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 刘向平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发展、特别是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应该充分认识学校环境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努力按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把师生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来认识和开发。关键词:师生关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构建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它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且影响师生双方的心理及个性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更大。一、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师生关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包含着教学的因
2、素,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具有情感色彩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学生的朋友、伙伴、榜样,家长的代言人,团体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者,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支持者和心理健康的咨询者。更为重要的是,师生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支柱。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教师的关注和支持,教师的关心和热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温暖,而教师的责骂和冷漠则是学生对学校和教师产生敌意和攻击、对学习产生厌恶、对自己失去信心,并最终导致心理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温床。二、学校环境中师生关
3、系的现状学校里的现实情况,反映出了目前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状况。当今,学生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离家出走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自私、任性、耐挫折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某位老师的批评而终生厌恶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的案例也是司空见惯,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师的批评、惩罚、不公正的对待,教师的教育不当、不和谐的师生关系造成的。有研究发现,由师生关系带来的压力和学习压力在中学生感受的压力中分别居前两位,而且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觉得师生关系紧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手段。有研究表明,
4、师生关系对儿童的学校适应、人际关系等很多方面都存在重要的影响。从有关的调查研究,归纳出师生关系的特点有:1)教育民主与平等的意识在师生工作关系中逐步树立,但师生良好的工作关系建立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师生之间的非正式的个人交往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润滑作用逐步增强,但师生之间的这种个人关系的交往与发展需要适度把握。三、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的倾向性问题是教师高压,学生厌学,学生负担过重,师生感情产生了隔膜,出现了师生之间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而情感交流的渠道在缩小的趋势
5、。从学校情景中可以看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状况,这种紧张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处于一种应激的状态,学生缺乏适当的应对方法,导致中小学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概念的偏差、不良人格的形成、学习心理障碍、人际关系等问题。2.传统的教育教学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传授知识的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先教后学,教支配和控制着学。学生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学生的独立性丧失了。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主动学,形成了学生听老师讲,简单的
6、教学过程。杨振宁教授曾经讲过这样的话:“我们的教学没有给学生以适当的位置,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只有他的教案,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思维火花和活力被缺乏敏感的教师忽视,几十个活人围着死的教案转。”这段话道出了传统的教育观总是把教师作为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控制学生的学习,控制学生的活动,控制学生的行为,甚至控制学生的思想。学生没有丝毫的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力和机会,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被消磨、被扼杀”。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成储存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成了具有统治地位的知识的
7、传达者,学生成了被统治者和服从者,教师与学生形成了等级关系。由此产生了对立型、依赖型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所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的特点表现在:教师的权威使师生关系带有霸权色彩,教育的单一性使师生关系向单向性发展。3.教育本身所形成的师生之间的天然心理位差师生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因教育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承担着“教”的社会角色,学生承担着“学”的社会角色。社会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期待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受一定社会形态下社会关系的制约。教师和学生对角色的期待产生角色意识。教师和学生在角色意识的支配下,彼此又做出行为抉择。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
8、者”是一种客观存在,单一个“受”字就使教师处在心理的上位,学生处在心理的下位,使师生间存在着天然的心理位差。更何况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又被赋予了管理学生的权力,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也就理所当然地被置于半依赖的境地。教育活动的这些特点不仅在客观上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且持久的交往机会,而且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特征带有“先天”的心理位差。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即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半隶属关系,有人称其为“师生代际关系”。像家庭代际关系一样,师生关系中的心理位差虽然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天然障碍,但它也为教师正确地行使和利用权力以完成教育使命提供了外在的优势,使学生的“听从
9、师命”成为自然。师生间在心理上一旦产生较大的距离,教师也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教育力量。因此,教育的价值内涵和人文旨趣都可以蕴涵在师生关系之中,教育过程甚至可以看做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人都是有缺点的,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可爱的人。如何看待学生是教师学生观的体现。学生和我们一样,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犯错,犯错往往是学生成长的良机,如果没有这些学生出错的事情,很难设想该怎么进行教育。把学生当成一个会犯错误的人来对待,不能对学生的一点过错就抓住不放,穷追不舍。采取治疗式的、约束式的、惩罚式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之间的交往,也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
10、的评价。有学者提出,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视角社会学的和教育学的视角来看待师生关系。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个体必然与其他个体发生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从而结成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学校环境中,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互动和交往而形成了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关系总是发生于具体的社会背景之中而不是孤立地存在,因此,社会主流人际关系的属性也决定了师生关系的性质。而我们期待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发生的,这样的教育传统能够长期存在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进入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主流逐渐演变为社会成员间的民主与平等,于是,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演变,民主与平等成为了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标志。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教
11、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特定角色和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决定了师生关系的特性。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双方独特的身份赋予了师生关系独特的色彩。因为处于特定的教学活动中专门的、独立的教学活动,它产生于人类传承文明的需要,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这不会随着社会阶段的改变而演变,因此,教学活动是构成师生关系的核心与基础,表现在参与者身上就是教与学的关系。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灵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
12、,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师生关系中,要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与此相适应,我们需要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进步的师生关系。所谓民主的师生关系,指师生关系应是以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为基础的人与人的关系,师生应当具有客观的权威意识。平等的师生关系,指要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尤其对于教师,要目中有“人”。和谐的师生关系指师生间相互理解,相互合作与互动。进
13、步的师生关系则强调师生关系的非功利性,以及对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的积极作用和功能。五、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1)教育民主与平等的意识在师生工作关系中逐步树立,但师生良好的工作关系建立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师生都重视建立与形成和谐的情感、态度、认同等方面的心理关系,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特别是教师与“问题学生”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有待缩短。3)师生之间的非正式的个人交往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润滑作用逐步增强,但师生之间的这种个人关系的交往与发展需要适度把握。4)师生都认识到师生道德关系应依靠师生双方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来维持,但各自如何履行这种责任和义务还存在较大差异。5)少数教师不喜欢与学习困难学生所造成的紧张关系。6)少数教师不尊重与学习困难学生所诱发的紧张关系。7)部分教师未能全面深入了解与学生所引起的紧张关系。8)部分学生的某些偏差行为所导致的紧张关系。9)学校、家庭和社会配合、协调不好所带来的紧张关系。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师生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来认识和开发。实际上,历史与现实已经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