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抑制幼儿逆反行为方法的研究摘 要:幼儿在3-6岁期间往往会表现出不服从、对着干的现象。随着孩子的成长,幼儿逆反问题成为很多家长和老师关心的话题。幼儿逆反现象具有双面性,幼儿逆反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幼儿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家长如果能善于发现幼儿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作用的。反之,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及时抑制幼儿逆反现象,势必会对日后幼儿性格的完善、人格的塑造形成障碍。本研究主要以个案分析、实验研究的方法寻求并验证抑制不同类型幼儿逆反行为的方法,论述了运用交流沟通法、隔离法、冷处理法、“正话反说”法引导幼儿逆反
2、行为的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为抑制幼儿逆反行为的方法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参考。关键词:逆反行为;合理引导;疼爱;正话反说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在幼儿园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开始留意到个别幼儿存在逆反现象,便查阅相关文献并进一步观察分析,意识到幼儿逆反行为对幼儿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性。随着孩子的成长,幼儿逆反现象成为很多家长和老师关心的话题。幼儿在3-6岁期间往往会表现出不服从、对着干的现象。对于幼儿的这种“对着干”现象,有些家长认为是孩子不懂事,却不知孩子逆反行为的根源所在,因而幼儿逆反行为被家长视为“头疼的事” 。其实幼儿逆反现象具有双面性,幼儿逆反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幼儿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
3、,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家长如果能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作用的。反之,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并及时抑制幼儿逆反现象,势必会对日后幼儿性格的完善、人格的塑造形成障碍,导致幼儿形成孤僻、执拗、不合群等病态性格。因此正确看待幼儿逆反行为并及时抑制、正确引导对幼儿健康发展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我认真查阅有关文献,基于诸学者对幼儿逆反行为各方面的见解,我开始考量一直幼儿逆反行为的方法问题。学者们在幼儿逆反行为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对抑制幼儿逆反行为方法的研究也有具有一定可行性,但其研究局限于理论方面,尚未使
4、用严格的实验实践证明其可行性,单凭理论的解析不足以具备强大的呼声,只有深入实践才能进一步求证理论的科学性,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本研究旨在使幼儿家长及幼儿教师在正确看待幼儿逆反行为的基础上,了解幼儿逆反行为产生的原因,并能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有效抑制幼儿逆反行为引导幼儿顺利走过逆反期。抑制幼儿逆反行为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是本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将重点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等方法对幼儿的逆反行为进行个案研究。 不同于以往学者对幼儿逆反行为研究使用的方法,本研究使用实验法以严格的实验操作,以具体的个案分析证明研究结论的可行性,使研究更具说服力。这也将是本研究区别于以往研究的亮点所在。二
5、文献综述:我查阅有关文献对幼儿逆反行为加以界定,对其逆反表现、逆反成因、抑制其逆反的方法等问题上有了深入认识。(一)幼儿逆反行为的表现。幼儿逆反多表现为突然情绪低落;情绪波动大,不能正常生活;不能接受批评和异议,有极端的想法和做法;爱生病,自理能力下降,怕生、不爱交往等。其表现形式多是多样,概括起开可大致分为三类:1.对外来意见或命令起否定态度。当被家长命令做什么事时,孩子则表现出不理会、不同意,甚至大哭大闹、极力挣扎以示反对。当被家长提议做某事时常摇头拒绝,甚至趁机走开来反抗家长对他的指示。2.表现固执,意欲支配他人。此类孩子逆反不仅表现固执,而且还意欲支配他人。比如说,如果孩子要妈妈讲故事
