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哈尔滨市2019中考试题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0-16 Mg-24 Cl-35.5 Zn-65一、选择题(1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了解了全国各地的美食,哈尔滨的美食一条街也吸引着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烤青椒、烤蒜苔B. 烤甜玉米C. 烤面包D. 烤鲫鱼、烤红肠【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烤青椒、烤蒜苔中富含维生素、油脂、无机盐等;B烤甜玉米中富含淀粉,淀
2、粉属于糖类;C烤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D烤鲫鱼、烤红肠中富含蛋白质、油脂、无机盐等。故选:D。2.下列实验操作方法错误的是()A. 液体的倾倒B. 加热液体C. 二氧化碳验满D. 稀释浓硫酸【答案】A【解析】【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
3、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稀盐酸除铁锈B. 玻璃刀裁玻璃C.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二氧化锰D. 给水通电【答案】B【解析】【详解】A、稀盐酸除铁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玻璃刀裁玻璃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向过氧化氧溶液中加二氧化锰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给水通电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4.下列物质的用途
4、正确的是()A. 不锈钢作炊具B. 氧气作高能燃料C. 食品充稀有气体防腐D. 大理石作补钙剂【答案】A【解析】【详解】A、不锈钢硬度大、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可作炊具,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高能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但资源较少,价格高,一般用充氮气防腐,故选项说法错误。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非常坚硬,不能作补钙剂,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A. 用涂油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B. 焚烧废
5、弃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C. 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去餐具上的油污D. 炒菜时油锅中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答案】B【解析】【详解】A、用涂油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能够防止锈蚀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B、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能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故选项说法错误。C、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去餐具上的油汚,故选项说法正确。D、炒菜时油锅中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乳化作用、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隔绝
6、氧气和水)与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铁白色沉淀B. 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D. 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A【解析】【详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的现象为:溶液变浑浊,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A错误;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的现象为: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故B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
7、黑色固体,故C正确;D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的现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故D正确。故选:A。7.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 溶洞的形成Ca(HCO3)2 = CaCO3 + H2O+ CO2分解反应B. 酸雨的形成CO2 + H2O = H2CO3化合反应C. 碳与灼热氧化铜反应C + 2CuO CO2+ 2Cu还原反应D. 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A1(OH)3+3HC1 =A1C13 +3H2O 复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故A错误;
8、B酸雨的形成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故B错误;C碳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 CO2+2Cu,符合“一换一”的特点,是置换反应,还原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C错误;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符合“两交换,价不变”的特点,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8.“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
9、”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产生骨质疏松B.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C. 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可以食用D. 使用乙醇汽油能杜绝汽车尾气污染【答案】B【解析】【详解】A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产生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故错误;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正确;C霉变大米中含有霉菌毒素,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故错误;D乙醇汽油中的汽油燃烧也会产生有害气体,所以使用乙醇汽油不能杜绝汽车尾气污染,故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本题适合用排除法来解答,只要选项中有明显的错误说
10、法,可排除该选项。9.丙烯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丙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C. 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丙烯分子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1:2【答案】C【解析】【详解】A、丙烯属于有机物,但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属有机小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丙烯是由丙烯分子构成的,丙烯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丙烯的结构示意图,1个丙烯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3H6,丙烯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8:3,则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1个丙
11、烯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则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0.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21%B.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 煤、石油、天然气、沼气都是可再生的能源【答案】B【解析】【详解】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78%,故A叙述不正确;B、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B叙述正确;C、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2、故C叙述不正确;D、煤、石油、天然气、沼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故D叙述不正确。故选:B。11.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B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D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是由于原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故A错误;B、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是由于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B错误
13、;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分子的构成不同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不同,故C正确;D、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D错误。故选:C。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ABCD区分的物质食盐和纯碱涤纶和羊毛纤维空气和二氧化碳铁粉和氧化铜方法一观察颜色用手触摸通入石蕊溶液中,观察用磁铁吸引方法二加食醋,观察点燃,闻气味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加入稀盐酸,观察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食盐和纯碱均为白色固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B、涤纶和羊毛纤维,用
