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锡景教案无锡景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歌曲无锡景的风格特征,了解歌曲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方言演唱片段, 体验江南民歌婉约的韵味。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从中享受民歌演唱的乐趣和江南小调细腻 委婉的美感。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无锡景 是一首江南民歌, 清末就已经流行于江南一带。 其旋律曲折婉转、 清丽流畅、优美动听,歌曲具有分节歌的特点。歌词描述了无锡的历史名胜和风 土人情,呈现出一幅幅浓郁的江南水乡画卷。歌曲为五声宫调试,起、承、转、 合的结构,四乐句落音分别为“1 5 3 1 ” ,旋律趋于下行。乐句、乐节的 句
2、逗处,常用“呀” 、 “末”等语气衬字,再加上吴侬软语的方言因素,词曲结合 紧密,听起来亲切柔和、耐人寻味。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准确把握歌曲中所体现的江南音乐的风格特色,用吴方言演唱歌 曲。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导入: 古人云: “诗言志,歌咏言。 ”民歌是劳动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是劳动人民 用汗水和智慧描绘的一幅幅真实生动的历史画卷,是一定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 风土人情的一面镜子。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三首民歌,请你们将听到的歌 曲,和情绪、地域相连接,注意听仔细了。 先分别播放牧歌 、 友谊圆舞曲 、请学
3、生辩一辩两首曲子的情绪特点, 第三首无锡景由教师范唱。 过渡语: 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你们是不是对这样的旋律感到特别的亲切呢?又 是怎样的旋律,使歌曲这么优美、抒情,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江苏民歌 无锡景 ,去一探究竟。 (出示课题) 首先,让我们静静的聆听,感受旋律是以怎样的形态呈现的? 二、新课:二、新课: 1、初听音乐 提问:是以怎样的形态呈现的?(生回答:波浪线) 问:那这条波浪线的起伏怎样的呢?一起用“Lu”哼唱旋律。 (提示 Lu 的口型,歌唱的姿势) 2、师加入装饰音演唱,让学生发现与刚才的演唱有什么不同 生:发现波音和倚音 3、装饰音的点缀使音乐显得更细腻,同学们找找接下来这句
4、哪里更细腻、 更柔情呢? 4、第一、二句连起来,再次感受旋律带给我们的委婉、细腻之美。 5、师跟着接唱第三、四句,生学唱,注意节奏 6、完整演唱歌曲的旋律 7、过渡语: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构成了无锡景的完整曲调, 其中波浪线的委婉,波音、倚音的细腻,节奏的俏皮以及情绪的绵长,共同融合 成了这首乐曲中委婉细腻的江南特色。 请同学们再次完整演唱歌曲的旋律,感受这些委婉细腻的特点,并思考旋律 总共有哪些音组成呢? 8、5 个,1 2 3 5 6,正好是我国的民族五声音阶,分别对应宫、商、角、 徵、羽。歌曲的结束音是“1” ,这是首宫调式歌曲。 三、唱词:三、唱词: 过渡语: 无锡景的旋律让我们
5、感受到了浓浓的江南韵味,一首好的、 成功的歌曲,离不开词曲的完美结合,那么歌词又是怎样体现江南韵味的呢?请 大家轻轻把书翻到 42 页,让我们侧耳倾听。 1、提问:歌词是怎样体现江南韵味的呢? * 个别学生回答:出现了方言“唱拨拉” 、 “细细道道” 、 “靠拉笃” 出现了无锡方言,更突出了地方特色。 *还有句末的呀、末、那、这是衬词,显得更加亲切,富有生活化 2、一起把第一段歌词读一读,感受方言特点。 (师生合作) 3、学唱第一段歌词,大家肯定注意到歌词中的“情、各、景、听”上面对 应几个音?4 个音,像这种一字用多个音来演唱的,我们把它称为“一字多音” 4、学唱第二、三段歌词。 5、同学们
6、这么善解人意,把短短四句的一首无锡景理解的这么深刻。 同时, 我也相信你们一定也感受到了江南小调的委婉细腻,说说它表现了一种怎 样的情感?(赞美了无锡的景色,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那我们就带着这 种热爱之情,再次完整演唱全曲。 歌曲的结尾是不是让我们觉得意犹未尽啊,老师也觉得意犹未尽,让我们再 次完整演唱歌曲,畅游在无锡的青山绿水之间。 6、欣赏方言版无锡景 四、创编四、创编 一曲无锡景唱出了无锡人对家乡的热爱,那同学们想不想用歌声唱 出我们自己的家乡常熟的美景呢? 1、欣赏教师自己创编的夹小景 2、以“家乡”为景一起来创编歌词。 3、跟伴奏演唱 五、总结五、总结 江南音乐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山清水秀的地形地貌孕育了秀 丽柔美的江南音乐,让我们畅游在江南音乐中感受它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