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在常规教育中的几点做法1、 转变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常规建立时,首先教师应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指挥者”的宝座上走下来,从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中走出来,不要板着面孔“发圣旨”,给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教师可把对孩子的要求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提出与孩子们共同讨论。我在解决班级幼儿乱扔玩具的问题时,没有对孩子们机械地提出要求,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讨论。首先老师对孩子们说:“今天早上老师进教室时有哭声,老师到处找发现是许多玩具宝宝在哭。玩具宝宝为什么会哭呢?”“它们饿了想吃饭。”一个孩子回答到。一个孩子却说:“玩具宝宝哭脸是因为它们想出去玩。”一些孩子却懂事的
2、回答:“不对,是一些小朋友把玩具扔了地上,所以玩具宝宝才会哭脸。”这时一些扔玩具的小朋友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这时老师拿起几块放在积木筐中的积塑问小朋友:“这些玩具没有被扔在地上,为什么也在哭呢?”“是小朋友弄错了,把积塑送到积木的家里去了。”一个孩子立刻回答到。老师紧接着问:“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玩具宝宝呢?”“送玩具宝宝回自己的家。”孩子们齐刷刷的回答到。从这以后,每次游戏结束后,孩子都能主动地将玩具分门别类的收放好。通过这种方法充分的调动了孩子们的自主性,使幼儿园的常规教育由传统的“要孩子们怎么做”转化成孩子们自主地“我要怎么做”2、教学先行,以教学促常规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
3、也因其年龄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转移。但我们经常也会看见幼儿遇到自己喜爱的物品会爱不释手,遇到自已喜爱做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组织集体活动时,还应准备好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动手动脑,以避免幼儿在活动中等待时出现的争抢、吵闹等不良现象。另外在活动中教师还应注意面向全体、师生互动,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发现,避免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如果活动中的出现有违规的幼儿时,教师也应先以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来吸引孩子再次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不应该因为幼儿的违规来终止活动。这样孩子才能
4、真正的投入和参与到活动中来,而常规建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也就迎韧而解。3、树立榜样,多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幼儿模仿性强。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有的教师要求幼儿着装整洁,而自己却披发、着装怪异。孩子回到家怎么也不愿扎辩子,家长一问孩子竟回答:“老师是这样的”。所以教师应检点自己的举止,要求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努力做孩子们的表率。同时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孩子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孩子向孩子学习,孩子教孩子。在常规教育中,教师也应多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对孩子正确、良好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久而久之使之巩固、以形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