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3990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预防医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预防医学 课程代码:13000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总学时:54学时 理论学时:40学时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三年临床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一、概述(一)课程性质预防医学是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提出改善不良的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它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及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交叉和联系,是三年制临床医学、护理专业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之一。(二)课程基本理念教学以新的医学模式和健康观作指导思想,立足于临床医学专

2、业的特点,以“环境人群健康”的模式为主线组织教学,以“大卫生” 观的宗旨灌输预防医学理念,贯彻三级预防观念,使预防医学与基础、临床医学有机结合,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社会预防的观念,获得三级预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辨证地运用预防医学的思维方法和医用统计学手段,开展社区公共卫生、疾病防治和人群保健工作。(三)课程设计思路预防医学的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医学中的实例,讲述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必须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把预防医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对于统计与流行病学部分的公式着重讲解其意义、使用方法、应用条件和应用时注意事项,不必追究公式

3、的数学原理和推导过程。本课程通过讲授、课堂实习、课堂讨论,使学生熟悉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预防医学方法的应用,通过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进一步掌握基本方法。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对本学科的学习,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门人才。(二)具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环境-人群-健康的关系,掌握预防医学中影响健康的因素、识别危险因素的方法和控制危险因素的知识和技能,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能力目标】掌握对人群劳动、生

4、活、学习、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检测和监督的基本能力和防疫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能力【素质目标】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熟悉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章(或编)次总学时数讲授学时数实验(习)时数绪 论22第一章 环境与健康概论22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624第三章 生产环境与健康642第四章 营养与健康642第五章地质环境与健康

5、22第六章 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20164第七章 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1082合 计544014(二)基本要求(理论课程标准)绪论(2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三级预防的定义、内容、我国现行卫生工作的方针。2、熟悉:第一次、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内容、影响健康的因素的四种类型。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医学模式的定义,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了解:预防医学的定义、预防医学四个发展阶段,预防医学的内容、我国预防预防医学成就。【教学内容】(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及发展简史(二)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三)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四)医学模式与

6、健康观(五)疾病的三级预防(六)我国预防医学成就及卫生工作方针(七)预防医学的进展第一章 环境与健康(2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境的定义;生物圈、生态系统的定义、内容和作用和功能;生态平衡的定义;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剂量效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环境污染远期作用的三种类型;可持续发展的定义。2、熟悉:构成环境的因素;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人群健康效应谱、环境因素联合作用的四种类型;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四个步骤。3、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的防制对策。【教学内容】人类的环境一、人类的关系1、环境的概念2、构成环境

7、的因素3、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4、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作用二、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环境污染的概念2、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3、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三、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1、危害鉴定2、暴露评价3、剂量反应关系的评定4、危险度特征分析四、环境污染的防制对策1、制定并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2、强化环境管理,依法进行监督3、加强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采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4、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2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不同波长的太阳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逆温层对大气污染的作用;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原因

8、及危害;介水传染病的概念和介水传染病对健康危害;常用饮用水消毒方法及原理。2、熟悉:大气层的物理结构和主要化学成分;空气中阴离子对机体的作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3、了解:空气中阳离子对机体的作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慢性危害。甲醛、有机挥发性化合物对机体的主要危害。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一氧化碳、多环芳烃对机体的主要作用;控制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室内空气卫生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生活饮用水质卫生规范。【教学内容】生活环境与健康大气环境与健康1、大气物理因素与健康2、大气的污染与及其影响因素3、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9、1、污染的来源2、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3、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护饮用水与健康1、用水污染与疾病2、的净化和消毒3、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第三章 生产环境与健康(4学时)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损伤【目的要求】1、掌握职业病的概念和特点2、熟悉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3、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和分类【教学内容】1、职业性有害因素2、职业性损害3、职业病的概念4、职业病的特点5、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第二节 职业中毒【目的要求】1、掌握:职业性慢性铅、汞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掌握苯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掌握常见的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掌握有机磷、氨基甲酸脂农药的毒理和临床表现,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

