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讲稿.doc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文档编号:553109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人体存在不同功能状态, 各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常态:健康状态。 基本态:一种常态,包括觉醒、睡眠和警觉。异常态:包括疾病、危机和临死态。特殊态:常态和异常态之间,一般人不易达到, 如催眠、气功和特异功能状态等。 常态的健康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1947)的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身体健康:是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心理健康:指人的心理与行为统一、人格稳定和心理与环境协调。社会健康:指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

2、识,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取得成就,自我实现。 与常态相对应的是异常态或变态。在心理学中,”变态”一词通常是指心理变态,相关的术语还有心理异常、行为异常等。一、变态(异常)心理学的概念 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包括精神病人的心理行为异常,也包括躯体疾患、正常人在药物治疗作用下或催眠及其他特殊意识情况下的异常)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门学科,对异常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以及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以便理解、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二、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异同* 相同点:都以心理异常为研究目标。* 不同点:变态心理学为心理学分支,侧重研究异常心理的性质特点等;精神病学为医学分支,侧重异

3、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等。 精神障碍 (CCMD-3)* 脑与躯体疾病(颅内感染、躯体感染等)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酒类、镇静催眠药、麻醉药、兴奋剂摇头丸、冰毒等)与非依赖性物质(激素)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及偏执性精神病等* 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症、抑郁症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神经症* 心理生理障碍:进食障碍等* 人格障碍、意向控制障碍与性变态*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孤独症、多动症等 严重精神障碍(“精神病”): 又称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有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等),无自知力。 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病等。轻度精神障碍: 又

4、称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无精神病性症状、有自知力。包括各类神经症、人格异常、心身疾病及病情较轻的精神发育迟滞与不够精神病程度的反应状态或情绪反应等。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一 、早年心理异常的解释1、古希腊 西方的变态心理研究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病理学说来解释异常心理。他认为,人体存在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正常地混合起来则健康,其中某种过多或过少、或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失常,人就生病。体内各种体液发生了变化进入脑内,破坏了脑的活动,可导致心理异常。 脑是心理的器官。2、公元前100年 希腊医生 Asclepiades 首先使用“心理障碍”和“心理缺陷”

5、等术语 。3、中世纪 历史上被称为黑暗的世纪,连年战乱和瘟疫出现了大量心理异常的人,宗教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政治。不同的心理异常被看作是不同的魔鬼附体造成的,但魔鬼依附的是正常的身体,故采用拷打、水淹等破坏患者身体的手段驱魔。4、17世纪以后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医学逐渐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束缚,心理异常被看作是精神病的表现,它需要治疗。从此,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一起作为科学逐步发展起来 。二、心理异常的现代解释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观点的整合。(一)生物学因素1、脑结构与功能异常。2、神经生化因素:如抑郁症可能与儿茶酚胺机能不足有关。3、遗传:精神分裂症等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4、其他生物因素:躯体

6、疾病、某些药物和成瘾物质等能导致精神障碍 。(二) 心理因素* 精神分析* 行为主义* 人本主义* 认知心理学1.精神分析学派 强调无意识领域中的心理冲突是造成心理变态的根源。解释心理变态的理论主要是:无意识与压抑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 (1)无意识与压抑理论 无意识包括原始的本能欲望和冲动,由于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的约束,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中,但它们仍不自觉地积极活动,力求在意识的行为中得到表现。当其出现时,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和罪恶等,意识因此加以压抑,被压抑的冲动和欲望以梦、心理异常、行为失调、口误等方式表现出来。(2)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处于无意识的最深层部分,

7、是行为动力的源泉,追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意识中的部分,负责调节本我、超我和外界的关系,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处于无意识和意识各个领域,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对自我起监察作用,不让其有越轨行为,否则就给予惩罚,遵循完美原则。三者关系平衡时,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否则会产生各种焦虑。为了防止焦虑,自我发展出心理防御机制。对焦虑的克制和非理性冲动的压抑力量不足,让矛盾、冲突和非理性冲破防线,产生异常的心理和行为。但心理防御机制运用过度也可导致心理异常。心理防御机制-压抑 把意识不能接受的使人痛苦的思想、欲望或经验压抑到无意识中,以保持心境的安宁。压抑的东西没有消失,一有机会就能重新活动,影响

