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反思】我执教的是“小数乘小数”,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因数的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和小数乘整数。这节课我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的空间,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运算能力与数学思维的发展。一、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作为一节小数乘法的计算课,除了把探究算理与建构算法的机会留给学生外,我们是否还可以给他们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机会。在正式研究“小数乘小数”这节课之前,我安排了一组关于“小数乘整数”的复习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这3道算式中选择一道题带领大家复习,你会推荐老师选择哪道题,为什么?”不同学生经
2、验与观点的分享,恰恰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复习不只是“随意找两道题温习一下”的简单过程,不同的算式背后,蕴含着不同的复习指向与思维价值。从而,学生有机会站在更高处俯看我们习以为常的复习,并有机会真正深入到复习题里,把握不同习题背后的不同价值。二、顺应真实的逻辑思维面对一个已经认识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掌握了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同时已经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的五年级学生而言,原有丰富、充沛的学习经验已经为他们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时,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最多出现的是“先按整数相乘,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出正确结果”,这是学生思维的一种自然呈现。当然,也有少数学生想到了数形结合,解决问题,非常聪明!我们鼓励算法的多样性,提倡算法的最优化。所以,本节课真实地呈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真实地思考与探索,呈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轨迹与样态。三、渗透数学思想本节课安排了两次观察发现,第一次是不同算法呈现后,我们观察、比较了三种方法,发现两者共性,以及三种方法的共同特点,并分析了算法的最优化。第二次,发现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同时,贯穿整节课,让学生感悟了转化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本节课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