10、的治疗2、熟悉:铅、汞、苯的毒理;熟悉刺激性气体的毒理、治疗和处理原则。熟悉职业性慢性铅、汞、苯中毒的诊断、处理原则和治疗原则。熟悉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熟悉窒息性气体中毒的的诊断、处理原则和治疗原则。熟悉有机磷理化特性和诊断原则3、了解:铅、汞的理化特性和接触机会。了解苯的理化特性和接触机会。了解刺激性气体的种类。了解有机磷、氨基甲酸脂和拟除虫菊脂农药的接触机会。了解农药中毒的预防【教学内容】(一)铅1、理化特性2、接触机会3、毒理4、临床表现5、诊断6、治疗7、预防(二)汞1、理化特性2、接触机会3、毒理4、临床表现5、诊断6、治疗7、预防(三)苯1、理化特性2、接触机会3

11、、毒理4、临床表现5、诊断6、治疗7、预防(四)刺激性气体1、常见的刺激性气体2、刺激性气体的毒作用3、急救与治疗(五)窒息性气体1、窒息性气体概况2、一氧化碳3、硫化氢4、氰化氢(六)农药中毒的防治1、有机磷农药的理化特性2、有机磷农药的接触机会3、有机磷农药的毒理4、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5、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6、有机磷农药的治疗7、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接触机会8、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毒理9、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10、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治疗11、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毒理12、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1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诊断1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治疗与处理15

12、、农药中毒的预防第三节 职业性肺疾患【目的要求】1、掌握:生产性粉尘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硅肺的概念、硅肺X线胸片表现特征,硅肺的诊断原则,硅肺的主要并发症,石棉肺的诊断原则和尘肺的预防措施2、熟悉:生产性粉尘对机体健康的影响;熟悉尘肺的概念及其分类了解生产性粉尘的概念、分类和来源;熟悉硅肺的基本病理变化;熟悉硅肺的X线胸片表现特征3、了解:接尘作业及影响硅肺发病的因素,硅肺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矽肺的诊断标准、治疗和处理,接触作业及影响石棉肺发病的因素,石棉肺的病理特征、石棉肺的诊断标准、治疗和处理,有机粉尘所致肺部疾患【教学内容】1、生产性粉尘的来源与分类2、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

13、义3、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危害4、硅肺的概述5、硅尘作业和硅肺的发病情况6、硅肺发病的影响因素7、硅肺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8、硅肺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9、硅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硅肺的治疗10、硅肺的预防和控制11、石棉肺12、有机粉尘引起的肺疾患第四节 工作有关疾病【目的要求】1. 掌握:工作有关疾病的概念、特点2. 了解:常见工作有关疾病【教学内容】1、工作有关疾病的概念2、工作有关疾病的特点3、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第五节 职业性外伤【目的要求】1、掌握:职业性外伤的概念。2、熟悉:职业性外伤发生的主要原因。3、了解:职业性外伤分类。【教学内容】1、职业性外伤的概念2、职业性外伤发生的主要原因3、职

14、业性外伤分类4、职业性外伤的预防对策第四章 食物因素与健康(4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营养素种类;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指标;必需脂肪酸的定义;食物脂类营养价值评价指标;膳食纤维的定义;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及钙缺乏症;维生素的概念、分类;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B1和烟酸的缺乏症;生热营养素的种类;成人能量消耗的决定因素;合理营养的概念;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老年人的膳食原则;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及其三个基本特征;食物中毒的概念及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各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河豚鱼中毒的中毒机制;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分型。 2、熟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钙、铁、

15、锌、维生素A、维生素D及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膳食纤维的功能;影响铁吸收的因素和铁缺乏症;营养素需要量和供给量的概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营养不良对母体健康的影响及母体营养不良对婴儿的影响;常见的儿童营养缺乏病;老年期营养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及骨质软化症的膳食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特点;预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主要措施;河豚鱼中毒的临床表现;食物中毒的调查内容;黄曲霉毒素的控制措施;亚硝基化的阻断及防止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 。3、了解:蛋白质、脂类、碳水化物、必需脂肪酸的生理作用;钙、铁、锌及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膳食营

