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9 讲 生活与哲学 重难点梳理 题一: 时代在前进 , 社会在发展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但是 ,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 , 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 具有自然科学前提 , 是科学革命理论的来源和基 础 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 , 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物质武器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 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 A B C D 题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
2、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B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其全部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C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D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题三: 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 “ 元气论 ”“ 理生万物 ” 与 “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 等哲学观点。它们按照对应的排列是 (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形而上学 A B C D 题四: 门格尔、希克斯等人认为, 2 件棉衣加上 3 个面包,同 1 件棉衣加上 5 个面包可以 “ 无差别 ” ,也即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
3、样的。进而言之,人的主观 感觉 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以下选项中与门格尔、希克斯等人的观点一致的是 ( ) “ 存在就是被感知 ”“ 物是观念的集合 ”“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 吾心即是宇宙 ” “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 “ 鬼神 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A B C D 题五: 2015 年 9 月 19 日 , 狼图腾 在第 30 届中国电影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获 “ 最佳影片 ” 奖。该片主题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 ( ) 世界的真正统
4、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自然生态与人 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 B C D 题六: 大量的科学材料 表明:自然界和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客观发展过程,人类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这表明了( ) A.自然界是上帝诸神创造的 B.自然界是人的意志的产物 C.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 D.自然界被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支配着 题七: 中华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正所谓“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只有意与境相浑、心与物相契,才能构成美的诗词境界。材料表明 ( ) 同一个景物,因作者不同的心胸情怀,构成了不同的意境 诗词是作者发挥意
5、识主动创造性,对景物的如实描写 诗词往往是与作者生命相结 合的主体的感悟对客体的呈现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 B C D 题八: 全球已进入大数据时代。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不仅能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而且能了解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这表明 (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 B C D. 题九: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 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
6、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 B C D 题十: 多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变冷一直存在争议,但在技术发展和各项数据的支撑下,气候变暖并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已经形成共识。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 150 多个参会国达成新协定,把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 2之内。人类对气候问题的认识( ) A.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循环过程 C.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题十一: 科学家发现,在已知最大的病毒
7、 潘多拉病毒的基因组中,有 93%不能追溯到自然界已知的任何 生物演化支系中。而这些独特的基因很可能成为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三个生命域之外的 “ 第四个生命域 ” 存在的有力证据。新发现佐证了 ( ) 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经 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也有可能被推翻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实践的深化不断显现 A B C D 题十二: 由清华大学主导的中国暗物质实验合作组在美国 物理评论 D 杂志上发表了 暗物质实验结果,确定性地排除了美国一个实验组几年前给出的暗物质区域,人类探测器迄今尚未真正发现这种看不见的物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 A世界
8、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B原有的真理常常在新的实践中被推翻 C实践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取真理性认识 D人类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题十三: 2014 年 9 月 4 日,国务院出台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回溯这轮高考改革,从 2010 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 16 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形成了 16 个专题、共计 80 万字的专题报告。 2013 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方案经过了数轮讨论
9、,几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见。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 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题十四: 李克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答问时谈到: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我在闲睱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在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 ,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有人提出这
10、样的观点:“阅读改变人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说明理由。 题十五: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 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 GDP 的增长目标调低为 7.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 “ 唯 GDP 论 ” 的发展思路下,重速度轻效益,高增长不等于高质量,持续的高增长下面,累积了不少深层次矛盾,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进一步凸显, “ 唯 GDP 论 ” 的发展思路已难以为继。在 “ 十一五 ” 规划中,节能减排的限制性指标与官员的政绩紧密挂 钩, “ 十二五 ” 规划调低了经济增速目标,更加重视民生和社会目标。 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11、知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过程。 题十六: 2014 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地区肆虐,甚至传播到世界多地,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2013 年 12 月至 2014 年 11 月,已有 14413 人受到埃博拉病毒感染,死亡人数超 5000 人。 美国 纽约时报 报道,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 10 年前就宣称经过大量试验,已经研发出对猴子百分之百有效的埃博拉疫苗,但由于当时的人认为埃博拉疫情比较罕见,这项成果被束之高阁。随着西非埃博拉疫情不断扩大, 甚至传播到世界多地,各国才加紧开始疫苗测试。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加拿大研发的埃博拉疫苗在美国展开
12、一期临床试验,针对在试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科学家们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加卫生部长罗娜安布罗斯希望该疫苗能够阻止埃博拉病毒的传播。该试验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即使试验成功,也还需要进一步试验,因此该疫苗部署到前线医护人员的时间尚不确定。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题十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指出, 2014 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但经济环境错综复杂,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经济既有增 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面对当前形势,要坚持依靠科学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使市场主体有稳定的预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既要抓住主流,也不能忽
13、视支流 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也要看到其前进性 既要看到相对静止,也要看到绝对运动 A B C D 题十八: 坚持全面改革,要立足全局抓大事,善于抓住“牛鼻子”,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 破口集中发力,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取得总体效 果。这说明 ( ) 关键部分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遵循有序性 做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认识事物要抓住主流,抓住实质 A B C D 题十九: 吴清源,著名围棋大师,出生于中国福建福州, 14 岁东渡日本,开始其职业棋手生涯。从 1939 年至 1956 年,围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