14、手触摸,手感可能相同,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入石蕊溶液中,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二氧化碳,可以鉴别;伸入带火星木条,均会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D、用磁铁吸引,能被磁铁吸引的是铁粉;加入稀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是铁粉,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氧化铜,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故选:D。13.分析下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B. 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C. 将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一定会析出(110-a)g晶体D. t2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一
15、定比含氯化钠的质量大【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A正确;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故B正确;C、将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
16、D、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的质量大,故D正确。故选:C。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CO2CO通入足量的O2,点燃BK2MnO4KMnO4加热CNaCl泥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DKC1溶液K2SO4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
17、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K2SO4能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5.将炉甘石(碳酸锌和杂质)与木炭粉混合物51.2 g隔绝空气加热到约800,恰好完全反应后
18、得到固体质量38 g(杂质不含锌元素,也不反应,碳元素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碳),则炉甘石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25.4%B. 32.4%C. 26%D. 5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氧元素全部来自碳酸锌求算炉甘石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详解】设炉甘石中锌元素的质量为x,碳酸锌的质量为y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1.2g-38g=13.2g根据氧元素全部来自碳酸锌可得关系式为炉甘石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C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28-35小题,共40分)16.“中国
19、粮食,中国饭碗。”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黑龙江省考察,在了解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1)黑龙江盛产优质水稻,其加工得到的大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的化学式为_。淀粉属于糖类,糖类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_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2)水稻生长期间需要施加氮肥,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_,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尿素是优良的有机氮肥,其化学式是_。(3)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图中A池是_池,在吸附池中一般使用的物质名称是_。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护
20、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_。【答案】 (1). (C6H10O5)n (2). 机体活动 (3). 叶色浓绿 (4). CO(NH2)2 (5). 过滤 (6). 活性炭 (7). 防止水体污染【解析】【详解】(1)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糖类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2)水稻生长期间需要施加氮肥,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尿素是优良的有机氮肥,其化学式是CO(NH2)2;(3)图中A池是过滤池,在吸附池中一般使用的物质名称是活性炭;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护
21、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故答案为:(1)(C6H10O5)n;机体活动;(2)叶色浓绿;CO(NH2)2;(3)过滤;活性炭;防止水体污染。17.少年强则国强,科技兴则国兴。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蚊龙潜海、磁浮(高铁)纵横,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一次又一次让世界见证“中国速度” !(1)火箭、卫星、船舶等制造业常使用玻璃钢、塑料、钛合金等材料,其中玻璃钢属于_(填字母)。A 金属材料B 复合材料C 有机高分子材料(2)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金属材料,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_(填字母)。A 熔点低、易加工B 密度大、强度好 C 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好(3)潜水器中的微型电子仪
22、器常用银锌电池作电源,在放电时可把氧化银转化成银,则放电时银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放电时的能量转化是_能转化为_能。【答案】 (1). B (2). C (3). +10 (4). 化学 (5). 电【解析】【详解】(1)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塑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B;(2)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等,故选:C;(3)在放电时可把氧化银转化成银,则放电时银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10,放电时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1)B;(2)C;(3)+10,化学,电。【点评】本
23、题结合新信息考查新材料、合金的性质,只要根据合金的性质判断其用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8.下图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A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2)此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_。(3)在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比氢元素多2个周期多2个族,与该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电子数目为_。【答案】 (1). (2). 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3). 3【解析】【详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在A图中补出补充1个氢分子即可使该模拟图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如图:;(2)由微
24、粒的变化可知,此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3)在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比氢元素多2个周期多2个族,由于氢元素位于第一周期第一族,所以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三族,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电子数目为3。故答案为:(1);(2)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3)3。【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变化是分子的分开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19.分类、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方法。(1)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化学实验的方法也从定性到定量发生了质的转变。若按实验方法分类,应将实验D和_(填
25、字母)分为一类,依据是_。A 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B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C 甲烷在空气里燃烧D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2)观与察所给粒子排列规律,将合适的化学符号填入空白:O2-、F-、_、Na+、Mg2+。类比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某些非金属单质间也能发生置换反应,如Cl2比Br2活泼,能与HBr发生反应:Cl2 + 2HBr = 2HC1 + Br2已知C12比N2活泼,则C12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B (2). 两个实验都进行的是定量实验 (3). Ne (4). 3Cl2+4NH3=2N2+6HCl【解析】【详解】(1)A、C实
26、验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B实验通过定量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实验通过定量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所以按实验方法分类,应将实验D和B分为一类,依据是:两个实验都进行的是定量实验;(2)通过分析所给粒子的原子序数可知,O2-、F-、Ne、Na+、Mg2+;氨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3Cl2+4NH3=2N2+6HCl。故答案为:(1)B,两个实验都进行的是定量实验;(2)Ne;3Cl2+4NH3=2N2+6HCl。【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20.实验室现有石灰石、氯酸钾、二氧化
