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总结汇总(DOC 11页).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4302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总结汇总(DOC 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动物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总结汇总(DOC 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动物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总结汇总(DOC 11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动物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总结汇总(DOC 11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动物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总结汇总(DOC 11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名词解释动物学:是研究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和有关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动物生物学:是以生物学观点和生物技术进行动物生命规律研究的一门科学。生物学发展史,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1.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2. 实验生物学阶段3. 分子生物学阶段4. 现代生物学阶段生命的主要特征:1. 新陈代谢2. 生长与生殖3. 遗传、变异和进化4. 应激性与活动性5. 稳态新陈代谢:是生命最根本特征,是维持生物体生长、生殖、运动等生命活动过程的生理生 化变化总称。同化作用:生物体将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生物体分解身体组成物质,释放能量或将分解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生长:生物体或

2、细胞的体积由小到大、结构由简单到复杂、质量逐渐增加的过程。发育:生物体或细胞在生命周期中,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生殖:求偶、交配、产卵、育幼等生理和行为过程的总称。遗传:亲代的性状在后代中得到表现的现象。变异:后代有异于亲体,是生物界进化发展的源泉。遗传和变异是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的,二者都是生物发生进化的前提条件。应激性:生物接受外来刺激,通过身体内在的兴奋和调节,发生相应的反应。生物的活动和行为时应激性的高级表现形式。稳态:生物系统内部的各种组成成分能够相互协调,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反馈:系统当中某一成分变化引起其他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后者的变化最终又回过来影响首先变化的成

3、分。负反馈:反馈抑制或减少首先变化的成分,负反馈。正反馈:反馈加剧或增加首先变化的成分,正反馈。负反馈抑制变化能够维持系统的稳态,正反馈加剧变化使系统更加偏离稳态。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能按照mRNA的指令由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多肽链。内质网: 细胞内除核酸以外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基地。高尔基体:将内质网合成的多种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与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运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脂质也通过其运输)。高尔基体是细胞内大分子运输的一个主要交通枢纽。此外,高尔基体还是细胞内糖类合成的工厂。溶酶体:(1)清除生物大分子衰老、死亡的细

4、胞(2)吞噬病毒和细菌(3)为细胞提供营养过氧化物酶体:在肝细胞或肾细胞中,它可氧化分解血液中的有毒成分,起到解毒的作用。线粒体: 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线粒体还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能的场所。细胞核: 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名词解释(二)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没有核膜将遗传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细胞内也没有分化出以膜为基础的复杂的细胞器。真核细胞:具有定形的细胞核和完备的细胞器。组织:由来源相同,形态相似、机能相关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组合而成,共同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组织。器官: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结构。系统:由机能上密切

5、联系的若干个器官共同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受精:精子和卵子各自的单倍体基因组相融合形成二倍体合子的过程。卵裂: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很多分裂球的过程称为卵裂。 完全卵裂:整个卵参加分裂,多见于少黄卵。 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卵黄多,细胞分裂受阻,卵裂只在不含卵黄的部分进行。囊胚:卵裂的结果,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称为囊胚。原肠胚:囊胚进一步发育进入原肠形成阶段的胚胎称为原肠胚。原肠作用:原肠胚细胞移动的过程,称为原肠作用。动物极:细胞核位于卵细胞细胞质较多,营养物质较少的一极。植物极:与动物极相对,营养物质较为集中的一极。中胚层形成的两种方式: 端细胞法: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一个细胞

6、分裂成细胞团,形成索状,并向内外胚层之间伸展,形成中胚层。 体腔囊法: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胚突起,称为体腔囊。体腔囊逐渐发育增大并与内胚层脱离,在内外胚层之间逐步扩展成为中胚层。各胚层发育:3个胚层发育以内胚层最为简单,中胚层最为复杂,外胚层最为特异。 内胚层:所形成的系统只限于消化、呼吸和部分内分泌器官以及排泄生殖系统的小部分。 中胚层:变化最大且形成器官最多,肌肉组织、结缔和上皮组织权都由中胚层参与形成。 外胚层:分化多样,外胚层形成神经细胞和感觉器官。体制:通常指动物身体的对称性。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纵轴任何一个平面都能把身体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两幅对称:通过身体纵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

7、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 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体腔:动物体内脏器官周围的腔系。 无体腔动物:具有发达的中胚层,为实质组织,而不形成体腔。 假体腔动物:胚胎发育时囊胚腔遗留的空腔成为成体的体腔。 真体腔动物:体腔由中胚层形成。体节:一些动物在胚胎发育后期出现沿身体纵轴方向分段,每段即为一个体节。 同律分节:除了身体的前两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基本相同。 异律分节:身体前后端的体节的形成和机能均不相同,各体节的生理分工较为显著。物种:自然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具有共同基因组成以及能够自然生殖出有生殖力的后代的全部生物个体。亚种也属于物种。品种:经过人

