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54278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2.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哲学的物质概念 辨易错 学前启动 回顾点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 1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实现对自然的征服。 简述理由 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认识、改造自然需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顺应自然规律,认为人征服自然的观点是对自然界客观性的否定。 2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事物是客观与客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简述理由 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事物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因为物质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所以物质是不可认识的。 简述理由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既说明物质是客观实在性,又说明物质具有可知性

2、。 4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简述理由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回顾点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5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 简述理由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类社【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会的物质性可以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方面得到证明。 6生产力是客观的,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因而是主观的。 简述理由 生产力是客观的,生产关系也是客观的经济关系,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7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简述理由 地理环境、人口因

3、素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三者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听名师 细解考点 1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几种说法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原理内容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原 因 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从产生过程看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基本构成要素上看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依赖于物质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图示为: 2 全面理解

4、物质概念 (1)物质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2)理论意义 研高考 寻根觅源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 (2011 江苏高考 )荀子说: “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 (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选 D 题干的意思是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停止它的广大,说明事物是不以人

5、的意志为转移的,答案为 D 项; A、 B 两项不符合题干的主旨;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意志,只有人才有意志, C 项错误 。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的考查。 2 (2010 海南高考 )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 “ 物质是永恒的 ” ,另一位同学说“ 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 。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 “ 物质 ” 和 “ 事物 ” 是 ( )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 B C D 解析:选 A “ 物质是永恒的 ” 说的是抽象的物质概念,是哲学上的物质普遍概念,

6、 “ 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 灭的 ” 说的是具体事物,是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具体化, 正确。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项。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 “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 的考查。 3 (2012 浙江高考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 )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 出路 A B C D 解析:选 A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

7、的客观环境,地质灾害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而重视防灾减灾体现了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防灾减灾要【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科学 ” ,说明防灾减灾要遵循和利用地质气候变化的规律性, 正确。 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错误。防灾减灾不仅要尊重自然,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 “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 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的考查。

8、 对哲学的物质概念,近几年高考考查较少。多以反映世界客观性的素材、引言等为背景材料,以体现类 选择题的形式加以考查,难度一般。复习时要准确把握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论论证,切实理解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内涵。 试模拟 考点通关 1 (2018 东营质检 )恩格斯说: “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列宁说: “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对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前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后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内涵 B前者认为物质是实物,后者认为物质是实

9、在 C前者认为物质是抽象的,后者认为物质是生动具体的 D两者都揭示了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解析:选 A 恩格斯的观点说明了物质与物质形态的关系,物质是从千千万万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而来的,具体物质形态都是物质的表现,从而揭示了物质的外延;列宁的观点指出了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与 可知性,从内涵上揭示了物质的特点, A 项符合题意;B、 C 两项割裂了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材料未涉及运动, D 项不当选。 2 (2018 济宁模拟 )目前,人们已经制造出 “ 基因鱼 ”“ 基因猪 ” 等新型物种,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可是,如果没有现已存在的物种,没有

10、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基因变化的规律,新的物种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 )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 人为 ” 的事物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新型物种【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是主观的 A B C D 解析:选 D 人们是在承认自然界物质性的基础上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制造出新的物种的,说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 人为 ” 的事物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符合题意, 错误; “ 人为 ” 事物的存在并不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中 “ 越来越弱 ” 说法错误。 3 (2018 武汉模拟 )进入 2017 年 5 月份,全球多地连续出

11、现极端恶劣天气,再次引发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担忧。 5 月 30 日,俄罗斯当地的狂风暴雨天气导致 11 人死亡,另外还有146 人被送医院治疗,其中 108 人仍在医院接受观察。材料告诉我 们 ( ) 人与自然不可能和谐相处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人在极端天气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 B C D 解析:选 D 只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就可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错误;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对极端天气, 错误;俄罗斯当地的狂风暴雨天气导致的灾害,体现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和规律的客观性, 正确,故选 D 项。 哲学的运动概念 辨易错 学前启动 回顾点一

1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哲学上讲的运动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运动一样,就是变化和过程。 简述理由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哲学范畴,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运动是不同的,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简述理由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是一回事。 简述理由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回顾点二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4既要承认运动的 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 简述理由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运动

13、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静止是事物的质变状态。 简述理由 静止是运动的量变状态,此时构成事物的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改变。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6 “ 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 ” 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 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 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简述理由 “ 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 ” 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 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 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听名师 细解考点 1全面把握运动与物 质的关系 (1)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关系 理解 侧重点 错误倾向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新人教版必修4.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