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11《论语》十二章复习ppt课件—中考语文系统复习.ppt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43917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7.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11《论语》十二章复习ppt课件—中考语文系统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部)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11《论语》十二章复习ppt课件—中考语文系统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部)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11《论语》十二章复习ppt课件—中考语文系统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部)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11《论语》十二章复习ppt课件—中考语文系统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部)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11《论语》十二章复习ppt课件—中考语文系统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章年年份份考查篇目考查篇目考查考查形式形式考查知识点及分值考查知识点及分值解释解释词语词语翻译翻译句子句子划划分分节节奏奏理解内理解内容容/分析手分析手法法分析感分析感情情/概括主概括主旨旨谈启谈启示及示及感悟感悟2020爱莲说、爱莲说、咏菊咏菊(诗文诗文)对比对比阅读阅读13.(4分分)14.(4分分)15.(2分分)16.(6分分)2019出师表、出师表、十渐不克终十渐不克终疏疏对比对比阅读阅读13.(5分分)14.(4分分)15.(2分分)16.(4分分)2018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国语国语(节选节选)对比对比阅读阅读15.(5分分)16

2、.(4分分)17.(2分分)18.(4分分)2017陋室铭、陋室铭、论语论语子罕子罕(节选节选)对比对比阅读阅读15.(5分分)16.(4分分)17.(2分分)18.(4分分)2016桃花源记桃花源记(节选节选)、醉翁亭记醉翁亭记(节选节选)对比阅对比阅读读14.(5分分)15.(4分分)16.(2分分)17.(4分分)2015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死于安乐单篇阅单篇阅读读15.(5分分)16.(4分分)17.(4分分)18.(2分分)2014 爱莲说爱莲说单篇阅单篇阅读读14.(5分分)15.(4分分)16.(2分分)17.(4分分)2013 三峡三峡单篇阅单篇阅读读15.(5分分)16

3、.(4分分)17.(2分分)18.(4分分)2012曹刿论战曹刿论战(节选节选)、邹忌讽齐王邹忌讽齐王纳谏纳谏(节选节选)对比阅对比阅读读14.(5分分)15.(4分分)16.(2分分)17.(4分分)2011 马说马说单篇阅单篇阅读读15.(5分分)16.(4分分)17.(3分分)18.(3分分)2010醉翁亭记醉翁亭记(节选节选)、岳阳楼记岳阳楼记(节选节选)对比阅对比阅读读15.(4分分)16.(4分分)17.(4分分)18.(3分分)2009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节选节选)、过零丁洋过零丁洋(诗文诗文)对比阅对比阅读读15.(4分分)16.(4分分)17.(2分分)18.(5分分)20

4、08送东阳马生送东阳马生序序(节选节选)单篇阅单篇阅读读14.(3分分)15.(4分分)16.(2分分)17.(3分分)18.(3分分)2021安徽安徽中考中考命题命题预测预测安徽中考在文言文阅读这一板块紧扣课标要求安徽中考在文言文阅读这一板块紧扣课标要求,阅读阅读材料立足于课内材料立足于课内,考查范围一般为课标规定的基本文言篇考查范围一般为课标规定的基本文言篇目。近几年目。近几年,安徽文言文阅读一直考查对比阅读安徽文言文阅读一直考查对比阅读,分值为分值为15或或16分。考查的主要内容有分。考查的主要内容有:解释文言词语的含义解释文言词语的含义,翻翻译重要语句译重要语句,理解与概括文意理解与概

5、括文意,把握文段主旨把握文段主旨,分析写作手分析写作手法等。法等。根据近几年的考试规律推测根据近几年的考试规律推测,2021年安徽中考文言文命题年安徽中考文言文命题依然会体现依然会体现“稳中少变稳中少变”的特点的特点,注重对文言基础知识和文注重对文言基础知识和文意理解的考查意理解的考查,但课外篇目的字数也有所增加但课外篇目的字数也有所增加,在难度上在难度上略有增加。略有增加。考生应重点关注近几年安徽中考未考查的课内文言文篇考生应重点关注近几年安徽中考未考查的课内文言文篇目目,如送东阳马生序岳阳楼记马说等。如送东阳马生序岳阳楼记马说等。图片导入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孔子孔庙大成

