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两篇新闻两篇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一、文学常识1关于新闻关于新闻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一个多义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新闻是一个多义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各种新广义的新闻,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各种新闻报道的体裁,包括闻报道的体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消息、通讯、特写等;等;狭义的新闻通常指狭义的新闻通常指消息消息,又称电讯,又称电讯,是以简要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的文字迅速
2、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消息是各种新闻媒介中最常用、最常见的新闻消息是各种新闻媒介中最常用、最常见的新闻报道体裁。报道体裁。2关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时代背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我军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我军从1947年年7月转入战略进攻,月转入战略进攻,形势发展很快,到形势发展很快,到1948年底,先后解放了东北、华北、年底,先后解放了东北、华北、中原等广大地区,国民党反动政府奄奄一息。这时,蒋中原等广大地区,国民党反动政府奄奄一息。这时,蒋介石于介石于1949年元旦发出了年元旦发出了“求和求和”声明,妄图阻止人民声明,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解放军继续前进。1949年年
3、1月月14日,我党提出了和平谈日,我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揭穿了蒋介石判的八项条件,揭穿了蒋介石“和平进攻和平进攻”的阴谋。的阴谋。4月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谈判破裂。我人日,南京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谈判破裂。我人民解放军奉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立即渡江,彻底摧毁民解放军奉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立即渡江,彻底摧毁了敌人的了敌人的“长江防线长江防线”。4月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日,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巢穴派统治的巢穴南京,宣布了国民党南京,宣布了国民党22年来反动统治年来反动统治的覆灭。这篇新闻报道了我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情况,的覆灭。这篇新闻报道了我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4、的情况,这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记录。这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记录。3关于关于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行一文的有关背景一文的有关背景19世纪世纪40年代和年代和50年代,英国两次发动侵略中年代,英国两次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和和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把香港岛和九,把香港岛和九龙割让给英国。龙割让给英国。1898年,又通过年,又通过展拓香港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强行租借新界99年,从而侵占了整个年,从而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香港地区。1984年中英签署
5、了关于香港问题的年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1997年年6月月30日午夜至日午夜至7月月1日凌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隆重举行了香港政权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隆重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侵占的百年国耻,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二、初读课文,
6、解决生字词1字音荒芜(w)锐不可当(dng)歼(jin)灭举世瞩(zh)目 崭(zhn)新肃穆(m)镶嵌(xing qin)国徽(hu)2、词语积累、词语积累横渡:从江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横渡:从江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华里:市里的旧称。华里:市里的旧称。均:都,全。均:都,全。突破: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打开缺口。突破: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打开缺口。即:就,便。即:就,便。当面:面对面,正前面。当面:面对面,正前面。甚:很,极。甚:很,极。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当,阻挡,抵挡。歼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当,阻挡,抵挡。歼灭:消灭(敌人)。灭:消灭(敌人)。诸:众,许
7、多。诸:众,许多。前锋:先头部队。前锋:先头部队。业已:已经。业,已经。业已:已经。业,已经。怀抱:胸前。也指胸部和手臂向前环抱的空间。怀抱:胸前。也指胸部和手臂向前环抱的空间。凌晨:天快亮的时候。凌,逼近。凌晨:天快亮的时候。凌,逼近。举世瞩目:全世界注视举世瞩目:全世界注视。注目礼:军礼之一。以目注视受礼者。注目礼:军礼之一。以目注视受礼者。如期:按照期限。如,依照,按照。如期:按照期限。如,依照,按照。崭新:极新,簇新。崭新:极新,簇新。嘉宾:尊贵的客人。嘉,美好。嘉宾:尊贵的客人。嘉,美好。督:总督。英国国王派驻自治领土的代表。督:总督。英国国王派驻自治领土的代表。构想:形成的想法。构
8、想:形成的想法。框架:这里比喻事物的组织、结构。框架:这里比喻事物的组织、结构。承诺: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承诺: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肃穆:严肃安静。肃穆:严肃安静。神圣:极其崇高而庄严的。神圣:极其崇高而庄严的。徐徐:慢慢地。徐徐:慢慢地。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盛事:盛大的事情。盛事:盛大的事情。人士: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物。人士: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物。自治:自己管理或处理。自治:自己管理或处理。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后盾:指背后的支持和援助力量。后盾:指背后的支持和援助力量。三、再读课文,分析文章主
