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在幼儿心理发展基本原理或规律问题上,心理学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三:第一,幼儿的心理与行为是遗传决定的还是环境决定的;第二,幼儿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幼儿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由这三个焦点问题引发出了各种心理学派别之间的争论和百花齐放的心理学观点。一、遗传与环境之争从科学心理学创建以来,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就开始了,直到现在仍未休止。遗传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究竟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占据多重的分量?二者在心理发展中是如何起作用的?从这一问题的提出直至今天,其争论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
2、个时期绝对的二分法,即在20世纪初叶,心理学家们对遗传、环境所持的观点是非此即彼的绝对的二分法,即关注的是“是谁起决定作用”,遗传乎?环境乎?第二个时期二者缺一不可,即在20世纪中叶,开始注意到遗传、环境都是人类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关注的重心转移到分析各自在发展中的作用,各起多少作用?第三个时期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发展到今天,随着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对遗传环境的研究更加深入,探究的重心又转移到“如何起作用”,分析二者复杂的相互制约关系。(一)绝对决定论争论的双方对遗传、环境所持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要么认为心理发展完全是由遗传决定的(遗传决定论),要么认为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环
3、境决定论),这种极端片面的观点是无法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遗传决定论极度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遗传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优生学的创始人英国的高尔顿(FGalton)是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他曾在天才的遗传(1896)一书中写道: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l)也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些观点都将遗传的作用夸大到了极至。遗传决定论者一般通过家谱分析、血缘关系研究、双生子对比研究以及寄养关系的研究等来证明智力等是遗传的。家谱
4、分析是对某一个标志对象的家庭历史、亲属关系的调查,分析这种特征在这个家族中出现的频率。血缘关系研究是从人们血统亲疏远近的关系上去研究某特征或行为出现的一致性程度(比率或相关系数)。许多关于智力的遗传因子的研究都采用这种方法。高尔顿从大量的名人传记和家谱考察中得出名人家族出名人的比率大大超过一般人,于是将此认为是能力受遗传决定的证据。其名人家谱调查是从英国的名人(包括政治家、军官、法官、科学家、文学家及艺术家等)中选出977人,调查他们的亲属(有血缘关系的)中有多少人与他们同样有名。调查结果显示:名人家族的父子兄弟中有332人也同样出名。而与此相对的是,一般人的父子兄弟中只有一个名人。于是高尔顿
5、据此推论,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其原因就在于能力受遗传决定。戈达德(HHGoddard)于1912年发表了一个有名的Kallikak家族的调查,K氏有两个不同的世系,一个是K氏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所生的后代,一个是K氏与一个低能的酒吧女所生的后代。研究者通过对两个世系500人的调查,发现后者中低能与道德败坏等的比率大大超过前者。由此推论智力发展是由遗传决定的,与环境无多大关系。环境决定论者则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受环境影响的,遗传在这儿没有它的立足之地,由此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对待环境教育的作用。其典型代表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华生认为行为主义的目的在于客观明了,通过已知刺激就能预言反应;反
6、过来,通过已知反应亦能推断先行的刺激,完全无视有机体本身的内在条件。所以他的行为主义就是典型的SR说。闻名于世的教育万能论是华生极端思想的表现:“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 叶浩生主编: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当然,这不可能实现。(二)调和作用论随着研究的深入,极端的遗传决定论和极端的
7、环境决定论逐渐失去其影响力,许多事实证明,儿童心理的发展不可能没有遗传的作用,也不可能没有环境的作用,于是,进入了调和决定论时期。调和论是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混合体,是用先天遗传和不变环境来曲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是一种折中主义的发展观。调和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LWStern)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斯特恩认为,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是天赋本能的渐次显现,也非单纯受外界影响,而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辐合的结果,也就是将先天遗传和不变的环境看成是两个同等的共同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这种观点的最大局限在于以静止的孤立的观点处理遗传和环境的关系。格塞尔认为支配儿
8、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在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格塞尔的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他在1929年所做的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如图1-3)。图1-3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结果在这个实验中,他首先对双生子T和C进行了行为基线的观察,证实他们发展水平相当。T从第48周起每日进行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在此期间,C不进行爬梯训练,只从第53周起开始训练。根据他的实验结果C只接受两周的爬梯训练,就能赶上T的水平。在第55周时,T和C的能力没有差别。由此,格塞尔认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
9、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发展的过程不可能通过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三)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的观点是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承认的观点。它摒弃了绝对决定论的极端、片面,改变了调和作用论的孤立、机械,以一种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其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瓦龙(HWallon)以及苏联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基本思想如下。(1)遗传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即一种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质都依赖于另一种因素,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或调和。其中,“狼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20年,在印度米德那波尔地区的狼洞里,人们发现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这两个孩子的行为、习性完全和狼一样,白天睡觉,晚上嚎
10、叫,爬着走路,用手抓食,喜吃生肉,不会说话,因此称之为“狼孩”。尽管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们经过努力,对其进行了精心的培养和训练,但是直到其中一个17岁死去时,语言发展也相当滞后,只能够讲一些简单的词语,智商也才相当于正常孩子3岁的智商。(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遗传可以影响或改变环境,而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二是说遗传中有环境,环境中有遗传,二者有时候无法分离。如从个体发展来看,从受精卵形成的一瞬起,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的作用就交织、纠缠在一起,无法真正分离。遗传改变环境的典型例子是RH溶血病,而对苯丙酮尿症的治疗是环境影响遗传作用的典型例子。RH溶血病