6、殿孔庙大成殿祭祀孔子的地方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山东曲阜“三孔”孔林孔林孔子墓地孔子墓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2.扫清文字障碍,能流利朗诵课文及背诵。3.参照注释,抓住关键字词从而把握文章内容。4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领悟论语深刻的内涵。第一课时孔 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7、孔孟”。即仁爱、爱人孔子思想(一视同仁)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大学论语中庸孟子知识链接“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因为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世方法。论语 说 愠 传 三省 逾逾 矩矩 罔 殆 箪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诲人不倦 曲肱 笃笃志 哉dihu jun dzilnyuynwng“悦”的古字,愉快gng生字音

8、形xngchunydnho j 译文赏句老师老师范读第一章,强化解读文意的方法,其余范读第一章,强化解读文意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字词解读法:单”变“双”。如:学学习 朋朋友 乐快乐温温习 师老师 思思考 知知道 择选择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其他章节的意思,将不懂之处圈出来。1.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 君 子 乎?”按时先生,指孔子“悦”的古字,愉快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代指学习的内容也、也是也、也是了解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

9、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志同道合的人表顺接,然后表顺接,然后表转折,却表转折,却复习,温习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理解:讨论学习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不断实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2.曾子曰:“吾日 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我每天每天泛指多次反省反省自己wi忠心,尽心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传授

10、的知识复习曾子说: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谋划,商量办法谋划,商量办法理解:我们应怎样做人?要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做到鞠躬尽瘁、要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做到死而后已、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做到慎独。慎独。3.3.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 而知 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同“又”表顺承,就迷惑、疑惑独立做事情不

11、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越过、超过规范能听得进不同意见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1.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2.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3.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理解:4.子曰:“温

12、故 而知新,可 以 为师矣.”做,成为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旧的知识温习可以凭借表承接,就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复习旧课,领悟新知。5.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却迷惑表转折,却疑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6.6.子曰:“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品质高尚能忍受乐趣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

13、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相当于现在的碗理解: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学习态度)(学习态度)7.7.子曰:“知 之 者 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代词,学问的人喜欢、爱好以为乐趣名词意动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理解: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顶真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讲学习的

14、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更加透彻,令人信服。思考: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则论语的哲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学问也是一样,要想取得好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学问也是一样,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那就要对学习产生热爱之情。效果,那就要对学习产生热爱之情。8.8.子曰:“饭 疏食 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 亦在 其中矣。不义 而 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粗粮冷水 弯着胳膊表顺承乐趣正当手段对于 孔子说: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5、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吃饭。名词作动词吃饭。名词作动词理解正确的人生态度理解正确的人生态度: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追求吃穿住的享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样朴实平淡的生活,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9.9.子曰:“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几个在其中表顺承跟从、学习走路一定选择好的方面,优点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

16、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理解: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河流流逝这舍弃讲学习态度角度:是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如滔滔江水,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孔子在河边感叹道: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日夜不停。”理解: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比喻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

17、指明时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间的宝贵。11.子曰:“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也。”军队普通人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理解: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哲理:三军之勇,可以劫取首领,而普通的人,却不可夺其志气。形容一个人志气的重要。12.12.子夏曰:“博学 而 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泛表并列坚守恳切仁德表并列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理解:本节子夏阐述了治学之道。博学与笃志是基础,切问与近思是

18、方法,能够做到这四点,就可以达到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仁”了。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高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知识积累知识积累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可以为师矣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今:可能、许可古今异义 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匹夫匹夫不可夺志也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吾日吾日三三省吾身省吾身 古:多

19、次古:多次 今:数词,三今:数词,三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状语,每日,天天 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传传不习乎不习乎 传:传:动词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名词,传授的知识 饭饭疏食饮水疏食饮水 饭:饭:名词名词-动词,吃饭动词,吃饭 好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乐之者之者 乐:乐:名词名词-意动。以意动。以为乐为乐一词多义 为: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知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当、做替了解懂得 而而 人不知人不知而而不愠不愠 温故温故而而知新知新 博学博学而而笃志笃志 其其 仁在仁在其其中矣中矣 其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善者而