27、锰、稀硫酸、稀盐酸等药品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若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仪器a的名称是_。在连接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将胶皮管和玻璃管连接在一起的操作是先把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若用上述药品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名称是_,选择的装置是_(填字母)。若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实验中会观察到液面下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发生装置内物质反应时气体_,压强_,大于外界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从导管口冒出。若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_装置(填字母),该装置中的药品名称是_。【答案】 (1). 2KClO32K
28、Cl+3O2 (2). 铁架台 (3). 导管润湿 (4). 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5). A (6). 增多 (7). 变大 (8). G (9). 浓硫酸【解析】【详解】(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在连接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将胶皮管和玻璃管连接在一起的操作是先把导管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可选A作发生装置;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管中的气体增多,导致内部压强变大,
29、装置内部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从导管口被压出,因此在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用含有少量的水蒸气,需要用浓硫酸进行干燥;若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G,该装置中的药品名称是浓硫酸。故答案为:(1)2KClO32KCl+3O2;铁架台;导管润湿;(2)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A;增多;变大;G;浓硫酸。【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装置和药品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21.图中A、B、C、
30、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图中用“一”或“” 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A、B、E、F四种物质的化学式。A:_B:_E:_ F:_ (2)F与少量A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3)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_。【答案】 (1). CuSO4 (2). H2SO4 (3). H2 (4). Fe (5). 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1、(6). H2O+CaO=Ca(OH)2【解析】【详解】(1)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A、C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D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水,C是氢氧化钙,A是硫酸铜,B会转化成氢气和硫酸铜,所以B是硫酸,F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F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CuSO4,B是H2SO4,E是H2,F是Fe;(2)F与少量A溶液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现象是: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3)D转化成C的反应是氧化
32、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H2O+CaO=Ca(OH)2。故答案为:(1)CuSO4,H2SO4,H2,Fe;(2)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3)H2O+CaO=Ca(OH)2。【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22.为了测定金属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镁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次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
33、(3)此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200g上述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5)若将反应后的滤液蒸发104.4g水,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6)若要生产含镁4.5%的铝合金960t,需要上述金属镁样品的质量为_。【答案】(1). Mg+2HCl=MgCl2+H2 (2). (3). 96% (4). 40g (5). 19% (6). 45t【解析】【详解】(1)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是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2)由于所加盐酸为同一盐酸,且根据第一次150g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为0.
34、3g,所以继续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总量为0.4g第一次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3)设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y,消耗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z,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a(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200g上述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5)若将反应后的滤液蒸发104.4g水,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若要生产含镁4.5%的铝合金960t,需要上述金属镁样品的质量为故答案:(1)Mg+2HCl=MgCl2+H2。(2)。(3)96%。(4)40g。(5)19%。(6)45t。【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
35、三计算过程要完整。23.工业采用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烧碱。某同学取电解后的溶液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电解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假设】(1) NaOH、NaCl (2) NaOH【实验探究】取电解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收集证据】实验1的反应现象为(1)_,实验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_。【实验结论】电解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3)_。【表达交流】实验中滴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4)_。在滴加过量稀硝酸的过程中,下图中表示的是(5)_(填符号),表示的是(6)_(填符号)。【总结规律】通过探究还可以认识到:上述实验1和实验2的反应都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以(7)_的形式,通过一种(8)_
36、的方式而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答案】 (1).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 (3). NaOH和NaCl (4). 为了证明电解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5). OH- (6). H+ (7). 离子 (8). 相互交换成分【解析】【详解】收集证据(1)电解氯化钠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一种碱,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会变红,加入过量稀硝酸会反应掉氢氧化钠,最终溶液显酸性,酚酞遇酸不变色,故实验1的反应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实验2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论(3)由实验1和实验2中的现象可知,电解
37、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即电解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和NaCl;表达交流(4)为了证明电解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加酚酞溶液后变红,加入足量硝酸后红色逐渐消失,进而证明了氢氧化钠的存在,故实验中滴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为了证明电解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5)电解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在滴加稀硝酸的过程中发生反应,氢氧根离子数目逐渐减少直至为0,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继续滴加硝酸,氢离子数目逐渐增加,故表示的是OH-,表示的是H+;(6)由(5)的分析可知,表示的是H+;总结规律实验1中氢氧化钠在溶液中以Na+和OH-的形式存在,加入硝酸会解离出H+和NO3-,OH-和H+结合生成H2O;实验2中氯化钠解离出Na+和Cl-,加入的硝酸银解离出Ag+和NO3-,Cl-和Ag+结合生成白色AgCl沉淀,即述实验1和实验2的反应都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通过一种相互交换成分的方式而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7)离子,(8)相互交换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