8、人的行为,如口误、笔误等。 案例:一位妇女的女儿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她非常痛苦,一段时间后,她似乎“遗忘”了,但每年十月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 心理防御机制-移情 对某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直接表达,转移到其它较安全的对象身上。 如丈夫在单位受上司的批评回家迁怒于孩子。 心理防御机制-退行 遇到挫折时,用较幼稚的方法来应对,以取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顾,避免面对现实问题或痛苦,临床上歇斯底里和疑病症常见退行行为。 心理防御机制-转化 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3)性心理的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有两种本能:性本能和攻击本能。性本能背后有一种潜在力量称“力必多”(li

9、bido),驱使人寻求快感的满足,为人的行为提供动力。人的发展是性心理的发展。性心理发展分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如不能顺利进行,因溺爱或苛求停滞在某阶段(发生固着)或个体受挫折后从高级阶段倒退到低级阶段(产生退行)就可能导致心理异常。2.行为主义(1)行为主义的解释: 巴甫洛夫让经过条件反射训练的动物分辨圆形与椭圆形。圆形灯亮时,给予强化;椭圆形灯亮时,不予强化。动物建立这两种反应后,辨别愈来愈精细,动物出现“实验性神经症”巴甫洛夫认为,圆形在皮层中引起兴奋,椭圆形在皮层中产生抑制,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生是由于兴奋和抑制的冲突造成的。例如,生活事件使我们兴奋,但

10、我们同时又极力克制自己,于是大脑半球的兴奋和抑制产生冲突,冲突一旦持久不消除并打破神经过程的平衡,神经功能会紊乱并产生神经症和精神病。巴甫洛夫不是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而是通过“实验性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通过动物实验后,再对临床病人进行观察,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人的异常心理。 病态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3.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人是具有无限潜能的。一个人如果受到重大的生活挫折与否定(如父母说,你不能这样

11、,不能那样),潜能就不能发挥出来,还可能心理失调。如果从小处于良好心理气氛的环境中(如有温暖的家),就会发现他的真正自我和全部创造性及潜能。人总是愿意受到尊重,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他人肯定时,人格就正常发展;否则就表现出焦虑、抑郁、罪恶感等。心理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4.认知心理学的解释 认知是事件和情感、行为的中介。引起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 (三) 社会文化因素解释心理异常 社会学模式强调社会因素对发生变态心理的作用,认为经济贫困、种族歧视、 生活变更、社会压力等,都可能引起变态心理。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12、及其区分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一、常识性区分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二、标准化的区分1、医学标准 这种标准较客观,对麻痹性痴呆、癫痫性精神障碍等有效,但对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等无能为力。心理障碍的原因除了生物学的原因,还有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原因。2、统计学标准 对普通人群的心理特征测量的结果常呈正态分布,居中的大多数人心理正常,远离中间的两端为异常。 统计学标准也存在明显缺陷:* 智力超常的人是极少数,但很少被认为是病态。* 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常态分布。* 心理测量的内容同样受社会文化制约。3、内省经验标准

13、(1)病人的主观体验病人觉得有焦虑、抑郁等来寻求支持和帮助。但某些情况下,没有不舒适感反而可能表示有心理异常,如某些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的病人。(2)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观察者的经验标准因人而异,主观性大, 但由于接受过专业教育及临床实践的经验积累,观察者形成了大致相近的判断标准,但对少数病人可能有分歧。可综合多位专家的意见。4、 社会适应标准 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个体不能按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 局限:* 社会规范受文化、地域等影响(同性恋)。* 界定什么是社

14、会适应或不适应行为十分困难。* 有些心理疾病者仍能遵守社会规范。 三、心理学的区分原则1、心理活动的定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2、区分原则 (1) 主观世界与客现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幻觉、妄想、无自知力)(2)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3)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一、感知障碍 (一)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1. 感觉过敏 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刺耳,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等。2. 感觉减退 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感觉阈值增高;对强烈刺激的感

15、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感觉缺失)。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感觉缺失见于癔症,如失明、失聪等。3. 内感性不适 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多见于疑病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等。(二) 知觉障碍1错觉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和期待等状态下可产生错觉,经验证后可认识纠正。2幻觉 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 (1)据感受器官的不同,幻觉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

