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在地图中找到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以及首都。2、能够根据气候类型图分析日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重点了解日本气候的海洋性;根据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势特点、河流特点3、能够将日本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有效结合,加深个自然环境之间的连续。4、根据图文资料,了解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并能够分析其原因,了解日本在防震抗震方面的有效措施。5、培养学生对日本国家的正确认识。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重点在于日本的海陆位置、日本的自然环境和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本节难点在于日本具体海陆位置的记忆和看图总结日本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点。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总结上一章对亚
2、洲的学习引出本章将学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展示亚洲政区图,在图中找出本章将学习的国家和地区。强调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关系,进入对日本的学习。 (二)新授: 1、提升兴趣:从学生对日本已有的印象入手,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解释日本。(提问:提到日本这个国家,你能想到哪些?)针对学生的踊跃回答在副板书部分进行分类记录(分成自然部分和人文部分)。提示自然环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本节课首先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学法指导:通过对亚洲的学习,学生对如何学习一个地区自然环境已经有的初步的认识,还需老师进行进一步的加深。(提问:学习日本的自然环境你认为应该从哪
3、些方面入手?)学生很容易忽略“地理位置”也属于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教师应及时进行补充。地理位置的描述方式也有三种,在亚洲学习中也已总结,可让学生回忆。后面的学习就从学生总结出的这几个方面分别展开,顺应学生的知识框架。 3、地理位置: 回忆描述地理位置的三种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给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让学生通过指图,找到日本。进而思考日本位于哪个半球(由于这幅地图比较简略,可能有些同学无法准确肯定的说出日本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可根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而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推测出日本的半球位置,再给出半球图进行验证)。 给出大洲大洋图,让学生简单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
4、平洋西南部)。进一步给出日本附近海域的具体地图,引导学生看图找出日本的临海,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观察完成后,让学生上台指图,说出日本具体的海陆位置。(在学生指图回答是,可提醒学生以“东临太平洋”“隔日本海与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这样的方式回答,注意纠正学生指图中的规范性。)给出东海海域中钓鱼岛的位置,试探性的询问学生这是一个最近在媒体中经常提起的岛屿,以此来判断学生对钓鱼岛的关心程度,向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即便钓鱼岛离日本南部岛屿非常近,但是它仍然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了解日本的详细海陆位置,进一步清楚了日本是我国重要邻国的原因。但要想对日本精确定位,还要知道日本的经纬度位置。这一部
5、分有一些难度,可让学生通过读课本上的日本地形图,小组合作找出日本经纬度范围。讨论完成后,小组代表上前指图说出答案。老师给予适当纠正。 日本的面积仅为37.79万平方公里,但纬度跨度却在46N23.5N之间,分析为什么日本的纬度跨度较大?(因为日本岛屿众多,南北狭长)让学生读图找出日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四个主岛(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及附近的许多小岛组成)。所以它虽然面积较小,但南北狭长,纬度跨度大。从纬度位置上还可以看出,日本主要位于那个温度带?(北温带)从而进出日本的气候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4、日本的气候 给出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在图中很明显能看出日本以两种气候为主温带季风气
6、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从气候的分布来看与我国东部地区相似,但是具体的气候特点却有着很大差异。小组合作:给出东京和威海的位置及两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两地的气候差异。(两地同属于同一纬度附近)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威海 通过分析能在两图的气温和降水上找到明显差异:东京一月份的气温是在 0 C以上,二威海一月份气温则在0 C以下;东京的年气温差较小啊,威海到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上东京相对于威海而言降水更多且降水的季节分配更加均匀。 在分析差异原因时可以提示学生从影响气候的三要素出发(两地纬度相似、地形相似,只有海陆位置存在差异),这样即便同学没有分析出海陆因素,也能通
7、过排除法得出海陆因素造成的这种差异。 总结:日本的气候特点:温差小,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较为均匀,海洋性明显。这样的气候特征给日本带来了丰沛的降水,所以日本河流水量较大。(过渡)除了水量丰富以外,日本的河流还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6、日本的河流 小组合作: 给出日本的地形图,图中重点展示日本的河流,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读图并找出答案:(1) 日本河流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2) 途中有没有明显的内流区?(3) 河流的落差如何?推测日本河流的流速如何。 小组展示后教师进行总结:日本多为外流区,河流从中部发源流入四周海洋,河流较短,流域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通过流量大、流速快这两点说明了
8、日本河流水能资源丰富。(过渡)日本河流一般发源于哪里?流向哪里?这又体现出了日本那种自然环境特点呢? 7、日本的地形读图总结日本河流流向特点(自中部向四周流淌),通过河流流向总结出日本的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通过日本分层设色地形图,观察中部以什么颜色为主?(黄色和褐色)这些颜色一般代表什么地形?(山地、高原和丘陵)利用排除法(高原是面积较大的黄褐色)总结中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且面积较大,而四周则以绿色平原为主,且面积较小。指导学生找出两大地形区关东平原和富士山。展示两大地形区的图片。(过渡)在展示富士山图片时,让学生观察富士山形状与我们平常看到的山有什么区别?(富士山在形状上是圆锥形,顶是平的
9、。是活火山)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在日本不仅有这一坐火山,共270多座,占世界火山总数的1/10。8、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这是学生已经比较清楚的了,这里主要让学生回忆日本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给出世界板块运动图,让学生说出日本火山地震多发的原因(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发火山地震)。这一问题可提问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题目较为简单,可以起到回顾知识的作用。 一提到火山学生一般先想到熔岩喷发会带来灾难,但是作为一座活火山,富士山确是日本的象征,是日本人民的骄傲。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课本17页图文材料,结合自己对火山的认
10、识,分析对山对日本人民的影响(利弊两方面分析)。 教师给出火山影响的图片,总结火山的利弊。 (过渡)火山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好处,闻名世界,日本的地震也十分的出名,日本平均每天能发生四次地震,而且多发大地震。展示日本3.11地震场景,简单介绍日本3.11地震,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3.11大地震有什么特别之处(3.11大地震图片中大多为地震引发海啸后,海啸对日本本土的破坏,由此推测日本地震威力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易引发海啸)。对比分析:我国同样易发生大地震,如: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给出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为什么我国也是地震多发国家?(因为我国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11、给出我国汶川地震和日本3.11大地震的情况对比:时间震中震级伤亡人数3.11大地震2011.3.11下午14时57分仙台市以东太平洋海域9.015327人死亡8000多人失踪汶川地震2008.5.12下午14时27分四川省汶川县8.0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日本3.11地震震级更大,但是在地震中伤亡人数却远远少于汶川地震中的伤亡人数,通过阅读课本18页活动题中图文内容,对比我国情况,分析原因。(学生很容易能够联想聚落一节中对日本房屋的学习,并通过材料总结出日本房屋的特点及日本对防灾减灾日式的重视)教师展示日本传统建筑和现在建筑的图文资料,展示日本防灾演习资料。(过渡)通过资料的学习引出我们国家在防灾减灾方面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考一考:当我们在不同地点遇到地震时,应该怎么样避震,保护自己的安全。分组讨论解决(第一排讨论在商场遇到地震时,第二排讨论在家中时,第三排讨论在学校时,第四排讨论在户外时)。小组上台简单展示讨论意见,教师给予简单总结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