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分初中生心理问题多“心情低落,有孤独感,易伤感,有时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消极情绪、抑郁心境,严重时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和行为。”“爱唱反调,对老师、长辈没有礼貌,经常与父母顶撞,有时会用离家出走的形式来对抗父母,喜欢作弄别人。”“有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违抗性行为,爱说谎、偷窃、逃学或离家出走等。”在靖江市康宁心理咨询中心,有关初中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有不少,从记录的内容可以看出,厌学、逆反、情绪不良、自卑、人际关系敏感、对抗行为、嫉妒等,成为阻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绊脚石”。据中心负责人熊亚飞介绍,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青春期,正是人格和性格形成的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
2、一个人一生中最活跃、最复杂、最微妙、最猛烈因而也是最危险的时期。熊亚飞指出,初中生产生心理困惑、心理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过重的学习压力,但最重要的根源在于家庭。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或父母离异,孩子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落、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无暇照顾,从而导致孩子因为缺乏关爱而自暴自弃、不求上进;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还有的家庭因为父母不了解孩子发展的心理特点,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从而导致亲子间关系比较紧张种种家庭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心理困惑、障碍甚至出现行为品德方面的问题。但事实上,我市一些家长十
3、分漠视与学校、与老师的沟通。一名初二老师反映,班里有几名问题学生,喊来家长,家长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孩子过了这个阶段问题就会自然消失的。很多家长在孩子出事以后,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逆反成头号心理毛病“在初中生各类心理问题中,最严重的是逆反心理。”长期从事学生心理咨询、疏导工作的省靖中心理老师赵小萍告诉记者,在与中学生的接触、交往中,常常发现有些中学生“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就来自于“逆反心理”。最近,赵小萍刚刚接受了一名初中学生的心理咨询。刚上初二的小健,
4、学习成绩在班上属于中下水平,智力较好,但是性格倔强,自尊心特强,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抵触情绪很强。在家里,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使性子,甚至离家出走。在学校,老师反映他是班级的捣蛋鬼,上课的时候喜欢断章取义地曲解老师的话,并大声地将“加工”后的理解说出来,往往搞得哄堂大笑。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更是严重欠交,还振振有词“减负”。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与老师搬道理。“小健的行为就是逆反心理的突出表现。”赵小萍说,逆反心理在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一阶段的学生与童年期相比,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成人感”和
5、强烈的社会独立性,学生感到自己不再是孩子,像个大人了。因而他们从心理上要求改变童年期一切依赖成人的状况,要求像成人一样,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些活动。这种社会独立性使他们的自尊心、好胜心增强起来。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智慧来判断曲折,对老师、家长的教导,常常喜欢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一番,对于越是禁止的事物,向往之情越为迫切。但是,不少教师和家长却看不到这些,仍然认为他们是幼稚的,对他们发展起来的成人感和强烈的独立意识看不到或估计不足,习惯地拿他们当孩子看,还一味地要求他们听话、服从。成人认为他们不听话,他们认为成人不尊重他们,这种心理差距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如果一个人说话办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着
6、,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病态,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对什么事都看不惯,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认清逆反心理的实质,帮助学生克服逆反心理,对教师、家长、社会各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合力面对孩子心理障碍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参与和配合。熊亚飞指出,作为班主任,要意识到,由于受到教育、环境、性格、性别等多方面差异影响,每个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不尽相同。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来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和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里受到的方方面面的影响。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成长、受到的教育差异来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7、,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遇到问题特别严重的学生,班主任还可以调动其他任课老师尤其是专职心理老师参与进来。作为家长,要意识到孩子问题产生的根源往往来源于家庭,单方面去纠正孩子个体的问题时,有时候可能效果不是太明显,更多时候需要家长改变不当的或者不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甚至有时候还需要解决夫妻或者家庭内部潜在的一些不利孩子成长的家庭矛盾。很多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忽视了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力,从而让学生的问题不断地反复。另外家长还要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及时排解学校、社会等对孩子有影响的不利因素。那么,初中生健康的心理应该是什么