16、内脏性幻觉。幻听包括言语性幻听和非言语性幻听(如流水声、鸟叫声)。最多见的是言语性幻听,其中评论性、议论性(如赞扬、辱骂、斥责)和命令性幻听为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患者常为之苦恼并产生拒食、自伤或伤人行为。幻听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等。幻视内容多样,从单调的光、色到人物、景象、场面等。 幻嗅闻到难闻的气味,如腐败的尸体味、烧焦味、浓烈刺鼻的药味等,往往引起患者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常与其他幻觉和妄想结合在一起。如患者坚信闻到的气味是坏人故意放的,从而加强了迫害妄想,见于精神分裂症。单一出现的幻嗅需考虑颞叶癫痫等。 幻味患者尝到食物内有某种特殊的怪味道,因而拒食,常继发被害妄

17、想。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幻触患者感到皮肤或粘膜上有某种异常的感觉,如虫爬感、针刺感等。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病。内脏性幻觉对躯体内部某部位或某脏器的异常知觉体验。如感到肠扭转、肝破裂、心脏穿孔、腹腔内有虫爬行等,常与疑病妄想或被害妄想等伴随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疑病症。(2)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可将幻觉分为真性幻觉及假性幻觉。 假性幻觉 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虽然幻觉形象与一般知觉不同,但患者却非常肯定地认为他确是听到了或看到了,对此坚信不疑。病例:男,21岁,精神分裂症。 他说:“我头脑里有讲话的声音,虽不是用耳朵听

18、到的,可是正和耳朵听到的一样。这是没有声音的言语,但它表达了一定的意思,它表达的意思就是让我向右走”。真性幻觉 幻觉形象鲜明,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病人常说是他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因而坚信不疑,并对幻觉作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3)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可分为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等。功能性幻觉 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如患者听到脚步声的同时听到议论患者的声音。前者是真实存在的,后者是幻觉,两者互不融合。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心因性精神病等。思维鸣响 特殊类型的幻听,幻听的内容是病人当时所想的事。如想喝水即出现“喝

19、水!喝水!”的声音。思维鸣响不是思维障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心因性幻觉 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内容与精神刺激有密切联系,见于应激相关障碍、癔症等(正常人偶尔也能出现)。 如一个母亲突然失去儿子,悲痛万分,有时会幻听到儿子同她讲话等。 (三) 感知综合障碍 患者对客观事物(包括病人躯体本身)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视物变形症患者感到周围的人或物体在大小、形状、体积等发生了变化。看到物体的形象比实际增大为视物显大症,如看到他的父亲变成了巨人,头顶着房顶;看到物体的形象比实际缩小为视物显小症,如一成年男性患者感到自己睡的床只有童床那么小。非

20、真实感 患者感到周围事物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变得不真实,视物如隔一层帷幔,周围的房屋、树木等象是纸板糊的,毫无生气;周围的人似没有生命的木偶等。病人诉说:“我感到周围的东西像水中月、镜中花”。见于精神分裂症、人格解体神经症、抑郁症等。体形障碍 认为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一日内不断地照镜子(窥镜症),看到自己的两只眼不一样大,鼻子和嘴都斜到一边,耳朵大得象猪耳。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二、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一)思维形式障碍 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思维奔逸 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患者

21、说话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诉脑子反应快,象机器加了“润滑油”,思维敏捷,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不断涌现出来。说话增多,语速加快,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随境转移),也可有音韵联想(音联)或字意联想(意联)。 多见于躁狂症。思维迟缓 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困难。患者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患者自觉“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多见于抑郁症。 思维贫乏 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表现为沉默少语,言语空洞单调,回答简单。严重者什么问题都回答不知道。语速不减慢。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思维散漫 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说话东拉西扯,对问话的回答

22、不切题,以致检查者感到交谈困难。 破裂性思维 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表现为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有结构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意互不相关,变成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见于精神分裂症,为该病的特征性思维障碍。病例:男,23岁, 精神分裂症。医生问:“你在哪里工作?”患者答:“多余的问题,卫星照在太阳上,阳光反射到玻璃上,跟着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捣捣浆糊。” 医生问:“你近来好吗?”患者答:“我不是坏人,家中没有房产,计算机病毒是谁捣的鬼,我想回家。”思维不连贯 严重的意识障碍情况下,病人的言语较破裂性思维更为杂乱,语句片断,毫无主题可言。病例:男,63岁,老年性痴呆。病人意识模

23、糊,对周围事物无反应,语量多,语言不连贯。问:“你姓什么?”答:“姓徐,各地方,在那处变成人。一条腿分几处跑,那个,好家伙,多吃点,all right,啊呀!炸弹,呼,喀,yes。”思维中断 患者无意识障碍和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维插入: 思考时突然出现与主题无关的联想,患者认为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支配。思维被夺: 思考过程中突然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如灵感等)被外界力量掠夺走了。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 患者体验到强制性地涌现大量无现实