11、是指母亲与胎儿RH血型不合而引起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是一种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反应。如果怀孕的母亲是RH阴性,第一个孩子是RH阳性,那么胎儿的血液透过胎盘进入母亲的血液循环系统,使母亲的血液产生RH抗体。当第二个孩子又是RH阳性时,母亲的RH抗体就会进入孩子血液,侵袭红细胞,造成流产、死胎、心脏缺陷等问题。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遗传疾病,它是由于在遗传过程中,血液中缺乏一种分解苯丙酮酸的酶,以致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儿童严重的智力低下。如果在孩子生下来后,通过饮食疗法,可以使其智力恢复正常。遗传与环境,或说先天与后天的争论随着相互作用论的提出而告一段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遗传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
12、性能否转为现实,关键还在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所以我们现在更为关注的不再是争论遗传与环境在发展中的作用有多大,而是如何切实地使每个孩子具有优异的遗传素质,如何为每个孩子创造充分发挥潜能的优良环境。二、内因与外因之争这是一个关于幼儿心理发展动力的问题,即儿童对待环境是主动去改造还是被动去适应。也可以说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是内因更为重要还是外因更为重要。早期,研究者多持一种极端的观念,要么认为儿童心理发展中只有主动性(内因说),要么认为是完全被动的(外因说)。(一)内因说持内因说的研究者认为,儿童是一个能动的个体,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是其内部矛盾的产生,是其主动改造自然的结果。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
13、中,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二)外因说无论是遗传论者还是环境论者或成熟论者,都将儿童视为消极被动的个体,儿童心理的发展要么是受外部环境所驱使,要么是被内部生物学因子所规定,这中间,唯独没有儿童自我的力量。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1)不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而从教育者的需要和想象出发,把知识硬性地塞给儿童;(2)不考虑调动儿童自身的积极性,只强调单纯的外部奖励和惩罚;(3)在教学上强调注入式,不重视启发式和诱导式;(4)不尊重儿童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不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强调盲目的听话、服从。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在这种外因论思想的指
14、导下,儿童思维的独创性、深刻性等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三)相互作用论目前,大多数心理学家在这一问题上持一种辩证的观点,即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内外因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儿童主体和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离开了儿童主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离开了儿童不断积极的活动,也就没有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可言,也不可能实现发展。事实证明:一个7岁儿童如果继续留在幼儿园中,他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保留幼儿的心理特点,仍以游戏为主导活动,从而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15、。儿童及时进入小学开始正规的学习活动,能很快地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或转化。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因,又要重视内因。儿童身心发展是主动的,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三、连续与阶段之争哲学上关于宇宙万物的发展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发展只是数量上的增减,而且是被动地受外力的推动;一是认为发展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从渐进性的量变到跃进性的质变过程,是通过事物的对立面斗争新旧要素的相互斗争、转化而实现的。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上也有类似的争论,即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抑或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共存。(一)连续论连续论者认为,发展是一个平稳而连续的过程
16、,不断地进行量的累积。儿童的整个发展不存在阶段,儿童与成人的差别可能仅仅在于其行为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形象地说,发展就像一个斜坡,没有特别凸显的地方(如图1-4a),当儿童在向成人迈进时,其经历的转变不大,他们的技能在同一类型上逐渐增加,即其功能重组方式与从前相同,即使有变化,也不是突然发生的。图1-4人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行为主义学派、社会学习学派是连续论的代表,他们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认为发展是儿童习得行为不断增加的过程。其理论的核心在于儿童心理的发展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二)阶段论阶段论者认为,发展是突然发生的,由不连续的阶段构成。儿童每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会发生快速的改变,
17、而后又恢复常态。形象地说,在阶段论中,发展就像爬楼梯,儿童每走一步就成熟一点儿,功能的重组方式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如图1-4b)。当儿童一级一级向上迈进时,他们经历着迅速的转变,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特征,直到达到人体机能和心理发展的顶峰。该理论还认为,阶段是超越世界和文化的,即认为任何地方的儿童的发展都遵循着相同的次序,每一个进程都是全新的开始。精神分析学派、认知结构学派都是阶段论的代表,他们强调内部因素、生物学因素对发展的制约作用。如弗洛伊德以力比多(libido)为划分依据,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完全不同的五个阶段;埃里克森(EHErikson)以人格为划分依据,提出心理发展的八阶
18、段理论;皮亚杰将运算引入心理学,划分出了著名的认知发展四阶段。他们观点的核心都在于儿童心理的发展没有量变,只有质变。(三)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现代发展心理学家所持的是一种辩证的观点,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既不是单纯地连续、渐进,也不是只有阶段、间断,而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不仅有量变,更重要的是质变。阶段性指的是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取代了旧质要素而成为优势的主导地位,这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间断现象。而连续性是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后一阶段既包含有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但在本阶段占优势地位的因素,体现着本阶段的本质特征。如人的思维发展,在两岁左右的时候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随着表象和语言的发展,到了幼儿期开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其直觉行动思维并没有消失,只是在这时候不占主导地位而已。这说明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有序的、连续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交叉重叠的波幅图来表示这种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如图1-5)。图1-5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