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卖家):清风明月心 文档编号:5534220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遵道学校 林真海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说明数学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新课标也指出:“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此外,数学教学活动还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那么现在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没有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这些要求呢?这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更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问题。因为数学本身是一门

2、系统性、逻辑性强且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的“一言堂”,是填鸭式的。这种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再加上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致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表现出不良的学习心理。而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更取决于学生的学。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分析和研究学生各种不良的课堂学习心理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 课题的鉴定 学习心理,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研究学习心理,对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学习、处理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是不无裨益的。 课堂学习心理是指学生在

3、课堂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着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而这里是特指在数学课堂中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不纯,习惯养成差,方法不当、学业不佳等几个方面。为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就必须对产生上述不良心理特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予以疏导。三、理论依据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说明数

4、学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此外,数学教学活动还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为了让我们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向我们提出的对数学教学活动的新要求。 但由于数学本身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强且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的“一言堂”,是填鸭式的。这种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再加上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致使学生在数学课堂

5、中表现出以下几种不良的学习心理。而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更取决于学生的学,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各种不良课堂学习心理,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1、通过研究,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良学习心理类型的形成原因及其相关的背景等。 2、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寻找帮助学生克服这些不良学习心理的对策。 3、运用相关对策、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意义 从本质上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

6、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学生的实践操作。另外教师多考虑的是教学效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的个人积累,而缺乏同学见的合作交流;只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因而致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表现出不良的学习心理。 其实在教学中,学生作为真实存在的人,他们也需要在学习中与人交流,把自己的成功向别人展示,需要别人的认可,也需要对别人作出评价,在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时也需要与别人合作。随着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数学教学逐渐摆脱了教室的限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发展需要放在首位,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

7、作交流,都应产生于学生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安排,因为学习是一种需要,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学生有了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分析和研究学生各种不良的课堂学习心理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研究对象 德阳市旌阳区北街小学二、四、六年级全体学生。六、研究的内容和措施 课堂学习心理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而这里是特指在数学课堂中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特征。数学本身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强且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是填鸭式的。我们的这种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再加上数学这

8、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致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可能表现出以下几种不良的学习心理。 一、盲从心理的分析与矫治 具有盲从心理的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没有作出思考,便随问随答,或是人云亦云,盲目地作出判断。如我在教学乘(加)除(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时,组织学生经讨论列得算式:35+287。然后,请学生口答得数。一位学生脱口而出:“等于9。”即刻,几名学生跟着大声嚷:“9。”我说:“你们说说看,他回答得对不对?”大部分学生整齐地回答:“对!”我只能说:“再仔细想想对不对?”此时出现短暂的沉思。然后,陆续有学生摇头:“不对。”“为什么不对?”“运算顺序错了。”“应该是等于39。”此类场面的出现,

9、究其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我可能没有注意提问时引导的策略;二是学生应该也没有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三是学生对他人的言行反应能力相对较差,有口无心随大流,有很大的盲从性,属心理能力(EQ)问题。其中前两个原因就会促成第三个原因的形成。 针对盲从心理的成因,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各方面:第一我们可以更注重提问引导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并无实质性内容,甚至毫无价值的“提问”,如“会不会?”,“懂不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对此,大多数学生则简单而机械地回答:“会!”,“懂!”,“是!”,“对!”,“好!”。这时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提出疑问或发表不同的见解、提出有

10、创造性的建议。久而久之,这种对答就成了一种习惯性的整齐划一的游戏,导致盲从心理的形成。要使学生摆脱盲从心理的束缚,我们不妨试着改变以上几种提问方式,使提出的问题更具发展性、开放性,以次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改“会不会?”,“懂不懂?”为“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改“是不是?”,“对不对?”为“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改“好不好?”为“你有什么想补充吗?”等等,尽力给予学生主动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产生主动思维的愿望。第二是课堂上我们可以抓住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的契机,及时地进行鼓励。应经常表扬那些不急于开口答题,而经常能得出完整、正确答案,以及善于倾听、分析他人发言的学生,运用激励机制

11、,发挥榜样作用,使认真思考、主动质疑成为一种内驱力,最终形成为一种习惯,克服盲从心理,积极主动思维,提高对他人言行的心理反应能力。 二、惰学心理的分析与矫治 此类心态往往出现在学习基础差,又怕动脑筋的学生身上。反映在课堂练习中往往表现得磨磨蹭蹭、遮遮掩掩,他们从不急于思考答案,而是等待别人的板演结果或从其他同学的讨论中取得现成的答案,长此以往,进步缓慢,影响思维的发展。如我们班上的朱某、周某等几名学生,一遇到解答应用题便伸长脖子望人家的“参考答案”,如果人家防范得严,就把作业本往书包里一塞溜之乎也。分析惰学心态形成的可能原因:一是本身他们的解题能力较弱;二是由此引起的缺乏自信心,自我认知能力低