8、工选择,物种内部所产生的具有特定经济性状或形态的群体则称为品种。双名法:物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称为“双名法”。前面为属名,首字母要大写,后面为物种名,属名和种名使用斜体。原口动物:胚胎的原口后来发育成为成体的口后口动物:胚胎的原口后来发育成为成体的肛门原生动物:异养型原生生物的典型,绝大多数种类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并独立完成各项生活机能。后生动物:多细胞生物,机体的细胞之间出现了构造和机能分化,生活能力逐步提高。逆转现象:卵裂到囊胚后,小胚泡(动物极)向内生出鞭毛,大胚泡(植物极)形成一孔,后来整个囊胚由小孔倒翻出来,内变外,鞭毛在外的现象。单循环:鱼类的血液循环为单循

9、环(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为单循环)开管式循环:动物体内的血液不完全在心脏与血管内流动,而能流进细胞间隙的循环方式,叫开管式循环。闭管式循环: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此类形式的循环就叫闭管式循环。单性生殖:卵不经精子的刺激而发育成子代的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完全变态: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咽式呼吸:两栖类还没有出现胸廓,呼吸是通过口腔底部的上下运动来完成的胸式呼吸:加上肋骨的升降来扩大或缩小胸腔容积腹式呼吸:横膈膜的运动可改变胸腔容积双重呼吸:鸟类每作一次呼吸活动,肺内就会发生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

10、呼吸羊膜卵:受精卵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产生羊膜,羊膜围成一个腔,腔中充满羊水,胚胎就在相对稳定、特殊的水环境中发育。外温动物: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原索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依赖于吸收周围环境的热能进行体温调节,缺乏完善的代谢产热调节机制,体温接近于环境温度,称外温动物或变温动物。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都是内温动物,具有较高而稳定的代谢水平和产热、散热调节能力,能够保持体温的恒定并略高于环境温度,又称为恒温动物。填空题受精过程 精卵的接近:在输卵管相遇 精卵接触时变化:顶体反应、卵子的激活、雌雄原核的形成和融合囊胚形成的四种形态:腔囊胚、实心囊胚、表面囊胚和盘转囊胚。原肠形成的五种方式:内陷、内移、分

11、层、内转、外包。无体腔动物包括: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刺细胞为腔肠动物特有。齿舌为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双凹型椎体为鱼类特有。爬行动物是最早出现羊膜卵的动物,也是首先出现盲肠的动物。中胚层出现意义:中胚层的形成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的发展和各器官生理的复杂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 扁形动物的中胚层为实质组织,能储存养料和水分,可以抵抗饥饿和干旱;2. 促进增强了运动机能,使动物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摄取更多的食物;3. 中胚层分化形成了复杂的肌肉组织,强化了运动机能。假体腔出现意义: 1. 使动物的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腔,为体内器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2. 使动

12、物的运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3. 体腔液体的存在,使得腔内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真体腔出现意义:1. 肠可自主蠕动,而不依身体的运动; 2. 促进了循环、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3. 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在体腔内流动,不仅能辅助物质的运输,也与体节的伸缩有密切关系。 分节的意义:分节是特化的开始,分节为集体分部和机能分工提供了可能。恒温意义:高而恒定的体温有利于各种酶的活动,从而提高新陈代谢水平和行为活动的主动性,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简答题原生动物特点:1. 进化地位:目前已知最原始的真核动物2. 身体微小,形态多种多样3. 具

13、有由单细胞构成的群体4. 细胞核:分为泡状核和致密核5. 表膜:体表覆有弹性的表膜,能保护支持帮助虫体运动。6. 细胞质分为外质和内质,外质含刺丝泡,内质含胞器。7. 运动器:纤毛,鞭毛,伪足。8. 营养方式:光合自养营养、吞噬性营养、腐生性营养。9. 排泄:依靠体表排泄,内含伸缩泡,具有调节水分排泄的功能。呼吸靠表膜渗透。10. 生殖:无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出芽生殖,质裂)和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配子生殖)11. 环境恶劣时形成包囊,环境适宜包囊破裂,又开始新的生活。海绵动物特点:1. 进化地位:低等的多细胞生物,无组织和器官分化,无神经系统,附着生活。2. 体制:不对称3. 体壁:分为外

