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老师眼中的崛起列传查 德 智 王 勇(特级教师) 现在,高考的复习已经进入紧张的后期阶段,各类模拟考试频繁得如同眼下中国电视的选秀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遍地开花,高潮迭起。而此时最揪同学们心的就是分数了,这也正如电视里的短信投票,票数多少决定了选手的去留命运。一直以来也都是咱们“死冤家”的分数在此刻更具敏感性,分数的涨落左右着我们脆弱的心情,也许同学们每天也在想着我们分数崛起的方法,当然,崛起并不意味着分数从“赤贫”到“一夜暴富”的狂想曲,我们寻求的是一个合理科学的范围内使自己的分数达到最大值崛起,走一条具有最强竞争力和最优化的分数发展道路,而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当然,分数的提高并不是
2、一朝一夕就能够轻易做到的事情,或许你们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可分数就像是兔子尾巴那样僵着没有长进,在这个时候,同学们要树立一种学习的理念,也就是把当下的学习重点加以改变由长期积累知识的过程转向发挥知识应考的过程,把学习知识面,积累知识点放在第二位,学习如何运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尽量减少非知识性丢分。教师自白:“美丽的伎俩,让我们一起前行”高考,虽然说是同学们去参加,但它绝对不仅仅是在考你们,也在考我们老师。在考我们平常是否教学有方、引导得当;是否在考前就同学的应考能力进行了训练有素的培养。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最佳水平,考前几个月的每一次考试,老师都会精心设计,甚至刻意地有针对性地调控
3、着平常的各科考试题目。考试得分和考生心态有着密切联系,心态又和平时老师的训练息息相关。或许同学们不太了解,平常你们要面对的各种测试绝不仅仅是在测试你们对知识的储备和掌握程度,同时也在训练你们的应试心理。任何一次测试都不能真实完整地测出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每次考试卷子侧重点不一样,因此同学们最后的考试得分就会出现不断涨落波动的现象,这很正常,它只是说明此次考试试题考查到的一些知识点你可能还没有充分地理解或记忆,老师们对考试试题的有意识调控,原因也在此,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全面地理解和看清自己的最佳状况。因此你大可不必以一次考试的成败去评判自己,使心情起伏不定,陷入一种成功或失败的假象里。老师的调
4、控包括每张试卷的难易程度和各知识点分值比例设置,更为重要的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体调控,整体计划,从而让同学们在各门学科中最大程度上实现自己的得分潜力。其实你们成绩的波动有可能是老师“故意而为之”的,这知识老师为你们制造的一个“美丽的伎俩”,只要同学们保持一个不骄不躁的考试态度,尽快从每次考试中找出自己的知识漏洞并及时弥补,最后就能使成绩保持在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上。三条平行线:超越与崛起我们按学生平常的学习程度分三个层次,分别进行有意识地针对指导。我们期待,三条平行线能够整体抬升,更期待,各条平行线上的同学都能在分数上崛起,在层次上超越,打破平行线,谁说平行线不可以相交?第一条平行线 全面出击,
5、打破弱科瓶颈对于成绩好的同学,全面出击是分数总体提升的路向,重点是着力攻克相对弱势的科目。我班上曾经有一个同学明某,平时成绩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但因为数学相对弱些,因此总成绩总是上不到年级第一名,以至她就慢慢默认了这个事实:自己的数学就是不行。对于在班上已独领风骚的她来说,我深知她不缺少鼓励,她缺少在一次考试中让数学冲向顶峰的辉煌。于是,我要求数学老师在每三次测试中一定要有意针对明某出一次题,让她数学务必考到130分以上。通过这种盯人出题的办法,对她的成绩不断进行调整、暗示,结果明某对数学信心越来越足。高考她数学考了129分,总成绩考了600分,一举夺得了我校文科状元。第二条平行线 清醒看待单
6、科成绩的波动成绩中等的同学,往往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迷茫感,成绩总是在一个“循环怪圈”里交错升跌:要么是因为语文、外语弱而比优等生差,要么是因为数理化不强而和优等生有差距。作为老师,我就把这几科测试题分成两大块来进行调控。每次统一测试算总成绩时,老师们刻意将语文、外语的难度和数理化的难度错开,即语文、外语难时,数理化就易一点,语文、外语易时,数理化就难一点。上面是我所任教的一个理科实验班成绩处于25名至45名学生的语文、外语和数理化平时调控测验的人均分变化曲线。(上为数理化调控测验的人均分变化曲线,下为语文、外语调控测验的人均分变化曲线,班上共70人,语文、外语总分是300分,数理化总分共
