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护理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姓名: 科室: 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为减少患者服药格拒,真热假寒用寒药,服药最好选用( )。温服 B、热服 C、凉服 D、冷服 E。无严格规定。汗法忌生冷食物与( ).辛辣食物 B、清淡食物 .酸性食物 D、煎炸食物 E。热粥、药物采取二次分服得方法得用法就是()A、汗法 B。吐法 .下法 D。补法 E。与法4。代表方为麻子仁丸得下法就是()、寒下 B、温下 、润下 。泻下 E、攻补兼施5.服小柴胡汤忌食( ) A.萝卜 B、姜 C。大黄 、附子 E、红薯6.有效清除经口摄入中毒物质,避免毒物吸收最有效得方法就是( )、清洗 B.洗胃 C、催吐
2、 D.导泻 E、灌肠7、如果有毒中草药科腐蚀肠粘膜时,不能让患者服下得保护剂就是( )A、浓茶 B、植物油 C。牛奶 D.蛋清 E、果胶8、煎煮时需要烊化得中药就是( ) A、麻黄 B.大黄 C.人参 D.阿胶 E、红花9。服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 )A、2 B、2-4 C.3-h .5h E、-10、凡消导类药物,服用最好选在( ) A、饭后 、饭前 C.睡前 D、清晨上午 、空腹1、在服用补益药期间偶遇外感,为防“闭门留寇”,最好()A、继续服用 B、减少服药次数 C。停服 、增加服药次数 E、减轻药量1、 中医治疗疾病得基本原则就是( )A。调整阴阳B.因地制宜C。扶正祛邪、标本缓急
3、。 治病求本13。属于中医治则得就是( ) 。发汗 B。催吐 C.攻下 、调与 E、扶正14、中医养生得三个层次包括:()A养身、养病、养心 B养身、养性、养心 C养病、养性、养心养身、养性、养神 E养身、养性、养病15、人体所需得营养素不包括:(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B、矿物质 C、微量元素D、维生素、水 E、氨基酸16、全球最受敬重得营养学权威人物就是( )A、江本胜博士 B、陈君石院士 C、朱长生教授D、夏学銮教授 E、坎贝尔教授17.备急千金要方得“大医精诚篇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告知作为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应该做到(
4、 )A、一视同仁 B、诚挚体贴C、冷嘲热讽 D、区别对待 、不分贵贱18.三国演义有“望梅止渴 得典故,延伸至临床得情志护理就是属于( )A、说理开导 B、释疑解惑 C、暗示疗法 D发泄解郁、诱导疗法9. 脾病患者,应忌食下列哪味食物:( ) 、酸 B.苦 C、甘 。辛 E.咸20、 每剂中药各煎得总取汁量为( ),儿童减半。20ml左右B。300ml左右 C.20l左右 D、350ml左右 E、400l左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0分)、情志护理得基本原则就是( ).诚挚体贴,全面关心 、有得放矢,因人施护 C。注意饮食调配.清净养神,宁心寡欲E。怡情畅志,乐观愉快 2.高热病人得护理措
5、施有( )A。卧床休息.居室安静 C.饮食清淡D。避免直接吹风 .少饮水3.不良心理包括:( )A、怀疑心理 B、忧郁心理 C、贪婪心理 D、嫉妒心理 E、回归心理4。中医治法中属于下法得有( ) A、寒下 、温下 C、润下 D。逐下 。攻补兼施5、中医养性“八不”包括:( )、不贪、不争 B、不报屈 C、不后悔、不怨人、不着急、不上火 E、不生气6、拔火罐得常用方法包括:( )A、留罐 、多罐 C、火罐 、走罐 E、闪罐、艾条灸得类别不包括:( )A.温与灸 B、雀啄灸 .间接灸 D.回旋灸 E。直接8、阴阳学说得基本内容( )A。阴阳得对立制约 、阴阳得互根互用 C.阴阳得消长D.阴阳转化
6、 、阴阳离合9、气虚可进一步导致( )A、血虚 B、血瘀C、出血 D、水停 E、津泄0、下列属于津液得排泄途径就是( )汗 B尿 C粪D呕吐物 E呼气三、简答题(每题分,共3分)1、简述经络得生理功能。2、请写出三类腧穴得特点。3、写出奇经八脉得特点。答案:一、 单选题1、 B 、C 、B 4、C 、A、 7、A 、D 、B 1、A11、C 12、E 13、E 4、B 、E1、E 7、 18、C 19、A 2、C二、多选题、AD 、ABD 3、ABCE 、ABE 、BCDE6、AD 7、AB 8、BC 9 、BDE 10、BCE三、简答题1、简述经络得生理功能。(1)沟通联系作用; ()运输渗灌作用; (3)感应传导作用; ()调节作用。3、请写出三类腧穴得特点。腧穴分为三类:经穴、经外穴、阿就是穴三类,它们得特点分别就是:(1)经穴均分布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上,有归经,有固定位置、专用穴名,主治局部疾病与循经治本经本脏腑器官疾病。(2)经外穴无归经,但就是有固定位置、专用穴名,主要对某些病有特效。()阿就是穴无归经,无固定位置,无专用穴名“以痛为腧,治局部病变、5、写出奇经八脉得特点。(1)有一定得循行路线(2)没有直属于脏腑()无表里关系(4)无逐经相接得关系(5)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