14、层(皮层)、内层(胃层)、中胶层。皮层含孔细胞,可控制水流。胃层含领细胞,中胶层有骨针、海绵丝、几种变形细胞和一些星芒细胞。4. 水沟系:海绵动物没有运动能力,许多生理机能都靠水沟系的水流实现。水沟系分为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5. 生殖包括有性生殖、无形生殖(出芽生殖、芽球)和再生。6. 胚胎发育时具有特殊的逆转现象腔肠动物门特点:1. 进化地位: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首先出现胚层分化,为两胚层动物。2. 体制:辐射对称3. 生活史中出现两种形态:水螅型和水母型4. 体壁:由表皮层、胃层以及中胶层组成。5. 生殖:包括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世代交替。世代交替:水螅型以无性生殖方式长生水母型个体,

15、水母型个体脱离母体后,又以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水螅型个体。扁形动物门特点:1. 出现三胚层,两侧对称,并有了简单的组织分化及系统出现2. 消化系统为不完全消化系统3. 排泄系统开始有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原肾管排泄系统。4. 神经系统:较为集中的梯形神经系统。5. 感觉器官:眼点,耳突和感觉细胞。6. 生殖发育:无性生殖较为普遍。假体腔动物特点:1. 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含假体腔(囊胚遗留到成体而成为的体腔)2. 体制:两侧对称3. 胚层:三胚层4. 消化系统:完全消化系统,有口和肛门。5. 排泄系统:原肾管型排泄系统。软体动物:1. 进化地位:真体腔,被认为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因大多数有贝壳,又称“贝

16、类”2. 体制:两侧对称3. 胚层:三胚层4. 身体部分:头部:具感觉和摄食功能足部:运动器官,形态变化大内脏团:消化生殖等内脏器官都在内脏团里外套膜:分三层,外侧表皮层能分泌形成贝壳和珍珠。5. 消化系统:由口腔、胃、肠和肛门构成。口腔内含齿舌,为软体动物特有器官。6. 呼吸器官:出现腮7. 循环系统:开管式循环系统。血窦:组织间隙充满血液而不是组织液8. 排泄系统:后肾型排泄系统9. 生殖:多是雌雄异体,异体受精。10. 发育:个体发育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两种形式,间接发育的种类有担轮幼虫期环节动物:1. 进化地位: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出现分节。2. 体制:两侧对称,出现分节,大多数属于

17、同律分节。分节为机体分工提供可能。3. 体腔:真体腔。4. 运动器官:出现原始附肢疣足和刚毛。机体的运动能力大大提高。5. 循环系统:闭关式循环系统,更有效的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6. 排泄系统:后肾型排泄系统。7. 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进一步集中。8. 生殖系统:生殖器官结构复杂,间接发育的种类也有单轮幼虫期。节肢动物:1. 进化地位: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是无脊椎动物唯一能飞上天空的类群。2. 身体分部,附肢分节。异律分节进一步发展,机体分工更为明显,出现了头部(感觉、摄食)、胸部(运动)和腹部(代谢和生殖)分节的附肢增加了运动的灵活性,附肢分为单肢型和双肢型。

18、3. 几丁质外骨骼和蜕皮现象具有坚硬的体壁,分为表皮、上皮和基膜。表皮层还有色素沉积,呈现不同颜色为生物色。也由于坚硬的体壁限制机体的生长,出现了蜕皮现象。4. 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系统血液在血管、血腔中运行,血压较低,可避免大量失血5. 消化系统:两段开口的直管6. 呼吸系统:小型种类以体表呼吸,水生种类,以腮或书腮呼吸,陆生种类以肺或书肺呼吸。7. 排泄器官:一类是腺体结构,通过导管将废物排出体外,一类是管状结构(马氏管),由盲管收集废物进入后肠随粪便排出。8. 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有愈合现象,神经节更为集中。9. 感觉器官:分布于体表,小眼可成像。10. 生殖:一般是雌雄异体,水生种

19、类体外受精,陆生体内受精。多数种类有不同的幼虫期。生殖方式有单性生殖、两性生殖、多胚生殖和幼体生殖。棘皮动物:1. 进化地位:后口动物,与脊椎动物同源2. 体制:成体五辐对称,幼体两侧对称,为次生性五辐对称。3. 体壁、骨骼:表面具有棘、刺,突出体表之外。4. 水管系统:坛囊和管足交替伸缩,完成爬行运动。5. 血系统、围血系统:没有专门的循环器官,但有特殊的血系统、围血系统,完成营养物质的输运。6. 神经系统:分散,没有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7. 生殖、发育:大多雌雄异体,幼体两侧对称,成体五辐对称。脊索动物特点:1. 脊索:位于身体背部,是一条支持身体纵轴,柔软具有弹性的结缔组织组成的棒状结