16、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孕期、乳母、儿童、青少年、老年期的营养需要与膳食;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及骨质软化症的相关营养素;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各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临床表现和治疗;河豚毒素的理化性状及在河豚鱼体内的分布;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贝类中毒、鲜黄花菜中毒和发芽马铃薯中毒的有毒成分、治疗与预防;食物中毒的处理;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N亚硝基化合物的毒性与致癌性。【教学内容】第四章 食物与健康第一节 营养素与热能1、营养素(1)蛋白质氮平衡蛋白质的生理作用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指标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2)脂类脂类的生理功能食物脂类营养价值评价指标脂肪的食物

17、来源及供给量(3)碳水化物碳水化物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膳食纤维的定义及生理功能碳水化物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4)无机盐 钙、铁、锌均按以下五个方面讲授生理功能代谢缺乏症营养状况评价指标食物来源及供给量(5)维生素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维生素D、维生素C均按以下五个方面讲授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缺乏症与过多症营养状况评价指标食物来源及供给量2、能量(1)人体的能量消耗(2)食物来源及供给量第二节 合理营养1、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2、营养素需要量和供给量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内容及平衡膳食宝塔第三节 特殊人群营养1、孕妇营养与膳食(1)营养对母婴的影响(2)孕期的营养需要与膳食(3)乳母

18、营养与膳食2、儿童青少年营养与膳食(1)儿童营养特点(2)常见的儿童营养缺乏病(3)儿童的营养需要与膳食(4)青少年的营养需要与膳食3、老年人营养与膳食(1)老年期营养性疾病(2)老年期的营养需要与膳食第四节 营养与疾病1、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2、营养与肿瘤3、营养与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及骨质软化症第五节 食源性疾病及预防1、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及其三个基本特征2、食源性疾病的分类3、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4、常见的食源性疾病(1)食物中毒(2)病毒性食源性疾病(3)食源性寄生虫病5、食源性疾病的预防第六节 常见的食品污染及预防1、黄曲霉毒素(1)理化性质与食品污染(2)毒性(3)致癌性(4)黄曲

19、霉毒素的控制措施2、 N亚硝基化合物(1)N亚硝基化合物及其前体物质在食物中的分布(2)N亚硝基化合物的毒性与致癌性(3)亚硝基化的阻断及防止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 第五章地质环境与健康(2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碘缺乏病的定义;碘缺乏病的地区分布特征;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的定义、临床分型;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地方性氟中毒的定义、病区类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措施。2、熟悉:宏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定义;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碘缺乏病的流行因素;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因素;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和主要临床表现。3、了解:土壤

20、的组成;微量元素的种类;碘缺乏病的人群分布特征;地方性甲状腺肿临床表现;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的的地区分布;地方性氟中毒的治疗措施。【教学内容】第五章 地质环境与健康概述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一、土壤的卫生特征二、土壤污染三、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碘缺乏病一、流行特征二、地方性甲状腺肿三、地方性克汀病四、防制措施地方性氟中毒一、流行特征二、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四、氟骨症的诊断第六章 医学统计方法(16学时)第一节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目的要求】1、掌握:统计学的常用术语,资料类型。2、熟悉: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3、了解:医学统计学的作用和意义。【教学内容】1、医学统计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和意义2、统计工

21、作的基本步骤(1)研究设计(2)搜集资料(3)整理资料(4)分析资料3、统计学的几个常用术语及统计方法选择(1)、常用术语,观察单位(observation unit)、变量(variable)、变异、总体(population)、样本(sample)、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概率(probability)、小概率事件、参数、统计量(2)、资料的类型,定量变量、定性变量、等级资料第二节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目的要求】1、掌握: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的计算及适用范围,正态分布应用,总体均数估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检验和检验及其适用条件。2、熟悉:方差、四

