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蜡烛的变化 课型:实验课 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溶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2、能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化新的物质;另一类 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通过蜡烛溶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难点: 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蜡烛、白瓷碗、烧杯、醋、鸡蛋、 学生准备:易拉罐、干净的吸管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事物的两大变化。 二、有根据的分析辨别变化的所属。 三、试验中观察,并分析得出所属变化。 1、出示一支蜡烛,并点燃。引导学生观
2、察,蜡烛根据你的经验,蜡烛会有哪些现 象发生? 2、组织交流,并适时追问:蜡烛为什么会有蜡油流下来?蜡油从何而来?为什么 又会结成块? 3、对于有价值的回答及时表扬,并总结、板书:这叫受热熔化、遇冷凝固。这是 蜡烛的一种变化。 4、我们看到蜡烛越烧越短,这是为什么呢? 5、师追问:看来这也是一个变化,那么蜡烛变成什么了呢?我们来研究。师做演 示实验。烧白瓷碗底、用烧杯罩住。发现了么? 6、总结:物质的变化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形态的变化,二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7、引导看 31 页的图,小组讨论这分别是属于那一种变化? 8、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变化,分别属于那一种呢?我们来研究研究。 9、根据学生汇报
3、进行评价。 10、师示范实验:把生鸡蛋放入醋中,组织学生预测出现情况,展示,并总结:生 鸡蛋变软,且出现气泡,所以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11、生活中变化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定能准确的区分它们。聪明的人是 不会被表象蒙蔽双眼的,总能认识真实的一面。 学生活动: 1、学生:蜡烛变短、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蜡油留下来,并在蜡烛上结成块、 蜡烛的火焰有时候会跳跃或者抖动、蜡烛的灯芯也会变短 2、生:蜡烛本来是不会流下来的,可是火焰把它烤了就化了,然后就流下来了, 因为没有一直烤它所以就结成硬硬的块了。 3、按小组进行观察,边看边画,师给于指导。然后汇报。 4、小组讨论,汇报:蜡烛燃烧消耗了蜡烛(蜡油) ,所以越来越短。 5、学生观察发现,出现黑烟、和产生烟雾,这就是变化成的新物质。 6、学生观察并汇报交流。 7、学生:把易拉罐挤压至变形。用吸管朝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汇报出现情况和 分析得出所属变化类别。 板书 15 蜡烛的变化 形态变化 产生新的物质 教后小记: 这次我们进行有效教学, 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是以课堂和学生为主体的, 是基于课堂,立足于学生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育教学 理念,整个过程都交由学生操作,学生评说,教师只做引导。过程设计比较有序,巧妙, 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不因课堂的结束而终结,而是更加勾起了他们渴望探究的欲望和热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