20、构,低等脊索动物种类终生具有脊索,高等的种类脊索只出现在胚胎期,成长时即被脊柱取代2. 背神经管位于身体背部脊索(或脊椎)的上方的管状结构,来源于外胚层高等动物种类的背神经管前方分化为脑、后段成为脊髓3. 咽腮裂低等脊索动物咽鳃裂终生存在,是呼吸器官;高等种类只见于胚胎或幼体,随后完全消失,成体以肺呼吸。4. 其他特征尾部存在的种类,其位置总是在肛门的后方。心脏的位置总是在消化管的腹面;骨骼系统是内骨骼,起源于中胚层,能随机体的生长而增长。鱼纲特点:1. 主要特征:最低等的有颌、变温脊椎动物2. 体形大多数流线型或纺锤型,减少阻力3. 皮肤能分泌黏液形成保护层并减少游泳阻力。鳞片是皮肤的衍生物

21、,分为盾鳞、硬鳞、骨鳞。侧线是体表特殊的感觉器官,能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压力以及低频振动等。4. 鳍分为身体左右两侧成对的偶鳍和不成对的奇鳍。5. 骨骼系统:脊柱分化程度低,只有体椎与尾椎两种。有双凹型椎体。6.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出现真正的牙齿,出现鳃耙,滤食器官。出现食道与胃、肠的分化。7. 呼吸系统:主要以鰓呼吸,除此之外,还有辅助呼吸的器官像皮肤、鳔。鳔:辅助呼吸器官,基本功能是调节身体相对密度,从而使鱼类在不同水层升降自如。8. 循环系统: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为单循环。9. 排泄系统:排泄器官为中肾。包括肾脏、输尿管和膀胱。肾脏具有生成尿液的功能还对调节体内

22、渗透压和水盐平衡起着重要作用。10. 鱼纲的分类:软骨鱼系:骨骼终生为软骨、体被楯鳞;鳃隔发达,无鳔;体内受精,尾属歪尾型。硬骨鱼系:骨骼一般为硬骨,体被硬鳞、圆鳞或栉鳞,鳃隔退化。多数具鳔。大多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正尾型。两栖纲特点:1. 主要特征:处于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地位。初步完成了由水栖向陆栖的转变,各大系统基本具备了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模式,但仍不能脱离水环境而生活。2. 皮肤:裸露但有轻微角质化,有蜕皮现象。表皮衍生大量腺体和色素细胞。腺体能分泌黏液使皮肤湿润,对保护皮肤和参与呼吸有重要意义。3. 骨骼系统:脊柱进一步分化,出现颈椎和荐椎,出现了五趾型附肢。4. 消化系统:分为消

23、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包括: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泄殖腔。 口腔具有摄食和湿润的功能,无咀嚼和消化功能。口底有肉质舌。5. 呼吸系统:幼体以鰓呼吸,成体为不完善的肺呼吸,需借助皮肤呼吸。开始咽式呼吸。6. 心室不分隔,为不完善的双循环。7. 排泄系统: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具有泌尿功能,还有维持渗透压平衡的功能。膀胱执行重吸收水分的功能。8. 生殖系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生殖离不开水。雌雄生殖腺都有脂肪体,能储藏营养物质,使生殖细胞迅速增长发育。9. 神经系统:具有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5部分。5部脑分化程度不高,开始出现原脑皮。爬行纲特点:1. 羊膜卵:是最早出现羊膜卵的脊椎动物

24、,生殖可以摆脱水的束缚,确保在陆地生殖成功。2. 外形:体分头、劲、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3. 皮肤:皮肤覆盖角质鳞,干燥缺乏腺体,防止水分丧失。同时皮肤的呼吸作用消失。有蜕皮现象。4. 骨骼系统:骨骼骨化程度增高,五指型附肢和带骨进一步发展。脊柱分化明显,已分化为颈椎、胸腰椎、荐椎和尾椎。尾椎出现“自截”现象。5. 消化系统:齿无咀嚼功能,口腔腺发达,润滑食物利于吞咽,肉质舌发达,且首次出现盲肠,大肠和泄殖腔均有重吸收水分的功能。6. 呼吸系统:开始出现胸式呼吸,完全用肺呼吸。7. 循环系统:不完全双循环8. 排泄系统:出现了高级排泄系统后肾,尿液由泄殖腔排出,尿液中含尿酸,失水极少,离子由