22、分位数间距、极差的计算与适用范围,正态分布概念,标准误的概念及计算,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3、了解:统计描述的基本概念,频数分布表的编制、频数分布图的绘制及频数表和频数分布图的用途,分布。【教学内容】1、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数值变量数据的频数表(2)、集中趋势的描述:均数(mean)、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中位数(median)(3)、离散趋势的描述:极差(range)、四分位数间距(quartile interval)、方差(varianc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

23、tion)2、正态分布及其应用(1)正态分布(normaldistribution)的概念(2)正态分布的特点(3)正态分布的应用3、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1)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standard error)(2)分布(3)总体均数的估计(4)假设检验4、检验( test)和检验I( test)(1)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检验和检验(2)配对资料的检验(3)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检验和检验(4)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type error and type error)(5)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 分类变量的统计分析【目的要求】1、掌握:两个样本率比较和配对四格表资料的2检验方法

24、2、熟悉:行列表资料比较的2检验方法中的多个样本率和两组或多组样本构成比的比较,常用的相对数指标,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3、了解:率的标准化方法及使用标准化法的注意事项,多个样本率比较的2分割。【教学内容】1、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比、构成比和率2、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3、率的标准化法4、两个样本率比较的2检验5、行列表资料比较的2检验:多个样本率的比较,两组或多组样本构成比的比较6、多个样本率比较的2分割:多个试验组与一个对照组比较,多组间的两两比较7、配对四格表资料的2检验第七章 流行病学(8学时)第一节 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分类2、熟悉: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研究

25、的重要观点3、了解:流行病学简史、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流行病学的用途【教学内容】1、流行病学的定义,四个基本内涵2、流行病学简史 三个阶段3、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分类、观察性研究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理论性研究(theoretical study)4、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5 流行病学的用途6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第二节 疾病的分布【目的要求】1、掌握:疾病的“三间分布”2、熟悉:疾病的流行强度术语3、了解:移民流行病学【教学内容】1、疾病的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的概念。2、疾病的地区分

26、布(1)疾病在国家间的分布(2)疾病在国家内的分布(3)疾病的城乡分布 3、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地区分布的几个术语(1)自然地方性(2)自然疫源性(3)输入性传染病4、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与疾病呈现地区聚集性的主要原因5、时间分布 (1)变化形式包括爆发、季节性、周期性和长期变异(2)各自的含义6、影响人群分布的因素 年龄、性别、职业、种族与民族、行为生活方式7、如何利用移民流行病学来判断病因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8、描述疾病的流行强度的术语 散发(sporadic)、爆发(outbreak)、流行(epidemic)与大流行(pandemic)各自的含义9、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第三节 描述性研究

27、【目的要求】1、掌握:现况调查的概念与特点、调查方法的分类2、了解:现况调查的用途、调查设计、爆发调查【教学内容】1、描述性研究概述2、现况调查的定义与特点3、调查方法的分类与优缺点(1)普查(census) 定义与优缺点、适用范围、注意事项(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定义与优缺点、适用范围(3)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与多级抽样的实施步骤与用途(4)简介样本大小的确定方法4、现况研究的用途5、调查设计的大体步骤6、资料分析方法7、爆发(流行)调查的目的、方法、步骤8、爆发(流行)调查的资料分析与注意事项第四节 分析性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队列研究与

28、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及优缺点,掌握OR、RR、AR的计算及意义。2、熟悉: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整理分析步骤。3、了解: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教学内容】(一)队列研究队列研究的概念、用途和类型选择队列研究的指征队列研究设计与实施队列研究资料整理分析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队列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二)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例对照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第五节 实验性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实验性研究的定义及盲法,掌握效果指数和保护率的计算及意义。2、熟悉:实验性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3、了解:实验性研究的优缺点

