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09级语文教育专科班 贾生財 指导教师关键词: 心理健康 德育工作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在学生教育发展中,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使个性能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先决条件。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心理健康指导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在此过程中,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性格特征都是影响品德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美国学者哈维格斯特认为,儿童期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就包括发展道德性及价值性判断的标准,发展人格的独立性,发展对社会团体的态
2、度等。在教育实践中,许多问题行为的存在都与不健康的心理有关。(一)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体表现为:首先,它们在研究内容、表现形式、方法措施及效果作用等都存在差异。具体地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是个体认知、情感、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是根据学龄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措施塑造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明确的价值取向,它按照社会发展要求规范个人行为,用正确的人生观、道德现、价
3、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武装小学生头脑,提高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形成和建立。其次,二者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它们服务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一方面,思想形成和发展要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进行。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是由个体知、情、意、行等,4个心理成份构成。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以小学生心理特点与规律为基础。同时学生稳定的情绪与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将促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有成效。正如我们对具有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的学生只批评他觉悟不高,意志不坚强,这不仅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反而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德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指导起决定作用。一个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与行为的人,必然会产生
4、与之相适应的需要、兴趣、动机和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旦形成,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人格完善起决定作用,促进积极向上充满自信,奋发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这一意义上说,德育教育是小学生心理活动水平的控制器和调节器。当今社会到处充满机遇和挑战,社会的飞跃发展迫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的更加优秀。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肩负着培养合格人才,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重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是一个得大家永远探讨的课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我深切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伟是多么的重要。索质教育的目的使所有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得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民知
5、识、发展能力。这是我们每个教师所应倡导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方式,更是学生数学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所必须的学习情境。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丁兴趣,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小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一位教育家也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住。反之,即他乐怠接受,并目很好地消化它。”同样的道理,成功的教学也可订位是
6、强制性,而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扣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 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特别足数学课中,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单调,学习气氛不够浓厚、活跃。这样往往会造成不好或讨仄这门课的后果,但是数学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司激发兴趣的因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创设情境的氛围,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这样往往会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更
7、加努力、乐愈地去学习它。正因为如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觉险和主动胜。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目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竞争的意识,而目学的积极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8、的我们就有这个责任去创设学生乐意学、主功学的课堂氛围。(二)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在我国由于传统思想认识的片面性,忽视心理健康指导,流行于说教和灌输,导致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研究表明,个体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校德育教育的绩效取决于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否,取决于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内化程度。表现为在价值观、道德观与社会行为准则形成的内化过程中,主体自我表现意识、情感及个性特征等心理素质起重要作用。将科学的社会道德观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与行为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培育。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从小培养小学生正确的认知能力,社会行为的判断能力等问题不是传统思
9、想教育能够完全解决的,而心理健康指导以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弥补了德育教育的不足。例如,对于“如何进行伙伴的人际交往”、“学习焦虑怎样克服”、如何提高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怎样面对所遇到的困难”等问题每天都在影响或困惑着学生,这些问题正是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内容。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二、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与德育教育的现状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提出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各类中小学先后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工作,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0、:(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近年来一些学校都应用各种心理测量手段开展学生心理测评。但从我省来看发展不平衡。其中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焦虑、智商和人格特征进行测评,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心理健康作出分析评价。归纳这一方面工作,可概括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存在的某些特点。如个别小学生的厌学情绪,课堂上控制不了自己思想“开小差”及好动的行为,上网玩游戏成瘾,对社会美与丑,善于恶的是非辨别不清,以及一些独生子女的孤独,胆小、自卑等心理。亚健康状态在小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成为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对象。(二)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指导。针对小学生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各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都针对不同年龄发展阶段
11、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了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心理训练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创办心理咨询干预等活动。例如:目前福州教育工作委员会将开展未成年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服务, 作为今年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厦门中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的专门机构。应用心理方法与手段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与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正成为心理健康指导的主要方式。综上所述,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呈现出从初期探索性实践向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转化,从单一学科人员向心理、医学、教育、社会等多学科人员相结合转化,从单一学校向区域性、全国性共同合作转化,从挂靠、兼职的临时性编制向规范
12、化管理体制转化的发展趋势。将心理健康指导看作是德育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延伸,更新了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三、心理健康指导是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石针对目前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关注书本理论知识的多,关注如何认识自身、调控自己能力差;关注自己学业成绩多,关注培养自身潜能,完善人格适应社会环境少的现象,我认为,根据在校小学生不同阶段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应当注意以下3个方面:(一)增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意识。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是为了育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将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举办心理健康系列讲座与宣传栏目、组织
13、学生音乐教学、体育教学等相关学科将心理健康贯穿于教学之中。培养和陶冶学生道德情感,坚强意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重点,全面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力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调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应对能力的培养。(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教育部1999年第13号文件中提到:“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专兼职结合、专业互补,建立一支稳定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其次要积极开展队伍人员的培训工作。采取进修学习、系统
14、培训与案例讨论、校际间合作等方式,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与技能。(三)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心理辅导活动就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专门活动。活动可以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与班级的集体活动或少先队活动结合在一起。必要时,应该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来进行。1.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要遵守的原则:针对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参与性原则。2设计的程序有明确目标:确定内容;选择方式。3实施要要领:是明确角色;开放自我;机动灵活。4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在新形势下,小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心理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
15、作。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学习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小学生正处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能力不断完善,但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判断力以近期、自我为主的特点。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习无能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小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参考文献:1 程利国. 儿童发展心理学( 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72 郑维廉. 青少年心理学咨询手册(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3 胡佩诚译. 健康心理学(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 4 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心理素质.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