20、改之转折顺承并列它的他人表示转折 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而”的基本用法有四种:表示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 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厌特殊句式 省略句: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判断句:贤哉,回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 1)不亦乐乎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害的程度。度。(2 2)温故知新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会。也指重温历史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3 3)逝者如斯:

21、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4 4)箪食瓢饮: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后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后用为生用为生活简朴,安贫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乐道的典故。(5 5)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有我的老师。表示要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善于向别人学习。(6 6)择善而从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正确意见。见。(7 7)匹夫不可夺志: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8

22、8)富贵浮云富贵浮云:不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漂。比喻把金钱、地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位看得很轻。成语归纳第二课时学 习 检 测 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人,身通六艺者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 三千 七十二 常识填空 论语是一部体散文集,是孔子的和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合称为“四书”。语录 弟人 再传弟子 大学 中庸 孟子(1)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23、知也。”(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解释红字词语。2翻译这两则论语。诲:教导 知:通“智”,聪明。其:大概(1)孔子说:)孔子说:“仲仲由,(我)教由,(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知道 就是就是 知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慧。”(2)子贡问道:)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孔子说:“那那大大概是概是恕恕(道道)吧!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吧!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24、解词译句理解默写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4.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不知而不愠5.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内容归纳内容归纳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四章)3.传不习乎?(第二章)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五章)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学思结合)学习态度: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七章)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九章)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十章)(谦虚好学)(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教训。)(珍惜时间)(以学为乐,培养兴趣)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26、欲,不逾矩。4.子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贤哉,回也。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如浮云。6.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品德修养:(修身做人)(宽以待人)(忠实守信)(顺心而为)(安贫乐道)(安贫乐道)(坚守志向)(博学仁德)1.“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

27、“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绝对达不到“知新”的目的。礼记 学记中记录了孔子的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深入探究深入探究2.你是如何理解“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这句话说的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

28、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受不住诱惑或经不住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所鄙视的叛徒。3.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的?观点一:观点一: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习。他在这么艰苦的。他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条件下,还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真,真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成功的必要条件。观点二观点二: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

29、洁的学者风范风范。他不。他不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和梦想,转而投身于追名想,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迷失了逐利的大潮中,最终迷失了自我自我。观点三观点三:我不十分赞同上述意见。我觉得没有必:我不十分赞同上述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完要完全摈弃优全摈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好它为我们的学习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好它为我们的学习创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吗?4.宋开国丞相赵普说:宋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半部论语论语治天下。治天下。”这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论语论语十二则,说说你的理解十二则,说

30、说你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出了论语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5.5.论语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我们今天学习它我们今天学习它,有怎样的意义有怎样的意义?首先首先,论语论语中包含着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中包含着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如本课所选如本课所选的各章的各章,有的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的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的提出个人修养的要求有的提出个人修养的要求,在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鉴的今天都是可以借鉴的,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31、。其次其次,论语论语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着重要的位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置,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学习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学习论语论语,有助于我们更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国的文化传统。地理解本国的文化传统。编者按编者按:本书标有本书标有“2006”字样的均为该题在安徽省中考中的考查年份。字样的均为该题在安徽省中考中的考查年份。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说乎?学习了学习了(知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不是很愉快吗?(2)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2、。可以为师矣。2010温习学过的知识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可以凭借(这一点这一点)当老师了。当老师了。(3)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2012(只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留有疑惑。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留有疑惑。(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以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以学问和事业

33、为快乐的人。(5)三人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必有我师焉。2008几个人一同走路几个人一同走路,在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6)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13(我要我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那些缺点就要改正。他们的那些缺点就要改正。(7)博学而笃志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在其中矣。广泛地学习并且能坚定志向广泛地学习并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这里面了。仁德就在这里面了。二、理解性默写二、理解性默写1.朋

34、友从外地来看望你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论语中的你可以引用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来表达你的心情。来表达你的心情。2.论语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论语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3.论语中论语中,曾子每天反省自己的句子是曾子每天反省自己的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不习乎?”。4.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5.论语中论述了学习与思

35、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论语中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于我如浮云”。7.在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的句子常引用论语中的句子“三人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必有我师焉”。8.孔子提倡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贤思齐焉”,在本课中在本课中,孔子对此的类似的表述是孔子对此的类似的表述是“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善