12、下;三是缺乏坚强意志,自我控制、自我驱策能力弱。其中后两个原因属心理能力(EQ)方面的问题。 针对惰学心理的成因,我们以为,应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要使他们增强自信心,首先要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树立成功的信念。可以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不因他人优秀而贬低自己,告诉学生“瑕不掩玉”的道理,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与欠缺,自己跟他人一样优秀。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但是,是可以克服的,当然,想要弥补这个欠缺,需要他们自己通过不懈地努力;其次,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如,善于向他人学习,从书本、资料中查取知识,

13、弄清楚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不断地填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是采用激励机制,奖励成功。哪怕他只有一点进步或成功也要加以肯定,给予适当的奖励,在课堂练习中,即使他们的成功率只有其他同学的一半,也和其他的同学一样,享受同样的等级。二要告诉他们勇于实践,磨练其意志。可以采用分层练习的形式进行操练。从基础题做起,逐步过渡到较复杂题。在遇到较难题的时候,应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况去解决:不要慌乱,沉着思考,相信自己,寻求思路;一时不能解决,可以阅读参考有关例题;实在不能独立解答,向人求救。克服困难的过程是曲折的,但克服了困难的结果是令人振奋的。因而:在实践中克服困难,

14、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困难被克服后的愉悦情绪,促使学生走出“惰学”的困境,步入勤学行列。 三、随意心理的分析与矫治 此类学生对身边发生的数学问题视而不见,对应用题叙述的事件不认真分析,而是逮着什么写什么,有时甚至有乱猜的毛病。如,我在一堂练习课中,请学生解答这样一道应用题:小明今年9岁,妈妈今年36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再过6年妈妈比小明大几岁?第一问全对,第二问出现了以下几种错误的算式:(1)4+6=10(岁) (2)6+4=10(岁) (3)366=6(岁) (4)6+9=15(岁) (5)6-4=2(岁)真是笑话百出,令人哭笑不得。究其原因:他们认为已知条件“再过6年”没有用

15、过,必用无疑。至于是不是用得合适对不起,我认为这样方便,完成大吉。至于妈妈究竟大几岁嘛爱大几岁大几岁,不管。只有到作业本发下来,看到一个大“?”,再提示他一句“按照你的答案,小明的妈妈几岁时生了小明?”,才恍然大悟,大笔一挥改过即是,有很大的随意性。另如相差关系应用题中,看到“多”即用加,看到“少”即用减,也属此类现象。像这种解答应用题时乱凑数的现象在学生当中并不鲜见,这背后其实也应该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一可能是急噪,急于求成,粗心大意,使他们缺乏克制力和责任感;二应该是缺乏主见,随机应变的能力较弱,不敢打破常规,他们的随意凑数,却是由太不随意造成的。 随意心态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应

16、予以纠治,我们认为是否可以如此: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使他们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问题,应用于生活,数学思路与答案要符合生活实践的客观规律;其次我们应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他们学会对应用题叙述的事件进行具体的情景探索,注重分析数量关系能力的培养;再次,我们还要督促学生养成估算和检查的良好习惯,如所举例题中的结果“再过6年,妈妈比小明大10岁、6岁、15岁”都是不合情理的。结合应用题教学,对于矫正学生的随意心态,提高学习数学的效果极有裨益,相信这也有利于转变个人的办事作风。 综观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不良学习心态应该还有自闭、自负、妒忌等诸种类型,但在一个班中

17、属个别现象,其形成原因也教以上三种常见心理现象形成原因复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进行个别辅导。 平常在教学中,我们多考虑的是教学效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或注重学生的个人积累,而缺乏同学见的合作交流;或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其实学生作为真实存在的人,他们也需要在学习中与人交流,把自己的成功向别人展示,需要别人的认可,也需要对别人作出评价,在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时也需要与别人合作。随着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数学教学逐渐摆脱了教室的限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因此,在以后教学中我们应将学生的发展需要放在首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尽力让

18、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交流,产生于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我们的安排,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种需要,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七、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观察得到学生部分课堂的不良学习心理。 2、实验法。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良学习心理,实验得出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找相关的对策。 3、比较研究法。比较实验研究后学生不良心理的改善情况。八、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拟分以下几个阶段开展研究 第一阶段:制定研究方案。(2010年5月2010年6 月)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搜集有关的研究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在此基础上讨论并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的实施。(2010年7月2011年6月)这一阶段

19、的任务是根据拟定的子课题和研究方案实施研究。研究过程应重视案例分析、合作交流、总结反思。 第三阶段:课题的总结。(2011年7月2011年8月)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整理研究资料,反思总结,撰写实验报告。报告的撰写应充分反应全体实验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对某些结论可在小范围内进行验证。九、 成果形式 1、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2、相关的研究论文集。 3、典型的课堂实录。 4、研究性的案例分析。十、 参与人员 1、组成 组长:唐松 组员:徐书冬 2、分工 (1)徐书冬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策划和组织管理、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的起草和执笔工作、掌握研究工作的进程。 (2)课题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积累教案、收集资料、课堂实录的研究,撰写相关的论文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其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oc)为本站会员(清风明月心)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