6、,那妈妈就是唯一指定人选,其他任何人的不能替代,否则孩子就会表现出苦恼过激行为。3.喜欢按照旧的习惯去执行某事。此类孩子逆反特点是恪守陈规,多为性格孤僻的孩子。比如说,孩子习惯把洋娃娃放在右边,他就不会把娃娃放在左边,并且也不允许他人这样做。逆反行为的孩子多显现出性格问题,或是性格暴躁,或是性格孤僻,以这两种表现反映其内在逆反。 (二)逆反成因方面。一方面是幼儿自身发展的内部原因。3-6岁幼儿自我意识正处在萌芽时期,孩子关于“我”的概念正逐步形成。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逐渐加强,幼儿开始独立思考外部世界,开始对成人的安排或指令有选择性的做出反应,不可避免的会表现出不服从、对着干现象,幼儿逆反行为是
7、其主观能动性发展的表现,是其自我意识发展的自然趋势。另一方面是幼儿成长的外在环境对之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家庭因素的作用包括家长教养方式、教育方式等方面。归结起来可分为如下几项:1.家长与孩子间疏忽。由于家长工作原因,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然而幼儿在成长时期又是非常需要家长的陪伴,基于此对立状况便产生了矛盾,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孩子对家长关爱的渴望,当渴望得不到满足便形成了叛逆。2.过分宠爱。大多数的家长抱着“孩子是宝”的观念,十分宠爱自己的孩子。家长宠爱孩子的原因是孩子还小,表现出反抗行为和固执意见对将来不会产生妨碍,无须对这些事情及时处理。有些家长虽然知道该对孩子的行为加以一定限制,但在具体的行动中
8、,仍会给予一定的妥协,这样非但改不掉逆反行为,反而会进一步强化逆反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由于不忍心而表现得过分依顺,从而导致逆反行为的发生。3.家长过于严厉,采用硬性手段限制孩子。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不打不成材”的观念,始终被认为是真理。有些家长虽没有施以棍棒,但仍以恐吓、责罚等类似手段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从表面上看,家长的严格管教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实际上孩子仍不能心服口服,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一些个性强的孩子反而表现出更强烈的反抗,即使屈服了,也会将愤怒宣泄在其他地方,如:破坏东西,打同伴或不听老师的话等行为,影响自我行为的分辨能力的发展。 4.家庭矛盾所致。
9、家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家长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若家长不能给孩子起好表率,不能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必然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些家庭父母脾气暴躁,不注重自身行为,大吵大闹,孩子耳濡目染,对孩子的成长势必造成不良影响。这也是使孩子产生逆反行为的因素所在。(三)抑制幼儿逆反行为方法方面。首先是端正态度。专家学者们指出“幼儿逆反行为并不可怕”,逆反期是孩子成长的普遍性阶段,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成人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对于幼儿的这种“对着干”现象,有些家长认为是孩子不懂事,却不知孩子逆反行为的根源所在,因而幼儿逆反行为被家长视为“头疼的事”。只有正确看待幼儿逆反行
10、为,才能切实帮助幼儿健康走过逆反期。再者是教养方法方面。抑制幼儿逆反行为要对幼儿多关注,与之多交流,在坚持宽容、关爱、赏识三项原则,充分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反思自身行为对孩子存在的潜在影响,从根源上找方法,改变亲子关系、改变教育方式。具体从形式上可采用冷处理、选择法、替代法、幽默法、参与法、设置底线法等办法来引导孩子顺利走出人生第一个逆反期。下面我将以个案为例,采取观察、访谈、个案、实验的方法,探索并优化抑制幼儿逆反行为的方法。三研究设计案例一(1) (1)研究对象:7岁女孩佳佳的逆反行为喜欢拿别人的口红(2) (2)研究目的:帮助佳佳改掉拿别人口红的习惯(3) (3)研究方法:访谈法、实验法(
11、4) (4)研究过程:这是心理访谈节目的一则真实报道。母亲带着女儿来节目,主要原因是女儿佳佳总会拿别人的口红和指甲油之类的东西,不管母亲怎么教育她都会在拿别人东西的时候忘记。而佳佳只对口红就指甲油感兴趣别的都不拿。面对镜头,7岁的佳佳表现出超脱其年龄的镇定与稳重。杨老师让佳佳讲第一次用妈妈口红,是在她很小的时候,好象和奶奶在一起,父母去看她,她就把妈妈的口红拿着藏起来了。后来听妈妈讲,她在佳佳小的时候很少疼爱她,因为不和孩子在一起,而她对孩子的要求也很高,不许她粘着她,不许和她撒娇,不想要求带她出去玩。她自己也说把孩子教育的很规矩,很听话。可是,毕竟是孩子,她是需要母亲的爱的,包括母亲的拥抱。