8、样的?赵小萍老师指出,根据当前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衡量,一个心理健康的初中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行为符合常规,不出格,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劳动和生活,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二是能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理解别人,别人也能理解他,在生活中有朋友和友谊,不感到孤单,在集体中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人们愿意接近他。三是具有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对外界的反应适中,既不过分强烈,也不麻木不仁。四是日常行为符合初中生的身份,对人、对事、对物均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度,且其行为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靖江日报 教育周刊 第B01版 2010.3.25 星期四都来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莫小雯学生在成长的
9、过程中,心理成长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但在现实中,作为成人的我们,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呢?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是身体长成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在急剧动荡之中,在这个时期,不少学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有的学生心理承受力差,不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有的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常用敌对态度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如果不加正确引导,一些孩子就会成为令学校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出现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单亲、留守、独生子女、缺少亲情等等,很多时候单靠教师力量并不能解决,必须借助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合力,才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上,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粗暴或采取
10、放任、不管的态度,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和学校、老师沟通,久而久之,孩子的价值观世界观出现问题,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就会出现上网成瘾的不良依赖,就会用暴力来发泄内心的不满,还会泛交朋友来满足自己情感本能的需要。教育的基本规律就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心理方面说,就要更关注学生人格的形成,而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家庭、学校在关心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应关注他们身心的发展状况。对问题学生的逆反心理,一定要了解其成因,并采取恰当方法排除这种消极心理,从生理的、社会的、教学的角度多想办法、想好办法,给孩子们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才能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赵小萍老师支招:如何消除学生逆反心理1正确对待
11、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学生进入“心理断乳”期的正常表现,是学生复杂心理斗争的一个缩影,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渴望被关注的需要。一方面学生渴望和周围人不一样,希望突出自我,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和周围人一样,以获得足够多的认同;一方面他们要显示出与成年人的不一样,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早日成年。总之,我们不能把逆反心理简单理解为学生凡事都要拧着干,处处和大人作对。2合理疏导逆反心理当学生在课堂上发表出人意料的言论和行为时,教师不能简单地认为他是在故意和老师作对或者哗众取宠,继而采用简单粗暴的训斥或者一味的“冷处理”,而应该看到他行为背后隐含着的心理需要,如“我太孤独了”“我太需要理解了”“他们都忽视我,快来关
12、注我吧”等等。因此教师应该寻找机会多和他们沟通,多倾听他们的诉说,增加他们被认同被肯定的感觉。当孩子在家庭中总和家长唱反调、起冲突时,家长既不能采用简单的程式化训斥,也不能一味迁就、忍让。因为在这一阶段,批评会激化逆反心理,迁就、忍让不能使孩子的内心被关注、被读懂,叛逆情绪会促使他们不断挑战父母的忍耐极限。因此,父母应该多和孩子在平等的气氛下沟通交流,少做评价性的结论,多做陈述式的概括,让孩子在相对温和的环境下宣泄自己的情感。但是对于某些个别问题,一旦孩子与父母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孩子选择激烈的方式发泄,作为父母要让孩子的这种情绪得到宣泄,不能在心中越积越深。但是激烈争吵之后,还是要有一个
13、相对冷静的交流,哪怕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也要及时进行,家长要知道到底是那句话激起了孩子巨大的反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冲突的再次发生。3避免激化逆反心理大多数中学生逆反心理发作最强烈的时期短则数月,长则一年,之后会和家长老师形成比较稳定的关系。但是有个别学生这一阶段的问题没得到充分解决,这样的孩子始终带有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会显示出反社会人格倾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知好歹”“软硬不吃”。这样的孩子转化起来难度很大。因为他们往往比较敏感,害怕受到伤害,既渴望受到关注又排斥他人,一些常用的激励手段通常不起作用。我们在与这样的孩子进行沟通时,要以诚相待,让他感受到你渴望关注他的愿望;语言措辞也要非常小心,往往在常人看来很正常的一句话,敏感的学生听到了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