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课时提升作业 四十一 寻觅社会的真谛 (建议用时 45 分钟 ) 考点一 社会发展的规律 1.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每年的 9 月 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2 月 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 ,是基于 ( )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动机和目的决定的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A. B. C. C. 【解析】 选 B。国家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目的是牢记历史
2、、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这是基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社会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牢记历史可以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 当选 ; 中的“决定”说法错误 ; 材料未体现。 2.2017 年 2 月 5 日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 14 份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发布。文件指出 ,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新发展理念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加大农村 改革力度。从唯物史观角度看 ,这体现了 ( ) 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先进的社会意
3、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树立群众观点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 B. C. D. 【解析】 选 D。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新发展理念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体现了先进的社会意识的作用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体现了党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符合题意。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说法错误。 不是从唯物 史观角度来说的 ,不符合设问指向 ,排除。 【加固训练】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 ,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 ,但在现实生活中 ,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 ) 社会存在决定
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 B. C. D. 【解析】 选 A。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 ,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 ,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正确。“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来。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 ,错误。 3. (2018衡水模拟 )几个世纪以来 ,水利工程闻名全球的荷兰 ,历经水患 ,治水理念发生了不断的变化。从“填海造地”到“还地于河” ,荷兰人给河流更多空间 ,与洪水
5、和平共存 ,化解了人与洪水之间的冲突 ,减轻了洪水带来的灾害。荷兰治水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要充分发挥社会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促进作用 根据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调整政策理念 要 通过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正确理解社会意识在形式上是客观的 A. B. C. D. 【解析】 选 C。“历经水患 ,治水理念发生了不断的变化”启示我们要根据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调整政策理念 , 符合题意 ,入选 ;“从填海造地到还地于河 ,荷兰人给河流更多空间 ,与洪水和平共存 ,化解了人与洪水之间的冲突 ,减轻了洪水带来的灾害”启示我们要通过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符合题意 ,入选 ; 说法错误 ,
6、社会意识具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作用 ,排除 ; 说法错误 ,社会意识在 形式上是主观的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内容上是客观的 ,排除。故选 C。 4.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要部署的第一位。这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时刻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选择 ,符合国际发展大势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这表明 ( )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 B. C. D. 【解析】 选
7、 B。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相 关知识。由题意可知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符合国际发展大势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表述正确。 表述错误 ,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 说法错误 ,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5.新一轮农村改革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 ,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 ,这表明 ( ) 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变革的先导 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 状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A. B. C
8、. D. 【解析】 选 C。 错误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 ,排除 ; 正确且符合题意。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国发展走到今天 ,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 ,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 ,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这一观点 ( ) 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对抗性矛盾的必然要 求 A. B. C. D.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解析】 选 A。在改革中发展 ,是因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只有不断改革才能使生产关系
9、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没有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 不选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非对抗性矛盾的必然要求 ,错误。 7.李克强在与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的对话会上强调 :要下决心继续推进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 ,以求更大地激发市场活力 ,营造公 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是因为(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解析】 选 C。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
10、的改革 ,排除 A、 D;作为改革的原因 ,C 比 B更恰当。 8.2017 是“放管服”改革提出的第 3 年。“放管服”的改革实质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要削手中的权 ,去部门的利 ,割自己的肉 ,以敬民之心 ,行简政之道 ,用政府减权限权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释放。“放管服”改革的哲学依据有 ( ) 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通过调整上层建筑以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可通过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 A. B. C. D. 【解析】 选 D。 不符合题意 ,国务
11、院简政放权属于调整上层建筑 ,排除 ; 说法错误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排除 ;题干中的简政放权和敬民之心分别指向 中的观点 ,符合题意。 【知识拓展】 “放管服” 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 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权 ,减少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行政权 ;理清多个部门重复管理的行政权。“管”即政府部门要创新和加强监【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管职能 ,利用新技术新体制加强监管体制创新。“服”即转变政府职能 ,减少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 ,将市场的事推向市场来决定 ,减少对市场主体过多的行政审批等行为 ,降低市场主体的市场运行的行政成本 ,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
12、新能力。简政放权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9.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 ,中国经济将从要素与投资驱动更多地转向改革与创新驱动 以市场改革开路 ,激发创新活力 ,从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已越来越成为 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需要运用法治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新思维 ,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结合以上信息 ,说明“以市场改革开路”与树立“法治新思维”是如何遵循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解析】 解答本题 ,首先 ,明确知识范围 ,即社会发展规律的两个
13、知识点。其次 ,明确两项措施的指向性 ,“以市场改革开路”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运动规律 ;树立“法治新思维”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与变革 ,符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及其运动规律。 答案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通过以市场改革开路 ,突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激发创新活力与增强内生动力 ,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树立法治新思维 ,才能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 ,适应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客观要求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考点二 社会历史的主体 10.“正德”者 ,自正其德 ,居 上位者正己以治民 ,故所以率下人。“利用”者 ,谓在上节俭 ,不为靡费 ,以利而用 ,使财物殷阜 ,利民之用 ,为民兴利除害 ,使不匮乏 ,故所以阜财。“阜财”谓财丰大也。“厚生”者 ,谓薄征徭 ,轻赋税 ,不夺农时 ,令民生计温厚 ,衣食丰足 ,故所以养民也。从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