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选择题 1.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也标志着贵州省世界文化遗产的突破 ,为贵州省增添了一张亮丽的历史文化名片。海龙屯成功申遗 ( ) 有利于集中表达我们的民族情感和展示民族文化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表明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成就 ,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有利于保护古村落 ,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 B. C. D. 2.2016 年 4 月 1 日 ,新华社发文指出 :“ 愚人节 ” 不符合我国的文化传统 ,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希
2、望大家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这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应 ( ) 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 “ 守旧主义 ” 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以科学的态度来实现文化交流与融合 A. B. C. D. 3.始于 1983 年的春晚已经成为家家户户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项目 :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边看春晚边吃团圆饭 ,等候午夜 12 点钟声的响起 ,伴随着震耳的鞭炮声迎来崭新的一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及人们生活 方式的改变 ,除了春晚之外 ,互联网红包成为人们新的庆祝春节方式 ,它让年味变得更浓 ,让亲人朋友间温润的情感在红包的收发之间得以传达。我们的 “ 年味 ”( ) 集中展示了民族文
3、化 ,集中表达了民族情感 反映民族文化的共性 ,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差异 展示文化的历史和现实 ,反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呈现文化相互激荡之势 ,奏响大众文化的主旋律 A. B. C. D. 4.(2017 江西南昌模拟 )1935 年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到当时的苏联访问演出 ,遇到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他们对梅 先生的表演赞不绝口 ,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二人在赞美之余 ,还认为梅先生的表演正是他们所追求和向往的表演方式。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借鉴外来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4、 A. B. C. D. 5.(2017 陕西西安模拟 )技术的更新 ,加快推动媒体融合的发展进程。从 “ 中央厨房 ” 到 “ 媒体融合云 ”, 从大数据到机器人写稿 ,从 VR(虚拟现实技术 )到 AR(增强现实技术 )? 技术的更迭 ,向传统媒体提出了紧跟 技术、时时创新的要求。当前 ,搭乘 “ 互联网 +” 的快车 ,媒体融合 ( ) 实现了文化传播途径的根本性变革 丰富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能够使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变化 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 A. B. C. D.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6.猴年春节见证了 “ 中国年 ” 国际化的新步伐。从各国政要到媒体 ,从国
5、际商家到民众 ,来自中国的 “ 春意 ” 越来越受欢迎。如今 ,全球十多个国家把春节列为本国的法定假日。 “ 中国年味 ” 飘向全球、走红海外体现了 (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 性 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 B. C. D. 7.(2017 湖南浏阳模拟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 55 个少数民族中 ,节日之多 ,难以计数 ,其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六个方面。庆祝民族节日 ( ) 是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 是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 是历史文化成就的凝结 是民族文
6、化发展的前提 A. B. C. D. 8.以手机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 “ 碎片化阅读 ” 被批评为 “ 浅阅读 ” 。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 ,对于如何实现 “ 碎片化阅读 ” 由浅到深的转化 ,有学者提出可以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 ,将“ 浅阅读 ” 和 “ 深阅读 ” 有机结合 ,以碎片化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这说明 ( ) 文化传播方式决定阅读内容的性质和作用 阅读内容取舍受到文化传播载体的影响 文化传播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需要 只有 “ 深阅读 ” 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 B. C. D. 9.从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中可看到 ,茶叶、丝
7、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全世界 ,而远方的 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口音带进汉语词典 ;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 ,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电影院里 ? 这表明 ( )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 ,逐渐趋同 央视大型数据节目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 A. B. C. D. 10.伴随着移动终端和 4G 网络的普及、自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正逐步进入 “ 全民在线 ” 传播时代 ,移动阅读已逐渐成为用户获取资讯的主要手段。这说明 ( )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大众传媒促进了 先进文化的传播 传媒的商业性给文化生活带来可喜变
8、化 科学技术进步影响文化发展 A. B. C. D. 11.近年来 ,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在全球有蔓延之势。 2016 年至今 ,国际社会已发生多起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很多学者和政要都认为 ,这些问题的深刻根源是 “ 文明的冲突 ” 。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不同的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因此 ,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 ( ) 承认文化具有多样性 ,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 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促进民族的和解与融合 ,逐步形成统一的地球文 明 培育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坚持求同存异 ,共同发展 A. B. C. D.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2.2015 米兰世博会首
9、次以食物为主题 ,并谋求 2050 年为全球多达 90 亿人口解决食物需要。农业和食品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这也与中国人自古就认为的 “ 民以食为天 ” 不谋而合。这说明了 ( )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随时代发展日趋融合 世博会是不同民族间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舞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 要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 在2015 年 12 月 20 21 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 ,这句看似简单朴实的话
10、,却触动了众多文化学者、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心。 城市和人一样 ,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 ,城市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 ,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 ,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 ,这些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 ,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 物质载体 ;如果城市文脉断裂 ,城市的风采、特色和精气神也将因此黯淡。 如何才能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学者给出的答案很简单 :“ 尊重历史 ,尊重先人的智慧 ,尊重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保护文化遗产 ,是提高中国文化自信、树立城市精神
11、的重要举措。 运用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4.文化滋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章中国与世界越亲 ,越需要文化滋养中说 ,中国和世界越来越 亲密了。中国如今在经济上已仰首走向了世界 ,世界上每个角落 ,几乎都能看到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力 ,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与此不对称的是 ,我国文化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太小 ,一项针对美、英、法等 9 个国家的 1 400名观众的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电影在国外 “ 能见度 ” 很低 ,进入海外商业院线的中国电影数量十分有限 ,海外观众通过录像
12、带和 DVD 观看中国电影 ,32%的英语观众完全没有看过中国电影 ,1/3 以上的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一无所知。许多外国人在用中国的物质产品 ,但却很少消费中国的文化产品 ,这是一个非常不平衡的发展 ,中国文化产品亟须大步 走向世界。 材料二 道德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文化滋养的过程是公民的价值认同和自觉道德实践的过程。具体地说 ,要在 “ 增强认同 ,付诸实践 ,抓住重点 ,完善奖惩 ,健全制度 ” 方面下功夫。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 ,这是道德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付诸实践是道德建设的关键 ,每个公民都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 ,自然就能使道德融入世界 ,使世界充满道德。领导干部、
13、青少年和公众人物是道德建设的重点人群 ,这些人的自觉践行必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推进道德建设 ,必须把 “ 扬善 ” 和 “ 抑恶 ” 结合起来 ,通过鲜明的奖惩 ,在全社会 唱响正气歌 ,传播正能量。此外 ,还需建立健全和社会主义道德相承接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道德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1)请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 ,为提高中国电影在国外的 “ 能见度 ” 出谋划策。 (2)近年来 ,国家为促进道德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道德模范评选。请你再列举两项。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参考答案 考点规范练 2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B 庆祝民族节日有利于表达民族情感和展示民族文化 , 错误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 要意义 ,更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入选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不能全盘继承 , 错误。答案为 B 项。 2.C 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与材料设问不符 ,故 排除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属于 “ 民族虚无主义 ”,“ 守旧主义 ” 指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故 错误 ;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