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5-1植被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文档编号:544487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5-1植被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5-1植被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5-1植被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5-1植被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5-1植被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1植被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课标解读1.基本构成解读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其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条件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行为层次是“识别”、“说明”,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法,此行为层次对应认知领域的“识记”、“理解”层次,对应学业质量水平1中“借助他人帮助,能够使用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地理工具,对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进行初步观察,并设计简单的实验”;行为结果是学生能够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符号意义解读此课时主要概念是植被:一个地区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如森林、灌丛、草原、

2、荒漠、草甸、沼泽等,可以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植被这一概念是本课时的主要知识点,植被和环境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3.育人价值解读地理学科承担着育人的重要功能。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可以让学生对植被产生直观的感知。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地理实践力的发展。植被与环境都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在认识植被与环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培养人地协调观。4.质量水平解读本节课对应学业质量水平1中的第三条,具体描述为:借助他人帮助,能够使用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地理工具,对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进行初步观察,并设计简单的实验。5.资源开发解读(1

3、)利用好地理教材资源地理教材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重要材料依据,在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时,首先要重视教材这一资源。这一课时的教材内容主要是“第一目植被与环境”,包括节首的情境设计、正文、图像以及一个活动栏目。教材内容较为丰富多样,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在地理教材基础上进行。(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资源在内容要求和课标提示中指出,要借助相关的手段和工具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植被。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植被,可以利用遥感、谷歌地球等信息技术软件,帮助学生形成对植被的宏观认知;在学生进行具体的野外考察植被类型时,可以借助百度等手机APP快速识别植被类型。因此,在这一内容的教

4、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3)利用好乡土、社会教学资源植被与环境这一教学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很熟悉,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同时,不同地区的植被存在差异性,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学资源。同时,学校、城市、乡村等都具有不同特点的植被景观,这是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公园、植物园等,在讲解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丰富的乡土和社会资源辅助教学。(4)利用好学生资源学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占主体地位。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被,搜集相关资料;课中可以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集中观察植被与环境等活动;课堂结束时,可以请

5、学生总结植被相关知识,提出疑惑与建议。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6.教学方法解读教学提示当中指出:以自然地理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地图、景观图像、地理视频、虚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周边自然与社会资源支持教学。指导学生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本节课的内容是“植被与环境”,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因此在本节课中,可以运用实践探究和案例教学法法。二、教材分析1.知识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植被概念、类型及植被与地理环境的相

6、互作用。2.能力及素养本课时内容要求分析植被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且穿插校园植被调查活动题,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3.图文题结构“植被与环境”这一目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节首的情境设计、正文、图片和一个活动栏目。情境设计选择了智利沙漠中的花海这一材料创设情境,展示了相关图片,并提出两个问题:这片平常几乎看不到植物的“死亡之地”,为什么会短时间内变成花的海洋?其他沙漠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这一则材料很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可以成为很好的导入材料。正文部分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片。文字材料主要是关于植被的概念

7、、分类、形成以及植被的垂直结构,并体现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有一幅图片森林中的成层现象,这一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利用示意图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植被的垂直分层现象,更好地理解植被的垂直结构。紧接着有一个活动栏目通过调查,了解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在这一活动中,首先介绍了相关背景,然后给出了相应的活动建议和步骤:实地观察并记录、相关研究的课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三、学习需要分析1.已有知识和能力储备本堂课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植被与环境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这一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和一定的探究能力

8、。2.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差距及解决策略本节内容是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在此之前,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植被,缺乏相关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在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明确相关概念,例如植被的概念。同时,植被这一内容适合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植被和环境,培养其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四、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校园树木,识别身边主要的植被。(地理实践力)2.结合教材,能说出植被的概念、分类,通过观察Google Earth中的卫星地形图,说出我国东西部地区植被存在的差异。(综合思维、区域

9、认知)3.运用图表资料,概括不同气候条件下植被在高度、数量、垂直结构等方面的特征。(综合思维、区域认知)4.结合所给出的“三江源”案例和生活经验,说明植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阐述保护植被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被的分类;植被的垂直结构;植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难点植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六、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七、教学媒体地理教材、多媒体计算机、Google Earth软件等。八、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情境【软件展示】用Google Earth展示我国的卫星地形图,引导学生发现卫星地图上不同地区的颜色

10、差异,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和已有认识谈一谈存在差异的原因。【讲解】我国东南部多为森林,呈绿色;西北内陆多为荒漠,故呈黄色。【观看软件演示】观看教师演示并思考颜色差异原因。利用软件演示导入,有趣、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力。新课讲授植物与植被概念植被与环境【承转】刚才我们谈到不同地区的植物是不同的,但植物不等于植被,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植被,请学生们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植被的概念及类型。【讲解】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它与植物不同,它是生在在一定的地方、成群共同生长、各种植物的整体,如下图,则是林芝地区的植被,而图中植被的任一组成部分,是植物。植被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天然植被是指天然

11、形成的植被,人工植被是人工栽培和管理形成的植被,比如同学们在“蚂蚁森林”种的树所形成的植被,就是人工植被。【提问】通过刚才观看Google Earth的卫星图,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植被是不同的,左右两幅图片分别是海南和西藏的植被,每幅图下面对应的是该地的气候图,请同学们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概括两地植被与气候的关系,再结合教材内容,完成表格 。 气温、降水高度数量垂直结构丰富程度气温低、降水多气温高、降水少【讲解】天然植被与环境紧密相关,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丰富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承转】植被受环境影响,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植被不同

12、,同时,不同植被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案例一,归纳植被对环境有哪些作用?案例一:“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三江源地区植被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直接关系到三江源每年向中下游输送的水量。【讲解】植被在生长过程中,也会改善土壤水分,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稳定河流径流等作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

13、案例二,谈一谈保护植被的重要性。案例二:受严酷自然条件的制约,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自然因素和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上世纪70年代起,这里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冰川、湿地退缩,生物多样性锐减。同时还影响和制约了当地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本地区畜牧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加剧该地区贫困程度,同时还严重影响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过去10多年,国家在三江源地区投入100余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修复,结合草原灭鼠、禁牧减畜、人工草补播等一系列手段,成效初显。【讲解】三江源地区植被破坏对该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一起中下游地区生存

14、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植被与环境相互作用达到稳定的时光漫长,自然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难度大、时间长。因此,保护植被、尊重自然刻不容缓。【阅读教材】找出“植被”概念。【听讲】聆听教师讲解,区分植被与植物及植被类型。【思考、分析】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分析气候与植被的关系,感受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案例迁移学习一】阅读案例,并分析、思考植被对环境的影响。【听讲】自主思考后聆听教师讲解。【案例迁移学习二】从三江源案例中感受植被保护的重要性。一步步引入且举例讲解“植被”,达到概念教学的目的,学生接受度较高。呈现气候图文材料,为学生提供一个“支架”,结合教师讲解,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学生可较好理解到气候对植

15、被的影响。提供两个案例进行“植被对环境影响”及“植被保护重要性”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植被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天然植被、人工植被;天然植被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丰富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同时,植被在生长过程中,也会改善土壤水分,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稳定河流径流等作用。课后拓展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利用“形色”、“花伴侣”手机App,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内对树木进行调查,并完成教材83页上的表格。九、板书设计气温、降水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植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地理实践力地理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 > 必修第一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5-1植被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为本站会员(教师相关)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