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下册第 16 课大地的震动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地的震动是科学五年级下册“火山与地震”单元的最后一课。本 课从感受和体验地震时的感觉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模拟实验等活动, 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抗震避险的措施,并根据 学校的应急预案进行逃生演练。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 1“感受地震” ,通过简单的模 拟实验和体验活 动,让学生观察地震时的现象、体验地震时的感觉;活动 2“抗震避险” , 指导 学生在地震发生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保护,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有些地区的学生可能亲身经历过地震,有些学生则通过手
2、机、电视等途径, 对地震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学生对地震不是一无所知。此外,学校也会开展地 震知识宣传、地震避险演习等教育活动,学生有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但学生大 都没有亲历过地震,对地震知识的了解不够系统和全面,需要进行引导。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体验活动,描述地震时的感觉。 2. 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 3. 知 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能设计出合理的地震逃生路线。 4. 培养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 5. 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地震的危害,知道抗震避险的常识。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描述地震时的感觉。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纸板、铅笔、房
3、子模型、小车模型、木板(60 厘米150 厘米) 、 小铁棒、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 。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四个主题人物在电影院门口,打算去看 4D 电影地震 。 问题:你经历过地震吗?地震时有什么感觉? 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二)活动探究 1. 活动 1 感受地震 讲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不同程度 的地震。 地震是目前人类社会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一旦发生强烈的地震,就可能会给人 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问题: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地震时,人们会有哪些感觉? 讨论:学生分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
4、分享: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任务:模拟地震并描述自己的感觉。 演示:在地上等距平行放置四根细铁棒,把木板放在铁棒上,并把椅子安 置在木板上;在教师的保护下,一名同学坐在椅子上;另外两名同学来回小 幅度轻推木板,模拟地震时大地晃动的情景;坐在椅子上的同学体验地震时的 感觉。 活动:23 名同学进行体验活动,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归纳:地震时,我们难以保持身体平衡。 引导:地震对房屋等也会造成影响吗? 任务:利用铅笔、纸板、房子和小车模型进行模拟实验。 设计:模仿教师的演示实验,设计模拟实验进行探究。 要求:首先,在桌面上整齐地平铺几支铅笔;接着,将纸板置于铅笔之上; 然后,在纸板上放置房子和小
5、车模型;最后,来回小幅度轻推纸板,观察纸 板上放置的房子和小车模型。 活动:分发材料,分组做模拟活动,教师进行巡视。 交流:小组汇报实验现象,教师进行记录。 归纳:地震引起的建筑物瞬间倒塌,给人身安全带来危害。 媒体:出示地震成因示意图。 交流:交流地震的形成原因。 媒体:出示地震引起房屋倒塌的照片。 任务:搜集资料,了解地震的危害。 交流:小组汇报,教师进行记录。 小结:地震会引起房屋倒塌,道路断裂塌陷等。另外,发生在海底的地震, 还可能引起海啸,掀起巨大的海浪。 2. 活动 2 抗震避险 讲述: 地震的危害很大, 以当前的科技水平人们还无法准确预测地震。 所以, 我们要学习科学知识,在地震
6、灾害中有效避险,增加生存机会。 媒体:展示室内避险的方法及照片。 问题:地震时,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图中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讨论:小组围绕如何正确避险展开讨论。 交流:小组汇报,教师进行引导。 小结:地震时,在室内可靠墙角蹲下,用双手保护头和颈,避免被坠物砸伤; 或蹲在结实的桌子下面,紧紧握住桌脚,依靠桌子挡住坠物。震后迅速有序地撤 离到外面的空地上,避开高大建筑物,等等。 问题:在学校或其他人多的公共场所,怎样才能迅速有序地逃生。 讨论:小组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交流:小组汇报,教师进行引导。 小结:了解学校的地震应急预案,清楚所在班级的撤离逃生路线有利于迅速 有序地逃生。 3. 实践 地震逃生演练 拓展:除了要了解学校的逃生路线以外,还应制定家庭地震应急预 案。 要求:模仿学校的逃生路线,调查了解家庭及周边的环境,考虑家庭撤离的 人数、楼层、路线的选择和撤离时的注意事项等因素,设计合理、安全、有效的 逃生线路图。 活动: 与家人一起进行家庭地震逃生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