12、小孩子最爱说:妈妈抱,妈妈抱而妈妈却不给孩子这样的满足。杨老师又设置了让佳佳选口红的实验以进一步研究分析找原因,第一次杨老师拿了三支不同颜色的口红,让佳佳选,小兰选了一支水红色的。杨问,为什么选这支呀?佳佳答:好看。第二次杨又拿出三支口红,对佳佳说,“这三支口红,一支是妈妈用的,一支是妈妈的同事的,一支是第三次杨又问:如果妈妈用的这支不是你喜欢的红色,你还选吗?佳佳答:还是要妈妈用的。(5)研究分析据杨老师分析,佳佳在第一次拿妈妈的口红就如抓住了妈妈的爱,不管妈妈在不在身边,口红就象征着妈妈的爱。虽然现在她和妈妈在一起了,可是感受到妈妈的爱还是很少,就激起了这种反射,拿着口红就等于得到了妈妈的
13、爱所以才会不停的拿别人的口红。以至于冠上“逆反”的帽子。杨老师的建议是:把佳佳当作一个孩子,一个需要母亲疼爱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和母亲一样的大人。母亲理解了这点,并问女儿需要她做些什么可以让她觉得更幸福佳佳一副很可爱,很令人疼爱的样子说:“我希望妈妈带我出去玩。”“还有呢?“我希望妈妈不要每天打我“还有吗?”“没有了。”孩子要的就是如此简单需要的只是母亲的关心和疼爱。(6) (6)研究评价:通过“疯狂的口红”的个案剖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逆反行为的表象下,其内在原因是环环相扣的,万不可草草断定孩子逆反成因,更不可盲目地给孩子戴上“偷”的帽子。我们还可以明确看到实验法应用于幼儿逆反行为成因的分析上,
14、具有相当大的严密性与准确性,深化了分析解释的力度,使分析结果更具科学性。同样,实验法应用于抑制幼儿逆反行为的方法上,同样可是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实践性、可行性。案例二(1) 研究对象:4岁的男孩壮壮的逆反行为犟嘴(2)研究目的:帮助壮壮改掉犟嘴的坏毛病(3)研究方法:访谈法、实验法(4)研究过程:4岁壮壮是我邻居家的孩子,活泼的壮壮是个出了名的淘气的孩子。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东他偏说西,把你气的哭笑不得的时候,他还会得意洋洋地扮鬼脸。壮壮的家庭氛围比较良好,既没有估计不来而冷落孩子,有没有过分宠爱而娇纵孩子。壮壮的逆反行为是随其年龄增长慢慢开始接触世界内心的好奇所致。有学者针对三岁左右
15、孩子变得顽皮现象科学分析,归结为是因为他们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他们开始变得与父母作对,变得非常难缠,孩子的这个阶段成为“幼儿逆反期”。“幼儿逆反期”一般出现在35岁。随着孩子的身心发育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孩子进入情感发展阶段,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自主选择性,有独立作出选择的冲动,慢慢学会并尝试着“否定”,开始从反面、对立面去人事事物。根据“幼儿逆反期”的心理特点,可采用“正话反说”、“以反制反”的方法引导孩子度过这一阶段性逆反期。(事例一)某日上午,爸爸和壮壮一起并排坐下,妈妈慢速朗读一则故事,要去爸爸和壮壮听见“坐”字时站起来,听见“站”字是坐下,如果
16、爸爸和壮壮谁做错了,由对方刮下鼻子。(事例二)当日下午,壮壮对正在洗衣服的妈妈说“不许动”,妈妈本能性地定住了,壮壮嘟囔着嘴,“妈妈错了,我说不许动你要动,我说动你不可以动。”硬是要妈妈陪他玩“不许动”的游戏。过去了十来天,一见到我妈妈就满脸笑容地说,“经过这近一个月的锻炼,壮壮长进了不少啊,我说什么,他不对着说了,总是会心一笑,就乖乖照做了。” (5) 研究分析: 通过了壮壮的个案分析,证实了“正话反说”应用于“逆反期幼儿”的逆反行为的抑制上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四研究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幼儿逆反行为的个案研究,我们能明晰如何处理幼儿逆反行为。态度是第一步,要重视幼儿逆反行为,且不可妄下结论。第
17、二步,找根源。要从幼儿成长的环境入手入手,重点是幼儿生活的家庭环境。从根源处找原因,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引起幼儿逆反行为的因素可能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存在着一个“幼儿逆反期”的问题;也可能是外在教养问题,父母家人的过分宠爱或是缺乏关爱都会导致幼儿逆反,教养方式不科学不正确也是导致幼儿逆反的原因所在,一些家长老师顾及不到的细微之处或许就是导致幼儿逆反的源头。总之,幼儿是成长着的有个性的个体,当他们没有被充分尊重,或是没有被照顾到其敏感之处都会引起幼儿逆反行为,不良的成长氛围,不科学的教养方式都会成为幼儿逆反的根源。第三步,解决问题,避免或抑制幼儿逆反行为,方法是关键。“正话反说”、“以反制反”是解决“逆反期幼儿”逆反行为的有效方法;增加关注疼爱孩子是针对缺乏关爱引起的幼儿逆反行为的科学方法;隔离法、冷处理法、科学教养是处理由溺爱引起的幼儿逆反的有效方法。总之,幼儿是成长着的有个性的个体,只有充分尊重他们,照顾到他们的敏感之处,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加以科学的教育方式才能避免或减轻幼儿逆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