7、378分。笔者所在的省高考实行3综合,理化228分)。由于我们的“操纵”,语文、外语人均分变化曲线和数理化人均分变化曲线的波峰与波谷总是相对应的。即当这些中等生语文、外语考得好一些时,他们的数理化就考得差一些,而当他们语文、外语考得差一些时,他们的数理化又考得好一些。这样这些中等学生对他们的优势学科考好了不敢骄傲,而对他们的弱势学科考差了又不会气馁,因为这些成绩都是间歇性的。也就是对中等生个体而言,他们的优势学科必须有波谷,有考得不太好的时候;他们的弱势学科必须有波峰,有考得好的时候。这样确保了这部分学生对每门学科的积极性,不断开发他们的得分潜能,做到优势科目平稳发展,弱势科目也不落后。第三条
8、平行线 “舍三争七 保优冲优”调控自己得分目标,对成绩中下的同学来说尤其重要。在弱科上咱的路线是学会“舍三争七”(即舍弃一份测试卷的30%的中、难题目,争取70%的基础题),每次考试完之后,要花时间统计自己的基础题得分,保证基础题的正确率每次都有提高。强科则要进一步优化,力争“保优冲优”。哪怕我们只有一科目学得好,也要发挥一“科”之长,让它成为分数整体提升的一个“火车头”。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别人注目的焦点,对于这部分的同学来说,优势科目几十吸引眼球的地方。高考后期复习,如果心里想着自己已是久经“考”验,成绩已经定型,再努力也没有个好盼头就自暴自弃、自甘堕落,那所有的可能都会是“零”,到最后
9、优科变弱、弱科变差,成绩因此一塌糊涂。我们就好像赛跑中跑得慢的选手,目的是努力跑完,跑到终点。我们可以把观众所有的鼓劲、加油看着是对着自己的。 和学习好的同学不是不能比、没法比,而是看你怎么比、比什么。作为老师我曾经有个做法:每次测试后,把班上总成绩前三名的同学各单科成绩相加,然后再将总成绩排名后一半同学里各单科成绩最好的前三名成绩相加列成一个表在班上张贴,并将这些同学的名字附注后边,以便同学们能够找出自己的优势。如下表:表1 文科(语数外150分制,政史地100分制)科 目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总成绩前三名单科之和358402362265247247后一半单科前三名之和3613733572
10、56230245表2 理科(语数外150分制,物理120分制,化学108分制,生物72分制)科 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总成绩前三名单科之和348397329303266194后一半单科前三名之和350343339247247183从上表咱们可以看出:中差生的优科其实并不比优生的单科差多少,有些甚至还强一点儿,特别是文科差距很小。所以,不管是谁,都没有一个绝对的理由否认自己的优势,只要你认清自己的前进源动力,在自己的得分地盘上你就能做自己的主。无形的崛起力量:“非功利性”答题考试成绩除了受复习状况影响外,考试状态也是影响分数的重要的因素。保持愉悦的“非功利性”心理答题,是分数崛起的无形力量。
11、作业水平要想达到最佳,就得让自己在情绪要稳定的情况下兴奋起来。不管作业是难是易,是复杂还是简单,都要理智面对,保持兴奋点,避免情绪抑制。可事实上同学们无论是在做社会科学学科(比如语文、外语、历史、政治)试题时,还是在做自然科学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试题时,都很少出现情绪兴奋的状态,相反,你总是“窥视”着作业的功利性,想得分的愿望太强,使自己处在情绪高度抑制的之中。泰戈尔曾说“鸟儿翅膀上拴了金子,鸟儿也飞不起来了。” 同学们却正犯着这种毛病,一考试就被“功利阅读”弄得筋疲力尽、毫无乐趣,考场上匆匆茫茫、严阵以待、一脸深沉,愁绪满容。在做社会科学学科的题目时,你的脑海中既没有这样一个的理念:做
12、题其实是在掌握相关的新信息;也没有想到通过做题来认识世界的目的,思维只停留在单纯的应试模式上,无法获得审美体验的感知。对自然科学的学科,则是一遇到稍微复杂一点儿的题目,对自己有点儿难度的题目,就会认为出题人是有意而为之,是和自己成心过不去,是在给自己设置陷阱,把出题人当作敌人,心生不满,对试题产生抵触心理,感觉试题面目可憎。试想学生抱着如此挑刺的心态应试,心理如何能静下心来呢?结果肯定就影响到了考试的最后得分。高考已经不远了,时间的不长不短迷惑着我们,同学们每天都在怀疑自己,在怀疑最后的这几个月能对自己的高考分数产生何种影响。著名画家黄永玉曾经说过一句话:一切的创作起点都是快乐,很难想象一个人不快乐能做得出事。老先生如今已80多岁可仍像个小孩一样,是个天真的生活玩家。高考其实也是如此,在没有结束之前,时间给予我们继续提高自己的可能,坐着叹气不如愉快向前,只要我们以快乐之心走自己的路,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现在的处境,实现分数“和平”崛起,顺利走向你已经苦苦等待了许久的大学。见求学(理科生版)2007年第4期第7至9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