9、旨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这是1949年年4月月22日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取得日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取得初步胜利后,毛泽东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初步胜利后,毛泽东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2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1997年年7月月1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离开祖国离开祖国100多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多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则新闻,就报道了政权交接这件激动人心的这则新闻,就报道了政权交接这件激动人心的事件。事件。四、精读四、精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渡长江,
10、分析结构,分析结构 新闻的标题是一个主谓短语,它概括了所要报道的事实。“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是主语,既交代了渡江部队的数量,又体现出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横渡”表现了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1、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句),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第二部分(从“20日夜起”到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大意义。2、分析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第一部分(第1、2句),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句),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功。1949年年4月月20日午夜开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日午夜开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先后横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
11、长江防军先后横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毛泽线。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两则新闻。第一则是东撰写的两则新闻。第一则是大军三十万昨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日渡过长江,第二则就是,第二则就是人民解放军百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军横渡长江。这是动态新闻,这是动态新闻,“电头电头”交代时间精确到交代时间精确到“时时”,暗示战役正在迅速发展中。,暗示战役正在迅速发展中。第第1句概括了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渡江部队句概括了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渡江部队的人数、渡江战线的长度和渡江作战的声势。的人数、渡江战线的长度和渡江作战的声势。“百万百万”交
12、代了渡江部队人数之多;交代了渡江部队人数之多;“1000余余华里华里”,交代了战线之长;,交代了战线之长;“冲破敌阵,横渡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长江”,描述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直逼对,描述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直逼对岸的情景,说明战绩辉煌。岸的情景,说明战绩辉煌。第第2句指明句指明1000余华里渡江战线的起讫点,是余华里渡江战线的起讫点,是对第对第1句的补充。这句中用了句的补充。这句中用了“均是均是”,突出,突出了渡江作战声势的浩大和战线之长。了渡江作战声势的浩大和战线之长。这一部分是导语,以高度概括的语言,这一部分是导语,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报道了渡江战役的情况,气势壮阔,语报道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13、,气势壮阔,语言精练,激动人心。这部分以言精练,激动人心。这部分以“冲破敌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阵,横渡长江”来点题,概述渡江的区来点题,概述渡江的区域范围,先给了读者一个总的印象。域范围,先给了读者一个总的印象。2、分析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从“20日夜起”到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大意义。这是主体部分,以具体的时间、地点、人数说明我军兵分三路渡江的情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第一层(从“20日夜起日夜起”到到“24小时内即已渡小时内即已渡过过30万人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渡江人数。渡江人数。整个第二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叙述我百
14、万雄师兵整个第二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叙述我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渡江的情况。先写中路军,是因为中路分三路渡江的情况。先写中路军,是因为中路军从军从“20日夜起日夜起”就渡江了,而西路军和东路就渡江了,而西路军和东路军在军在“21日下午日下午5时起时起”才渡江。文中用才渡江。文中用“突突破破”,写大军渡江势如破竹,写大军渡江势如破竹,“24小时内即已小时内即已渡过渡过30万人万人”,说明行动迅速,战果辉煌。这,说明行动迅速,战果辉煌。这一层是略写。一层是略写。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这一层先写渡江的时间、地点,然后写战果巨大,战局发展神速。“和中路军
15、所遇敌情一样”,照应了上文,用语简洁。用“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和抵抗“甚为微弱”,写出了敌军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溃不成军、无心应战的情景。表明敌军毫无斗志。紧接着对这一发展形势作了精辟分析:我军之胜利是由于英勇善战,敌军之溃败是由于不满于南京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说明这是重要的原因,但不是惟一的,用语准确,措词严密。汤恩伯督战无效这一事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文来说,进一步证明了我军英勇善战和敌军毫无斗志;对下文而言。汤恩伯之所以敢于不顾东线而到西线督战,是因为他认为东线是很巩固的,可事实却是我东路军也同时突破了东面防线,这是对他无情的嘲讽。第三层(从第三层(从“汤恩
16、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固的”到文未),写东路军渡江情况。到文未),写东路军渡江情况。这一层中,写东路军渡江战况基本上与西路军相同。这一层中,写东路军渡江战况基本上与西路军相同。“不料不料”是对汤恩伯的十分辛辣的嘲讽。是对汤恩伯的十分辛辣的嘲讽。接着转入对东路军实现预定渡江计划的报道,指出接着转入对东路军实现预定渡江计划的报道,指出此处敌军抵抗比较顽强,但经过一天激战,同样取此处敌军抵抗比较顽强,但经过一天激战,同样取得辉煌战果,用得辉煌战果,用“歼灭歼灭”、“击溃击溃”、“占领占领”、“控制控制”、“封锁封锁”、“切断切断”这一系列表示动态这一系列表示