24、意义的联想。症状突然出现,迅速消失。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流行性脑炎和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病理性赘述 联想枝节过多,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描述,无法使他讲得扼要一点,一定要按他原来的方式讲完。讲了很多完全可以省略的内容后,终于讲出了其本次谈话的主题。 见于癫痫、脑器质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正常人可有象征性思维,如以鸽子象征和平,但正常人的象征以传统和习惯为基础,彼此能理解,而且不会把象征当作现实的东西。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语词新作 患者自创一些新的符号、图形、文字或语言并赋予特殊的概念。如“犭市 ”代表狼

25、心狗肺;“”代表离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逻辑倒错性思维 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但患者却坚持己见,不可说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二)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强迫观念、超价观念。1妄想 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特点:推理前提毫无根据;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1)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等。关系妄想 把一些与他无关的现象都认为与他本人有关。例如:某病人坚信别人咳嗽、吐痰、关门、谈笑以及收音机的广播、报上的文章,都是别有用心地针对他的。常与被害妄想伴随出现。 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特殊意义妄想 可在关系妄想基础上产生,认为周围人

26、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特殊含义。例如,某男性患者回家后见妻子在逗小孩玩,边滚煮熟的鸡蛋,边说:“滚蛋,滚蛋”,患者听后内心不悦。其妻不知,又将一个削好皮的梨分给患者一半,患者当即勃然大怒,说:“想和我离婚,没有那么容易”。被害妄想 病人无中生有地坚信周围某些人或集团对他进行打击、陷害、破坏。如饭里放毒、跟踪监视或策划某种阴谋等。往往以怀疑开始,进而出现关系妄想,发展为被害妄想。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及偏执狂。 物理影响妄想 患者觉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控制,如电波、超声波或特殊的先进仪器控制而不能自主。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夸大妄想 认为自己有非凡的才智、至

27、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大量的财富和发明创造或是名人的后裔。 见于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及器质性精神病。自罪妄想(罪恶妄想) 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错误、不可宽恕的罪恶,应受严厉的惩罚,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以致坐以待毙或拒食自杀;患者要求劳动改造以赎罪。 见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疑病妄想 病人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是不治之症。通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和检验,病人都坚持这种病态信念。严重时,病人诉说“内脏已经烂了”,“肺已经不存在了”等 。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老年期抑郁症和脑器质性精神病。嫉妒妄想 无中生有地坚信自己的配偶有外遇,为此跟踪监视配偶的日常活动或拆阅别人写给配偶的

28、信件,检查配偶的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寻觅私通情人的证据。 见于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障碍。钟情妄想 患者坚信自己被异性钟情。因此,患者采取相应的行为去追求对方,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仍毫不置疑,认为对方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仍纠缠不休。 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内心被揭露感 (被洞悉感) 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 该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2)按妄想的起源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 是突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

29、神异常的病态信念。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继发性妄想 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或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3)按妄想的结构:系统妄想和非系统妄想 系统性妄想是指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的妄想;反之则称为非系统性妄想。 2强迫观念(强迫思维) 脑中反复出现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强迫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 强迫性对立思维,强迫性怀疑 .3超价观念(类妄想观念) 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心理活动,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没有逻辑推理错误。三、注意、

30、记忆与智能障碍 (一)注意障碍 主要包括注意增强、注意涣散、注意减退、注意转移和注意狭窄。 注意增强 为主动注意的增强。如有妄想观念的患者,对环境保持高度警惕,过分地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是针对他的;有疑病观念的患者注意增强,指向身体的各种细微变化,过分地注意自己的健康状态。见于神经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更年期抑郁症等。注意涣散 为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降低所致。多见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多动综合征。注意减退 主动及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注意的广度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多见于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伴有意识障碍时。 注意转移 主动注意不能持久,注意稳定性降低,很容易受外界环

31、境的影响而注意的对象不断转换。可见于躁狂症。注意狭窄 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见于意识障碍或智能障碍患者。 (二)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包括记忆增强 、记忆减退 、遗忘 、错构 、虚构等。记忆增强 病理的记忆增强,表现为病前不能记忆且不重要的事都回忆得起来。 记忆减退 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轻者表现为回忆的减弱,如记不住刚见过面的人、刚吃过的饭。严重时远记忆力也减退,如回忆不起个人经历等。见于较严重的痴呆和神经衰弱患者,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 遗 忘 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经历的遗忘。分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 顺行性遗忘 回忆不起疾病发生

