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二、出示目标 明确任务明确任务学习目标:1、掌握佛教传入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认识中华文化在中外交流中发展升华。2、掌握西学东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认识近代中华文化的发展。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4 4分钟分钟)(一读、二画、三找、四梳理、五结论)认真阅读课本P8-12页找出知识点、重难点、困惑疑难点。四、自学四、自学指导指导(一)(一)阅读课本第一目,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5分钟1、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及影响?2、西学东渐的表现有哪些?(明末清初、近代以来)3、学了以上知识有什么启示或收获?1、
2、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及影响?五五、精讲点拨精讲点拨(1)发展历程 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佛教出现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宋明理学,是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而建立的“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2)对中国的影响积极: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
3、教的内容,同时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中国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消极: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西学东渐的表现有哪些?(明末清初、近代以来)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清政府任命汤若望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1)明末清初(2)近代以来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a、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b、
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c、创办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影响: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以及社会改革等内容,展现在国人面前。推动中国人的救亡图存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清政府培养西学人才京师同文馆清政府派遣留学生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近代中国对西方的学习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一、中体西用师夷长技(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二、维新思想君主立宪(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三、革命思想君主共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20世纪初,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器
5、 物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四、自学四、自学指导指导(二)(二)阅读课本第二目,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3分钟1、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朝鲜、日本、东南亚;对欧洲、)2、学了以上知识有什么启示或收获?(1 1)汉字汉字:公元前:公元前4 4世纪世纪公元公元3 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展。(2 2)儒学儒学:353
6、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朝鲜谚文日本假名越南喃字1、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1、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朝鲜、日本、东南亚;对欧洲、)(3 3)佛教佛教:大约在:大约在4 4世纪以后,佛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国佛教得到发展。8到10世纪,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3世纪回教入侵,印度佛教文化遭到毁灭。但中国恰在7、8世纪,佛教得
7、到长足发展。大量佛教译著和论著输出到东北亚、东南亚。冯天喻等中华文化史唐鉴真和尚东渡日本路线图日本奈良唐招提寺(4 4)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大多来自唐朝。朝鲜: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朝鲜: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日本大化改新: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日本大化改新: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越南: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的基本一样。7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制度,以儒学思想为指导,推行了“推古朝改革”唐帝国建
8、立后,公元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在此后二百多年中,日本共任命遣唐使18次。在返日的留唐学生的策动下,日本发生大化革新日本各级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新罗统一朝鲜后,更以唐制为立国规范在学制上,新罗仿唐置国学,设儒学科和技术科。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高丽王朝效仿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中外历史纲要(下)公元1010年,越南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中外历史纲要(下)(5 5)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东
9、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影响。唐代仕女图日本和服图韩国首尔景福宫日本法隆寺唐长安平面图平城京平面图 日本学习、改造中国的饮茶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唐朝服装传入日本后,被改造为“和服”。日本的铜钱仿唐开元通宝。日本平城京,也就是今天的奈良,设计仿唐长安城,还有日本的法隆寺建筑深受中国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影响。韩国首尔的景福宫,结构和样式是中国皇宫的翻版,景福宫的门均以汉字命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6)14-15世纪14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世纪末,中国人
10、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15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郑和下西洋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和下西洋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琉球国中山王遣使来华,要求“给赐冠带”明朝皇帝“命礼部图冠带之制示之”另外,琉球国还仿照中国之制设立学校,“改粗鄙之俗为儒雅之风”,全国上下,“渐染华风,祀先圣,兴学校,家购儒书,人崇问学”,使得琉球国国内移风易俗,逐渐变化为“衣冠礼义之乡”。摘编自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 明代中国的航海事业,海外贸易,海外移民
11、,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非前朝可比。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1 1)造纸术造纸术:8 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促进了欧洲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亚、西亚及欧洲,促进了欧洲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动的发展。(2 2)火药火药:13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渐衰落。渐衰落。(3 3)指南针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到来。(4 4)印刷术印刷
12、术: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造出: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四大发明的传播及对欧洲的影响(5)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孔子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史学、地理学地理学以及以及科技科技、文学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中国中国的的茶茶、丝绸丝绸、瓷器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
13、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1687年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在巴黎印行了中国哲学家孔子,书中附有大学中庸论语的拉丁译文。作为首次向欧洲介绍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译本一出版就引起了强烈反响。1691年英文译本出版,书名叫孔子的道德孟德斯鸠等著名启蒙运动思想家都仔细研读过此书。当时整个欧洲到处可以听到颂扬中国的声音。梁真惠中国儒家学说的译介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瑞典首都的中国宫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古代近代汉字、儒家经典、佛教的传播汉字、儒家经典、佛教的传播唐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唐文化的传播和影响14151415世纪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世纪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对亚洲对欧洲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1618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佛教文化的传入佛教文化的传入西学的传入西学的传入开眼看世界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思想维新思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