17、动态的词语,写出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无敌、锐不可当的的词语,写出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无敌、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英雄气概。报道中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战果和这一战役胜报道中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战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对利的重要意义,对“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含义的含义作了具体揭示。作了具体揭示。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详细叙述了三路大军在长达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详细叙述了三路大军在长达 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进行渡江战斗的经过。余华里的战线上进行渡江战斗的经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先写中路军按事件发生的先后,先写中路军“首先突破首先突破”敌阵。敌阵。接着详述西路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有力
18、地表现接着详述西路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有力地表现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强大威力。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强大威力。在叙事中插入议论,扼要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士气悬在叙事中插入议论,扼要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士气悬殊的情况,指出了渡江战役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殊的情况,指出了渡江战役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性。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性。议论之后,详细叙述了东路军的强大攻势和辉煌战议论之后,详细叙述了东路军的强大攻势和辉煌战果:果:“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控制江阴要塞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封锁长江”,“我军前锋
19、,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段铁路线”,揭露了敌人不堪一击的腐朽本质。,揭露了敌人不堪一击的腐朽本质。3、小结、小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本文除按时间顺序安排外,也按事件本身的特本文除按时间顺序安排外,也按事件本身的特点安排结构顺序。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的敌人点安排结构顺序。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的敌人的抵抗,均甚微弱,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却较为的抵抗,均甚微弱,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却较为顽强,所以中路、西路放在一起先写,东路后顽强,所以中路、西路放在一起先写,东路后写。而中路军渡江行动在前,西路军在后,况写。而中路军渡江行动在前,西路军在后,况且新
20、华社前已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且新华社前已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因此先写中路军,后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因此先写中路军,后写西路军。写西路军。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的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五、精读五、精读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新闻的标题,浓缩了所要报道的事实,简洁明了,鲜新闻的标题,浓缩了所要报道的事实,简洁明了,鲜明醒目。明醒目。“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是个主谓短是个主谓短语。隆重,即盛大庄重。语。隆重,即盛大庄重。“隆重
21、隆重”一词与一词与“政权交接政权交接”的语体色彩一致,标明的语体色彩一致,标明了交接仪式的氛围,体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是永载中华了交接仪式的氛围,体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是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盛事民族史册的盛事全文共29段,采用了新闻的常用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是新闻的导语: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第二部分(第625段),新闻的主体:具体叙述交接仪式举行的全过程。第三部分(第2629段),新闻结语:交代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的人数。这些必要的交代,表明了所报道的事实的完整性。一、分析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是新闻的导语: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
22、大意义。第1段,写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日的新闻是金子”,从“凌晨电”,可见这篇新闻播发得非常迅速及时。“1997年7月1日零点”,这是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庄严时刻,新闻一开头就加以点明。“百年”是概数;1841年1月25日英军首次登上香港岛,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到1997年香港回归,分别是156年、155年、99年。第2、3段,写举行政权交接仪式的时间、地点和“瞬间”。第2段紧紧扣住标题。“举世瞩目”,表明交接仪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第3段突出“瞬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历史的时钟”和“这是这是”,指出这个“瞬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3、第4、5段,突出江泽民主席的庄严宣告及巨大影响。“零时4分”,这也是一个庄严的时刻。这里引述江泽民主席的讲话,着重表述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两个“传向”回应“举世瞩目”,高度概括了这一盛事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政权交接,香港回归,举国欢腾,普天同庆,对于这一百年盛事,作者是用浓墨重彩来书写的,这一点从导语就可以看出。一般新闻的导语是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这篇新闻的导语则用了五段文字,概括报道事实,揭示消息的中心意思,唤起读者对新闻的主体的注意。2、分析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625段),新闻的主体:具体叙述交接仪式举行的全过程。这部分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第67段),点出交接仪式正式开始的时间,介绍