29、和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一)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基本步骤与方法临床试验的优缺点影响疗效研究的因素(二) 社区试验社区试验的基本方法2、实验性研究应注意的问题(三)实验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实习课与理论课同步进行,主要的实验方式和要求如下: 1. 现场实习:主要是专题调查。要求选定专题(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研讨确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入社区开展现场调查、操作。如水源卫生学调查、饮水消毒等。2.实验操作:应用实验的方法对实验中有关项目进行定量测定,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如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余氯测定等。3.案例讨论:选精简案例,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教师总结,帮助学

30、生完成实习报告。如食物中毒案例讨论、职业病病案分析讨论等。4.课题练习:由带教老师给出实习课题,通过提示、演示、练习等形式完成实习报告。如: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实习。实验(实践、实习)内容及学时数序号实习名称、内容实习目的与要求实验学时每组人数实验属性开出要求1饮水卫生调查、饮水消毒、余氯测定1.熟悉水源卫生学调查和水样采集方法。2.掌握饮水消毒及余氯测定的原理和方法45-10综合必做2膳食调查与营养素计算1.了解膳食调查的意义。2.熟悉膳食调查的方法。3.能对膳食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25-10综合 必做3食物中毒事件讨论学会当食物中毒发生时,应如何开展工作,进一步理解食物中毒的

31、特点、诊治和预防工作的要点及调查和处理的方法。25-10综合必做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1.熟悉假设检验的概念与基本步骤2.区分几种t检验与u检验的条件,学会计算方法3.掌握计量资料统计分析的方法和结果的判断4.通过实习,巩固统计基本知识,增强应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5-10综合必做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1.熟悉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步骤,2.掌握计数资料常用的两个率、多个率的假设检验方法和应用的条件。25-10综合必做病例对照调查资料的分析1.熟悉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原则与方法2.掌握病例对照研究常用指标的计算及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25-10综合必做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课程负责人组织

32、先进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并撰写相关教学研究论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实施合格课程建设。(二)考核评价建议1.考核性质:考查课2.考试方式分值与解释(1)理论成绩的综合评价 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占总评成绩的70%(2)实训成绩的综合评价 为全面反映学员的操作技能和治学态度,将学员的实训成绩分为三部分:平时操作回示成绩(占10%),作业或实验报告成绩(占10%),期末技能考核成绩(占10%),实训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3.试题类型及权重选择题40%、名词解释9%、填空题15%、判断题10%、简答题12%、论述题或综合分析题14%。(三)教材编写建议1.实用性 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应适合护理专业学员认

33、知规律与特点,方便学员学习、阅读和理解。必要时可配套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使学员明确学习的目的,并通过自测检验学习的效果,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2.先进性 预防医学的内涵和范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医学模式及卫生医疗保健系统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教材中应注意及时补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3.使用教材 预防医学 第一版 主编 左月燃 人民卫生出版社(四)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建议大气采样仪 581光电比色计 照度计 噪声测定仪(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进一步加强素材库的建设,素材库包括图片库、文本库、视频库、动画库等。2.鼓励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等。3.注意积累案例教学、典型病例

34、或典型问题的电子素材。4.课程标准主要编写人 范学红(六)说明1、本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总学时54,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14学时。本大纲仅就理论部分的讲授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予以说明。2、根据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本大纲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教学目标分掌握、熟悉和了解3个层次:(1)掌握内容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此部分内容。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谓掌握即可运用此部分内容,通过自学扩展自已的知识范围。(2)熟悉内容 要求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所谓熟悉即熟知能详。(3)了解内容 要求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基本知识、

35、基本原理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它的正确的概念,所谓粗知了解。3、能力教学目标是通过各种实验教学环节,力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达到会、能和熟练掌握的要求。会: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的进行实验;能:是指能按实验指导独立完成实验,并能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是指能按实验指导熟练地完成实验,并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实践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本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内容为重点内容难点:卫生统计学内容5、预防医学为考查课,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以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制 定:公共基础部化学预防教研室执笔人:范学红审定人:王文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各类题库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预防医学》课程标准.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