。迅速发展。政治政治:周王室衰微,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诸侯纷争,宗法分封制瓦解。,宗法分封制瓦解。阶级关系阶级关系:地主阶级壮大,地主阶级壮大,士士阶层活跃。阶层活跃。思想文化思想文化:私学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兴起,文化下移争辩焦点:争辩焦点:社会改造方案,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社会改造方案,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商西周春秋战国奴隶主贵族掌控国家政权(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奴隶主贵族衰落,地主阶级壮大,士阶层活跃;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相继变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井田制土地国有土地国有集体协作集体协作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土地私有个体农耕个体农耕石器骨器铁器牛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唯物史观百家争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总特征:社会大转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表现:经济大发展:铁器牛耕使用,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和小农经济出现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政治大动荡: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破坏,诸侯相互征伐兼并,为求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思想大解放:私学兴起,百家争鸣;社会大变革:奴隶主贵族衰落,地主阶级日益壮大,士阶层兴起;民族大交融:华夏认同观念扩展至周边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