24、中英双方出席交接仪式的主要官员。第二层(第810段),概述查尔斯王子的讲话。其中突出了两点:赞同“一国两制”,支持联合声明。第三层(第1115段),特写降旗、升旗仪式。降旗、升旗仪式是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象征。整个仪式仅进行了4分钟,花的笔墨也不算多,但作者独具匠心,在从“读分”到“读秒”的叙述中,穿插了生动精彩的描写和画龙点睛式的评论,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充溢着中华民族自豪、振奋的感情。第四层(第1623段),详述江泽民主席的讲话。江泽民主席的讲话主要精神有三点:香港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香港今日繁荣的根本原因和香港的美好未来。第
25、23段,用一句话突出江泽民主席的讲话所激起的强烈反响。读这一层,不可忽视第16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这里在“讲台前”加上了12个字的定语,标示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了,充满着民族的自豪感。第五层(第2425段),扼要交代两国领导人握手合影和交接仪式结束的时间。从“握手合影”,读者会很自然地做出这样的联想:香港政权的平稳交接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成功典范。在结构上,第25段中的“结束”与第6段中的“正式开始”相呼应。本部分作为主体部分,对报道的事实作了具体的叙述和展开,突出地叙述了三个内容:查尔斯王子的讲话;降旗、升旗仪式;
26、江泽民主席的讲话。三个内容之中,降旗、升旗仪式,作者用生花妙笔进行了描写;江泽民主席的讲话,作者作为重点进行摘要表述。五个层次根据交接仪式的程序,按照时间先后排列。表述交接仪式程序的语言标志有:“开始”、“后”、“之后”、“接着”、“随后”、“结束”;表述具体时间的有:“23时42分”、“23时46分”、“23时56分”、“23时59分”、“距零点只差几秒”、“7月1日零点整”、“凌晨零时12分”。这样写,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真实准确。第三部分(第2629段),新闻结语:交代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的人数。这些必要的交代,表明了所报道的事实的完整性。综上所述,这篇新闻生动
27、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明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六、思考: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六、思考: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这一句话概括了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渡江部队的人数、渡江战线的长度和渡江作战的声势。“百万”交代了渡江部队人数之多;“1000余华里”,交代了战线之长;“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描述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直逼对岸的情景,说明战绩辉煌。2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这句写敌军毫无斗志。“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
28、样”,照应了上文,用语简洁。用“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和抵抗“甚为微弱”,写出了敌军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溃不成军、无心应战的情景。3不料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这句话充满了讽刺意味,“不料”是对汤恩伯的十分辛辣的嘲讽,汤恩伯本来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4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中缓缓降落。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缓缓降落”,宣告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了,殖民主义者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徐徐升起”,庄重、从容、自
29、豪,表明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了,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扬眉吐气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创造香港美好未来的充分自信。5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表明中国人民任人宰割、受人欺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抒发了作者抑制不住的自豪感。6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与导语中的“举世瞩目”相应,“历史性的一幕”与导语中的“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相应。这样的结尾,使全文的结构浑然一体,又给读者以思索回味的余地。七、你认为本课写作上有哪些特色
30、七、你认为本课写作上有哪些特色?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作特色详略得当,写法有同有异,是这篇新闻的主要特点。措词准确,简洁有力,也是本文的一个特点。2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写作特色结构清晰,详略得当,是这则新闻的显著特点。这篇新闻通篇以叙述为主,在叙述中有时穿插评论,饱含感情。这篇新闻的语言准确、简明。有些词语富有高度的概括力。如“百年沧桑”“举世瞩目”“新闻媒体”等。有些语言富有很强的表现力。避免用语重复。文中用了一系列准确表达时间的语言。八、课后练习解答八、课后练习解答(一)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标志着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着最后的失败。香港回
31、归,标志着香港10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已经结束,标志着香港的新的更美好的历史已经开始,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片土地上的真正的主人。(二)1标题都是主谓结构,都十分概括地叙述了主要事件,都运用修饰语,表达自己的感情;相对来讲,第一则新闻的标题更简洁,第二则新闻的标题更严谨、更具体,不仅交代交接政权的双方,而且交代了地点,形容了气氛。2第一则新闻的导语,是一般的写法,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报道渡江的情况,把主要事件叙述清楚;第二则新闻的导语,写法则不同一般,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有较多议论。3见“结构分析”。(三)1“即已”,意思是“就已经”,说明行动迅速,战果辉煌。2“恢复”,说明政权本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3“真正”,意思是在这以前香港同胞生活在殖民地社会之中,听任别人主宰,并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