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捆绑(bn) 凛冽(lng) 稠密(chu)心有灵犀(x)B鲁莽(mn) 厄运() 毡鞋(zhn) 海市蜃楼(shn)C钦佩(qn) 严谨(jn) 吞噬(sh) 千钧重负(jn)D遨游(o) 凸现(t) 吟唱(yn) 忧心忡忡(zh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堡垒辜负疲惫不期而致B保佑 拯救 轮廓 五脏六腑C俯瞰 点辍 烧灼 天涯海角D闲睱 拍摄 溯流 据理臆断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原来兵哥训犬的场
2、景是如此惊心动魄。B干考古这一行表面上看起来很风光,其实经常风餐露宿、居无定所、日夜颠倒。C每一个党员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不能骄奢淫逸,耀武扬威。D我校正在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比赛,小明演讲时语无伦次,赢得阵阵掌声,获得了一等奖。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当班主任声泪俱下地讲完他父母援藏的动人故事后,使大家深受感动。B李越上课偷偷在课桌下玩手机,王老师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他。C随着三峡工程蓄水到175米,金戈铁马的八百年前的古战场遗址,将部分淹没在长江之中。D2017年9月,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
3、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黑云压城。乌云是凶悍的,是可怕的。_雨后的天空,再也看不见乌云。狂风骤起,呼啸着、肆虐着一切。片刻间,乌云好似百万神兵迅速飞进了战场。雷电中,风愈发肆无忌惮。乌云在哭,在宣泄,抑或是接着,是声声霹雳的巨响,令天地亦为之动容。在战鼓的号召下,雨瓢泼一般撞向大地,击打着每一块土地。ABCD6名著填空。(4分,每两空1分)(1)海底两万里是_(国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家_的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_”潜艇的故事。(2)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记叙了主人公哈利和朋友被迫流亡在外,一起寻找并销毁_,最终与_展开惊心动魄较量的故事。书中“死亡圣器”是指_、_、和_三件物品。7
4、古诗文默写填空。(5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_。(2)_,贾生才调更无伦。(3)_,赚得行人错喜欢。(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的句子是:_,_。8请你参加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的题目。(7分)(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标语。(2分)_(2)请你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个活动内容。(2分)活动一:广告中的语文活动二:新闻中的语文活动三:_ 活动四:_(3)公园一角,林深景幽,杆杆劲竹,刻满“到此一游”面对此景,请从A组中至少选用三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择一组关联词,写一段话。(65字以内,3分)A美丽崇拜陋习唾骂保护B因为所以虽然但是_二、阅读理
5、解与欣赏(44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
6、、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
7、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
8、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9选段中的“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的“这一事业”指的是什么?(3分)_10“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斯科特这句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3分)_11“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_12斯科特以失败者的身份去忠实地为角逐者的业绩做见证,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分)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探险家与骆驼叮咚,叮咚驼铃如水,
9、在沙漠响起。一只驼,在沙漠里缓慢地走着,背上驮着被毯,还有水囊和食品。它的后面,跟着一个人探险家。他们从家里出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明显的,驼已负伤。那是不久前的一个晚上,他们遭受到一只狼的偷袭。当时,探险家已睡熟,打着鼾。一只狼借着云的影子,悄悄逼近,龇着牙,在月影下发出白森森的光。驼醒了,喷了一下鼻子,仰起脖子,叮当一声,驼铃响了。可是,探险家仍在打着鼾,沉入梦乡。狼,在一步步逼近。驼站了起来,一蹄子,把狼弹出一溜跟斗。同时,自己的腹部也被狼咬了个大口子,长长的,血肉模糊。听到动静,探险家醒了,和驼一块儿赶走了狼。然后,一人一驼依然走在沙漠上,但速度明显慢了。因为,驼走起来步子很迟缓,一下一
10、下的。也因为这样,到现在,他们仍没走出沙漠。他们已经陷入绝境:食物还有,可是,水已经不多。每喝一次,探险家心中就会弥漫起一种绝望,一种恐惧。水囊里的水只有一小半了,他矛盾了,他知道,就这点水,无论如何供不了一人一驼走出沙漠。他静静地拍拍驼,驼停住了,望着他。他轻轻解下驼背上的被毯,还有食物,然后提着水囊,又拍拍驼,让它卧下。驼很听话,乖乖地卧下。他叹口气走了,走向山丘那边。走了一会儿,听到声音,他转过身,驼已经慢慢跟上来了。他摇摇头,又长叹一声。这只驼,没忘驼的职责,它跟人一直都跟得很紧。这是驼的主人告诉他的,现在看来,是真的。他想甩脱它,很难。无精打采地,他和驼一块儿走着。茫茫大漠,风刮起,
11、有驼铃声响起,当啷,当啷残阳如血。他和驼,在天地之间小如两只蚂蚁,慢慢蠕动。月亮,在天的另一边升起,光亮亮清冷冷的,如水洗过一样。他们终于停下,倒在沙上睡了。驼仍没忘记自己的职责,紧紧靠在他身边。沙漠夜冷,它在为他取暖呢。驼慢慢睡着了,闭上了眼睛。他也睡着了,打起了鼾。沙漠静静的,只有月光如水,映照着无边的沙砾。他轻轻打着鼾,过了一会儿,悄悄坐起来,看到驼仍睡着,就偷偷背着食物,还有水,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向前移动,如一只蜥蜴一样,移向那边。终于,他移过一个沙丘,嘘了口气,站起来,向远处地平线走去。走了好远,回过头,白亮亮的月光下,沙漠如无垠的海浪。海浪上,再也不见那只驼了。他心里感到一阵轻松,