25、盐腺排出。鸟纲:主要特征:1. 外形: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尾。纺锤形体型,体表覆羽毛,前肢变为翼。2. 皮肤:薄、松、软而且缺乏腺体。薄而松的皮肤,便于肌肉剧烈运动。3. 骨骼系统:骨骼轻、坚固且多愈合,为气质骨,利于飞行。4. 消化系统:口内无牙,具有角质喙。口腔内有唾液腺鸟类的直肠极短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能减少飞行的负荷和减少失水。盲肠具有吸水作用,并能与细菌一起消化粗糙的植物纤维。5. 呼吸系统:高效的双重呼吸系统,主要以肺呼吸,由大量毛细支气管构成。具有与气管相通的、发达的气囊。气囊的存在使鸟类产生独特的双重呼吸。以保证飞翔时剧烈的呼吸作用。(双重呼吸:呼气和吸气都有空气经过肺部进行

26、气体交换)6. 循环系统:心室完全分隔,完善的双循环系统。7. 排泄系统:鸟类胚胎期肾脏为中肾,成体为后肾。不具有膀胱,尿与粪便随时排出。尿的成分也是尿酸,失水少。8. 神经系统:大脑皮层不发达,大脑和小脑光滑,嗅叶退化。间脑中的丘脑下部为体温调节中枢。中脑有发达的视叶,小脑有维持平衡的作用。9. 感觉器官视觉器官最发达,嗅觉最为退化。鸟类的视觉调节既能改变晶状体的凸度,又能改变角膜的凸度,为双重调节。(改变角膜曲度为鸟类特有)10. 生殖系统雄性具有一对精巢和输精管,雌性多数具单一功能性卵巢。哺乳纲:主要特征:更加完善的陆生生殖方式胎生和哺乳,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恒温动物。1. 外形体

27、外被毛为哺乳类外形最显著的特点。有明显的头、颈、躯干和尾等部分,且出现关节,大大提高运动能力。 2. 皮肤:皮肤结构致密,有良好的抗透水性,具有感觉器官和调节体温的能力,皮肤腺发达。真皮之下有发达的蜂窝组织,能储藏丰富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毛是由表皮角质化形成。3. 骨骼系统:骨骼十分发达,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进一步完善。脊柱分区明显,结实灵活。4. 肌肉系统:四肢肌肉发达。具特有的隔肌,参与形成分隔胸腔和腹腔的横隔,其收缩舒张参与呼吸动作。皮肤肌发达;在灵长类面部出现表情肌。5. 消化系统:出现了口腔消化,消化腺十分发达。肉质舌在哺乳类最为发达。小肠高度分化。6. 呼吸系统:主要以肺呼吸,肺有

28、许多气管和肺泡构成。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横膈膜的运动可改变胸腔容积(腹式呼吸),加上肋骨的升降来扩大或缩小胸腔容积(胸式呼吸),使哺乳类的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以完成呼气和吸气。 7. 循环系统:完善的双循环系统,对快速运动和维持体温有保证作用。8. 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发达,具有学习能力9. 排泄系统:排泄系统是由肾脏(泌尿)、输尿管(导尿)、膀胱(贮尿)和尿道所组成。皮肤也是哺乳类特有的排泄器官。泄殖腔消失。10.生殖系统:哺乳类的睾丸有的种类终生下降于阴囊中;阴茎为雄兽的交配器官,雌兽有一对卵巢四大组织的分类、分布及各自的结构特点1. 上皮组织:由大量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所组成,

29、细胞间一特化的连接复合体彼此链接,将上皮细胞联系成片状的组织结构。分布:体表及内脏器官和管道、上皮性囊腔的表面。功能: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感觉。种类:按位置可分为被覆上皮、感觉上皮、腺上皮。接连复合体: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连接、缝隙连接、镶嵌链接。特点:1.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2.有基膜。3.无血管和淋巴管,只能借助结缔组织中的血管通过基膜以渗透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4.具有极性。5.含丰富的神经末梢。2. 结缔组织:广布于身体各处,把全身的各种组织联系起来。功能:支持、连接、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等多种功能。特点:1.细胞排练疏松,间质多。2.分布广泛,不规则。3.有丰

30、富的血管,除了供应自己,并通过渗透作用供应上皮。4.再生能力强。5.构造复杂。6.可相互转化。分类:致密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和淋巴。3.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主要由特化的肌细胞组成。特点:收缩性强。分类:平滑肌、横纹肌(心肌、骨骼肌)闰盘:心肌具有着色较深的阶梯状横线,称为闰盘。是细胞的连接结构。闰盘电阻小,便于收缩兴奋和迅速传递。4.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组成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基本成分,它能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能发出冲动联系肌肉及内脏器官协调活动。分类: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能感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具有支持、信号绝缘、运送营养、排出代谢废物、修复损伤等多种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动物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总结汇总(DOC 11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