36、者而从之”。9.论语中论语中,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志向并矢志不渝的句子是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志向并矢志不渝的句子是“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课文内容探究三、课文内容探究(一一)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内容1.“有朋自远方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中的中的“朋朋”指什么样的人指什么样的人?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怎样的交友态度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怎样的交友态度?“朋朋”指志同道合的人。交友态度指志同道合的人。交友态度:视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乐事。视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乐事。2.“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与与“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都提到温习旧知识这一问题都提到温习旧知识这一问题,二者强调的

37、重点是否相同二者强调的重点是否相同?不相同。二者虽谈论的都是学习方法不相同。二者虽谈论的都是学习方法,但各有侧重。但各有侧重。“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强调的是强调的是“时习时习”,即学习后要按时温习即学习后要按时温习;“温温故而知新故而知新”强调的是强调的是“知新知新”,即温习旧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即温习旧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强调的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强调的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3.“贤哉贤哉,回也回也!”一则中表现了颜回怎样的精神品质一则中表现了颜回怎样的精神品质?颜回坚持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颜回坚持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这体现了颜回贫贱不移、安贫乐道的精

38、神品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这体现了颜回贫贱不移、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质。4.学与思有什么关系学与思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实际加以分析。请结合实际加以分析。“学学”能引导能引导“思思”,“思思”能促进能促进“学学”。“学学”与与“思思”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即即“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思思而不学则殆而不学则殆”。(二二)阅读启示探究阅读启示探究1.在孔子看来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是一种“君子风范君子风范”,那么你认为作为那么你认为作为“君子君子”还应有哪些风范还应有哪些风范?示例示例: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地、宽

39、广的胸襟等。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襟等。2.“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与与“三人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必有我师焉”的观点矛盾吗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为什么?不矛盾。二者角度不同不矛盾。二者角度不同,“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强调的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强调的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着重在修己。着重在修己。“三人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必有我师焉”强调强调的是随时学习他人的长处的是随时学习他人的长处,以他人缺点为戒以他人缺点为戒,着重在知人。着重在知人。3.孔子把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不义而富且贵”视作视作“浮云浮云”,应怎样理解应怎样理解“浮云浮云”这一比喻义这一比喻义?“浮

40、云浮云”聚散无常聚散无常,瞬间即逝瞬间即逝,指不义得来的富贵极为短暂指不义得来的富贵极为短暂;浮云在天浮云在天,高不可及高不可及,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用不着汲汲而求之;浮云至轻至淡浮云至轻至淡,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浮云浮云”表明了自己坚持道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义的信念。4.你认为孔子的你认为孔子的“义利观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示例示例:重义轻利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见利思义;追求财富要符合道义追求财富要符合道义,不义之财不义之财,虽贫不取。虽

41、贫不取。5.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说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示例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半部论语所包含的智慧和道理就可以治理天下了。启示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半部论语所包含的智慧和道理就可以治理天下了。启示:论语在修身、齐论语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家、治国、平天下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积极学习其精髓。应积极学习其精髓。(意思相近即可意思相近即可)6.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结合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结合,孙权认为孙权认为,学习学习“但当涉猎但当涉猎”。关于学习。关于学习,你有怎样的体验你有

42、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和理由。和理由。示例示例:我认为读书既要广泛涉猎我认为读书既要广泛涉猎,又要学思结合。广泛涉猎又要学思结合。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开阔视野;对经典著作则要边读边思对经典著作则要边读边思,认真品味。这样认真品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获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增长知识。增长知识。1988年初,75位诺贝尔获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有人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请你积累五则课本之外的论语名言,和大家分享。拓展延伸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

43、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作业布置作业布置1.熟背全文熟背全文2.任选下列一则名言警句,写一写你的感受。任选下列一则名言警句,写一写你的感受。名言警句类名言警句类用于学习态度:用于学习态度:用于学习方法:用于学习方法:用于思想修养:用于思想修养:用于思想方法:用于思想方法:用于日常生活:用于日常生活: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11《论语》十二章复习ppt课件—中考语文系统复习.ppt)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