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两首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题西林壁 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宋代盛行,是因为当时印刷能力有宋代盛行,是因为当时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发表”作品的途作品的途径之一。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径之一。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可以传播开来。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字子瞻,又字和仲,号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东坡居士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
2、家和诗人。家和诗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三苏苏”。他还是著名的他还是著名的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东坡乐府 等。等。题西林壁题西林壁 苏轼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题西林壁 苏轼苏轼横看横看 成岭成岭 侧侧 成峰,成峰,远近远近 高低高低 各各 不同。不同。不识不识 庐山庐山 真真 面面 目,目,只缘只缘 身在身在 此此 山山 中。中。(轻读)轻读)(强调)强调)横看成岭侧
3、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山岭岭山山峰峰解诗句:解诗句:从正面看庐山山岭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庐山中。题西林壁题西林壁 苏轼苏轼题西林壁题西林壁 苏轼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为什么
4、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置身因为置身在此山在此山之中。之中。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游览庐山以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游览庐山以后,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诗人后,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诗人认为要认识庐山真实的山景,必认为要认识庐山真实的山景,必须要正面、侧面、远望、近看、须要正面、侧面、远望、近看、高俯、低仰等全方位视角的观察高俯、低仰等全方位视角的观察才行。如果你只看了庐山的一角、才行。如果你只看了庐山的一角、一面、一个方向,那你就不能认一面、一个方向,那你就不能认识庐山的整体形象。认识庐山是识庐山的整体形象。认识庐山是这样,那么认识一个事物、一个这样,那么认识一个事物、一个人难道不也是这样吗?人难道不也是这样吗?你得到什么启示?你得到什么启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不管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全面同。不管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全面地了解,不仅看侧面,也要看整体,地了解,不仅看侧面,也要看整体,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