32、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例如,脑震荡的病人对受伤后如何受伤、如何住院等不能回忆。逆行性遗忘 回忆不起疾病发生前某一阶段的事,如回忆不起受伤前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心因性遗忘 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遗忘的内容只限定于与某些痛苦体验有关的事。 见于癔症,又称为癔症性遗忘。 错构 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移。多见于老年性、动脉硬化性、脑外伤性痴呆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虚构 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虚构患者常有严重的记忆障碍,因而虚构的内容自己也记不住,所以叙述的内容常变化且易受

33、暗示的影响。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 (三) 智能障碍 智能障碍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 精神发育迟滞 指先天或围产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的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痴呆 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受损。具有脑器质性病变基础。主要表现为抽象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行为精神症状,如情感淡漠、行为幼稚及本能意向亢进等。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

34、情感障碍 可表现为躁狂、抑郁、焦虑和恐惧等。正常人在一定的处境下也可表现上述情感反应,只有当此种反应不能用其处境及心境来解释时方可作为精神症状。情感高涨 讲话时眉飞色舞,表情丰富、生动,对任何事都感兴趣,自负自信,可有夸大妄想。易激惹。病人感到无比幸福,其乐观情绪与环境协调,易引起周围人共鸣。常见于躁狂症。 情感低落 患者表情忧愁、唉声叹气、心境苦闷,觉得自己前途灰黯,严重时悲观绝望而出现自杀观念及企图。常伴有思维迟缓、动作减少及某些生理功能的抑制,如食欲不振、闭经等。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焦虑的表现* 是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固定的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 精神运动性不

35、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奔跑喊叫、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恐 怖 面临不利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表现为紧张、害怕、提心吊胆,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气急等。脱离这种环境或事物,紧张恐惧的心情随即消失。多见于恐怖症、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包括情感迟钝、情感淡漠 、情感倒错。 情感迟钝 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明显情感反应的事反应平淡。例如,某早年丧父的女患者,多年来母女相依为命,情意深重。病后对母亲变得疏远冷淡。情感迟钝具特征性的是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受损,变得对亲属不体贴、对同志不关心、对工作不认真等。 见

36、于精神分裂症早期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情感淡漠 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情感反应,即使能引起极大悲伤或高度愉快的事件,如生离死别、久别重逢等也无动于衷。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晚期和严重的器质性痴呆。情感倒错 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不相协调。如听到令人高兴的事时,反而表现伤感;在描述他自己遭受迫害时,却表现为愉快的表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情感脆弱 、易激惹 、强制性哭笑 、欣快。 易激惹 表现为极易因小事而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应,持续时间一般较短暂。常见于疲劳状态、人格障碍、神经症或偏执型精神病患者。 情感脆弱 常因细小或无关重要的事而伤心落泪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常见于

37、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神经衰弱等。 强制性哭笑 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没有丝毫感染力的哭或笑。病人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哭和笑。 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欣 快 病人常乐呵呵的,但由于智能障碍,面部表情呆傻、单调刻板,难以引起别人共鸣,病人自己也说不清高兴的原因。常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及麻痹性痴呆等。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一、意志增强 指意志活动增多。在病态情感或妄想的支配下,患者可以持续坚持某些行为,表现出极大的顽固性。* 有嫉妒妄想的患者坚信配偶有外遇,长期对配偶进行跟踪、监视、检查;* 有疑病妄想的患者到处求医;* 在夸大妄想的支配下,日以继夜地从事发明创

38、造。二、意志减退 指意志活动的减少。常与情感淡漠或情感低落有关,缺乏积极主动性及进取心,对周围一切事物无兴趣,不愿活动,严重时日常生活都懒于料理。工作学习感到非常吃力,即使开始做某事也不能坚持到底,甚至不能工作,整日呆坐或卧床不起。常见于抑郁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三、意志缺乏 意志活动缺乏。对任何活动都缺乏动机、要求,生活处于被动状态,处处需要别人督促和管理。严重时连自卫、摄食及性的本能的要求也没有,行为孤僻、退缩,伴有情感淡漠和思维贫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晚期及痴呆。四、精神运动性兴奋 动作和行为增加,分协调性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指行为动作和言语活动的减少。临床上包括木僵

