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一单元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程标准1、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开疆拓土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1.秦朝统一的措施及意义2.秦朝暴政的表现3.秦末农民战争的概括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秦统一的历史必然性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容及影响重点难点时空坐标秦朝的统一秦朝的统一思考:阅读教材,归纳秦统一六国的条件有哪些?客观条件:(1)诸侯纷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2)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有利于国家统一(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主观条件:(1)秦国
2、通过商鞅变法日益强盛(2)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远交近攻的战略1.统一的背景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咸阳。2.统一的过程3.统一的措施思考:阅读教材,归纳秦巩固统一措施有哪些?(1)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编制户籍。(3)思想:焚书坑儒(4)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5)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6)风俗:整顿社会风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组成的制度,其是由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组成的制度,其根本目的为
3、维护统治者的统治。根本目的为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其主:是一种决策方式,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一种管理方式,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一种管理方式,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是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针对皇权和相权而言的,是针对皇权和相权而言的,中央中央集权集权是针对中央和地方来讲的。是针对中央和地方来讲的。含义专
4、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制度制度核心核心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秦朝首创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全国的政:秦朝首创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治、经济、军事大权。中央中央官制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秦朝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秦朝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之下设置诸卿。三公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处于既相尉,丞相之下设置诸卿。三公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处于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的状态,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互配合又相互牵制的状态,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地方地方行政制度行政制度郡县制郡县制:秦朝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的:秦朝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
5、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完全听命于皇帝。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完全听命于皇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史料一史料一“朕为始皇帝。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之无穷。”史料二史料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办于上。”史料三史料三“天子独以印称玺,又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命为制,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思考:史料中反映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是什么?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君主专制,即
6、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史料探究史料探究史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史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据天下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论史料二:秦代郡县制的推行,是适史料二:秦代郡县制的推行,是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要求而出现的。应封建专制政体的要求而出现的。它对于结束长期形成的诸侯割据局它对于结束长期形成的诸侯割据局面,维护国家统一,无疑有着积极面,维护国家统一,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的意义。白寿彝主编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7、中国通史思考:依据上述史料归纳柳宗元的观点及郡县制的意义。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4.秦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水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5.统一的影响1.积极:(1)政治: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2)经济: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3)疆域:初步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本版图、巩固了国家的统一。(4)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2.消极:(1)政治:赋役严重、秦法严苛使阶级矛盾激化。(2)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3)文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5.统一的
8、影响秦朝的暴政秦朝的暴政史料史料 (秦始皇)收泰半(三(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左之戊。分取其二)之赋,发左之戊。男子力耕不足粮食,女子纺绩男子力耕不足粮食,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皆天下之资财以奉不足衣服。皆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詹其欲也。其政;犹未足詹其欲也。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1.暴政的表现赋税沉重思考:依据上述史料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1.暴政的表现徭役繁多思考:依据上述图片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1.暴政的表现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 秦秦简中规定:简中规定:五人共同盗窃,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赃物在一钱(0.006250.00625斤)以上,斤)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
9、判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没有人身自由)。为刑徒(没有人身自由)。刑罚严苛思考:依据上述图片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1.暴政的表现思考:依据上述图片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子百家书籍将提出非议将提出非议的儒生和方士活埋。的儒生和方士活埋。焚书坑儒2.暴政的结果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引发了农民起义。秦末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陈胜、吴广进军路线图张楚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遇雨误期。问题1: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说说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
10、过程。问题2:这场起义带来了哪些影响?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1.大泽乡起义史料探究史料一史料一 史记史记陈涉世家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占领陈记载陈胜占领陈 后:后:“数日,数日,号令召三老号令召三老 、豪杰与皆来会计、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史料二史料二 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载: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县是楚国末期
11、的国都,陈胜在占领陈县后自立为王,国号张楚,即张大楚国之意。打出楚的旗号,有利于迅速扩张队伍与势力范围。楚人拥有着极为狂热的爱国热情。问题:依据以上史料分析为什么陈胜号称“张楚”?2.秦的速亡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始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子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子胡亥立,是为二世皇帝。三年胡亥立,是为二世皇帝。三年(公元前(公元前207207年),诸侯并起叛年),诸侯并起叛秦,赵高杀二世,立子婴。子秦,赵高杀二世,立子婴。子婴立月余,诸侯诛之,遂灭秦。婴立月余,诸侯诛之,遂灭秦。史记史记秦本纪秦本纪史料探究材料一:废先王之道,燔百材料一: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家之言,
12、以愚黔首(百姓百姓)。贾谊贾谊过秦论过秦论材料二:灭四维(礼义廉耻)材料二:灭四维(礼义廉耻)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班固班固汉书汉书贾谊传贾谊传贾谊:废除先王之道,焚灭百家之言愚弄百姓;班固:灭绝礼义廉耻,导致君臣荒谬不讲情理,亲属遭殃及屠杀,奸人四起,百姓叛离。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问题:概括材料的观点?史料探究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问题:概括材料的观点?材料三:所以殄灭而降辱者,材料三:所以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六王之后也。王夫之王夫之读通鉴论读通鉴论材料四:举措暴众,而用刑材料四: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太极故也
13、。陆贾陆贾新语新语无为无为王夫之:灭亡六国后,对其投降君臣杀戮侮辱过甚陆贾:发起举用暴虐之徒,所用刑罚太过严酷3.楚汉之争统治阶级内部的帝位之争 刘邦刘邦项羽项羽问题:阅读教材,思考楚汉之争的性质及刘邦取胜的原因?性质民心用人结果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善于用人,听取谏言,实力壮大。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实力削弱。取得胜利,建立汉朝。最终失败,乌江自刎。取胜原因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请谈谈你的看法?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百家争鸣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请谈谈你的看法?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要
14、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抓住历史背景,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到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价。抓住历史背景,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到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价。评价时,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要坚持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全评价时,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要坚持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克服英雄史观,在承认历史人物个性特点对历史有一定影响的同时,又不克服英雄史观,在承认历史人物个性特点对历史有一定影响的同时,又不能夸大
15、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百家争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秦的统一统一的背景秦的疆域统一的影响暴政的表现暴政的结果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秦朝速亡的原因、表现及结果知识结构统一的过程统一的措施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下列符合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条件有()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A.B.C.D.2、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诸侯割据局面结束的标志是()A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B蒙恬北击匈奴,夺回河套C秦始皇自称始皇帝 D秦朝郡县制度的实施3、秦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基于这种认识,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长城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焚书坑儒巩固练习4、下列那些不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上的措施()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B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C统一货币和度量衡D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5、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把皇帝千秋万代地继承下去,但秦朝最后却短命而亡。下列不属于秦朝灭亡原因的是()A.赋税繁重 B.刑法严苛C.徭役繁多 D.统一文字与货币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