12、同时,又有说不出的沉重。靠着水囊里的水,还有食物,一步步,他走出了这片无人穿越的死亡沙漠,回到城市。顿时,他成了传奇,成了英雄,受到功臣般的待遇。每到一处,都有鲜花、美酒和掌声,还有女孩火辣辣的目光。他成了征服这块沙漠的第一人。那天,他应邀出席一个集会,受到如潮般的掌声。市长代表民众给他颁奖,因为,他也是这个市的市民,更是这个市的光荣,也是这个市市民的光荣。拿着奖杯,还有花环,他坐着车回到家。当走下车时,他惊呆了,一只驼蹲在他的门外。风吹过,脖上驼铃响起:叮当,叮当这只驼,真是他扔在沙漠上的驼。它又回来了,在孤独和干涸中回来了。它的背上,驮着他的一些东西。一直,这个有灵性的生命,都没忘记自己的
13、职责。他跑过去,泪流满面,抱住那只驼。那只驼一动不动,已停止了呼吸。它的致命伤,仍在腹部,狼咬中的地方。那个伤口,已烂成碗大一个洞。它就是带着这个洞,在生命最后一刻,挣扎着赶到这儿,来完成自己一生中最后一个任务的。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他“心里感到一阵轻松,同时,又有说不出的沉重”,请结合文章,分别说说他感到“轻松”和“沉重”的原因。(4分)_14试分析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月亮,在天的另一边升起,光亮亮清冷冷的,如水洗过一样。_15本文描写人物的文字形象细腻,请分析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他轻轻打着鼾,过了一会儿,悄悄坐起来,看到驼仍睡着,就偷偷背着食物,还有水,趴在地上,
14、一寸一寸向前移动,如一只蜥蜴一样,移向那边。_16关于本文的主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你围绕下列三组关键词中的一组,结合全文,谈谈对本文主题的理解。(5分)关键词:自私无私、善良卑鄙、职责本能_(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
15、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_ (2)山门圮于河_(3)阅十余岁_ (4)但知其一_18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闻之笑曰B求之下流C康肃笑而遣之 D花之君子者也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
16、据理臆断欤?_20除去原地寻找石兽“竟不可得”外,文中还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3分)_21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3分)_三、作文(50分)22请以共度好时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5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参考答案1B(A.lngln;C.shsh;D.zhnchn)2B(A.致至;C.辍缀;D.睱暇)3D(“语无伦次”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与句意不
17、符)4D(A.缺主语,删去“使”;B.搭配不当,“眼睛”改为“目光”;C.语序不当,“八百年前”与“金戈铁马”交换位置)5C6(1)法国儒勒凡尔纳(“凡尔纳”也可以)诺第留斯号(2)魂器黑魔王伏地魔老魔杖复活石隐形斗篷7(1)隔江犹唱后庭花(2)宣室求贤访逐臣(3)莫言下岭便无难(4)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8(1)示例: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2)示例:音乐中的语文影视中的语文(3)示例:虽然竹上留下了“美名”,但是得到的不是崇拜,而是唾骂。游客的行为既破坏了环境,又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实为陋习。(符合题干要求、文从句顺即可)9第一个发现南极点。10表现他极度难过、非常沮丧的心情。
18、11环境描写(1分)。烘托悲凉的气氛,衬托斯科特沮丧、失望的心情(2分)。12从中可以体会到英国人讲求绅士风度(1分),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挫折与失败(1分),同时可感受到科考探险者之间的尊重和对探索精神的尊重(1分)。他的这一行为,显示出其高尚的人格(1分)。13探险家甩脱了骆驼,没有了负累,所以心里感觉“轻松”(2分);抛下骆驼独自逃生,又觉得对不起骆驼,因而心情“沉重”(或探险家抛下骆驼后,独自走在茫茫沙漠,显得更加孤寂,因而心里觉得“沉重”)(2分)。14这是环境描写(1分),写出月亮的清冷,烘托出周围环境的孤寂,衬托(反衬)后文骆驼带给探险家温暖(或衬托出后文中骆驼尽职尽责,为探
19、险家取暖)(2分)。15作者运用“轻轻、悄悄、偷偷”等叠词(1分),写出探险家丢下受伤的骆驼时小心翼翼(或偷偷摸摸)的动作,生怕惊醒骆驼而无法甩脱它(或以便自己甩脱骆驼,顺利离开沙漠)(1分),表现出探险家的自私(或想自保逃命)(1分)。16示例:自私无私:人在一定条件下为了自保而显得相对自私,但骆驼却始终尽职尽责,探险家在水短缺的情况下考虑到的是抛下骆驼,而骆驼为探险家而受伤,受伤后依旧为他取暖,最后还完成自己的职责,人的自私与骆驼的无私形成鲜明对比。善良卑鄙:骆驼的善良是从始至终的,保护探险家,为他取暖,即使被丢弃了,依旧找到探险家完成自己的职责。而探险家考虑到一人一驼无法靠那点水走出沙漠
20、就将救命恩人舍弃了,人性的自私与卑鄙在这一刻就显示出来。职责本能:骆驼从始至终尽了它的职责,保护探险家,为他取暖,临死还将东西送回。探险家出于求生的本能而抛弃了救他性命的骆驼,虽然无可厚非,但毕竟受到了良心的谴责。17(1)靠近(2)倒塌(3)经过,经历(4)只18D(结构助词,的;其余三项均为代词)19(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20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每点1分)21“其一”是指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1分);“其二”是指还需考虑到水的冲击会掏空石头下面的沙子,从而让石头翻转,离开原来的位置,朝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到上游去(2分)。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