39、、蜡样屈曲、缄默症和违拗症等。木僵 严重木僵的患者不言、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刺激缺乏反应。 轻度木僵称亚木僵状态,表现为问之不答、唤之不动、表情呆滞,但在无人时能自动进食,能自动大小便。严重木僵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较轻的木僵见于严重抑郁症、反应性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违拗 患者对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反而表现抗拒及相反的行为。若患者的行为与医生的要求完全相反称主动违拗,如要求患者张口他反而闭口;若患者对医生的要求都加以拒绝称被动违拗。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蜡样屈曲木僵严重时,肢体任人摆布,即使被放在很不舒服的姿势也可长时间像蜡塑一样维持不动。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

40、张型。缄默 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但有时可用手势或点头、摇头示意,或通过写字与别人进行交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和癔症患者。被动性服从 患者被动地服从他人的命令和要求,即使所要求的动作对他不利也绝对服从。例如,患者已经历过舌体被针刺的痛苦,再次让其伸舌时,患者还是被动服从。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刻板动作 患者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模仿动作 患者无目的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常与模仿言语同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紧张性木僵症候群 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有违拗、蜡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言语、刻板动作、模仿言语、模仿

41、动作等精神症状中的几个症状,就构成紧张性木僵症候群 。意向倒错 意向活动与一般常情相违背,导致患者的行为活动无法为他人所理解。例如,患者吃粪便、喝尿、喝痰盂里的脏水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作态 患者做出幼稚愚蠢、古怪做作的姿势、动作、步态与表情(做怪相、扮鬼脸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 这组障碍中,最常见的是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和急性短暂性精神病。一、精神分裂症* 病因未明* 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 意识清晰,智能尚好。*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

42、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部分病人可痊愈或基本痊愈。 精神分裂症临床类型* 偏执型:占50%以上* 青春型:占12.5%* 紧张型:占11%* 单纯型:占比例为14%偏执型临床表现* 最常见类型* 青少年期开始,起病缓慢,病初大多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情感和行为常受幻觉或妄想支配,出现自伤和他伤行为。* 病程发展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 自发缓解者少,疗效较好。 偏执型案例:李某,男,42岁,一年前因生意失败,回北京借居在父母家。入院半年前的一个深夜,患者发现对面楼里有灯光照到自己的房间。此后渐渐发现街坊邻里常常“话里有话”,内容多涉及患者的隐私,开始怀疑自己的房间被人录音、摄

43、像。入院前三个月,患者听到脑子里有一个自称“国家安全部少校”的人同自己讲话,声称他已成为“全国一号嫌犯”,正在对他实施全面监控。后又出现一个自称是“老书记”的女声为患者辩解,说患者是一个好同志。“少校”与“书记”在许多方面都发表针锋相对的意见,令患者不胜其烦。入院前半个月,患者多次走访各个政府部门,要求“澄清事实”、“洗脱罪名”,并计划给世界各大报写信,申诉自己“受人迫害”的经过。青春型临床表现* 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进展快,多在2周内达到高峰。* 情感肤浅、不协调,有时面带微笑却给人傻气的感觉;有时态度高傲,不可一世;或喜怒无常、扮鬼脸、恶作剧,不分场合与对象,开一些幼稚的玩笑。* 思维破

44、裂、松散,有时伴幻觉、妄想。* 行为不可预测,缺乏目的。* 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欠佳。青春型案例: 张某,女,23岁,男友父母反对他们来往,张女忍痛断绝关系,此后心情郁闷,沉默少言,不愿出门交友。3个月之后,突然变得好打扮起来,每月工资领来没几天就用完,买了好多书籍却又不看。对父母经常讲些莫名其妙的话,有时会突然大笑,在家跳跳蹦蹦,显得活泼非常。动辄发脾气,与顾客争吵。下了班不及时回家,甚至半夜才归,家长发觉其精神活动已不像正常人,如发现她经常外出乱走,看见异性笑,更荒唐的是穿了内衣裤就外出,口里讲些下流活。饮食饥饱不知,几顿不食,或一吃上几碗。还发现她在写些什么,其母有一次偷看竟是一封封情书,肉麻地写“某郎:天上一朵云,鹊桥牛郎织女,我们永远幸福,光明天使一对,哈哈,我看见你了。” (行为目的缺乏,没有羞耻感,暴食暴饮,表现出现异性的好感,花痴)紧张型临床表现 可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行为冲动)。典型表现是出现紧张综合征。紧张型案例某女,19岁,突发失眠、不语、不食、发呆和低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讲稿.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