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二 诗歌鉴赏(4分) 课标115首古诗词曲分类鉴赏(初中40首+小学75首)小学课标75首古诗词分类鉴赏第一类 山水诗第1首 绝句二首(其一) 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内容理解:从大处着墨,勾勒出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的春景图。炼字:“迟”字突出初春阳光的特点,统摄全篇;“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画面描述: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景象。因为沙暖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它们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主旨】这首
2、诗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表现了诗人身心沉浸于柔美春意时的舒坦、快意。第2首 忆江南 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炼字:“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诗人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内容理解:第二句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词人出任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画面描述: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春水荡漾,碧波千里,绿得胜过蓝草。能不/忆/江南?情感:既衬托了词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有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主旨】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江南的喜爱与怀念以及对
3、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第3首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 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炼字:一个“倚”字,将诗人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了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随心所欲地开,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内容理解:不仅写出了桃花争妍斗艳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而且透过诗句,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态。【主旨】这首诗写黄师塔前桃花盛开的景象,表现了诗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第4首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画面描述
4、: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内容理解: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主旨】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图画中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诗人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到早春到来时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第5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画面描述: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就落在湖
5、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乌云”比作“墨”,形象逼真。炼字: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跳”和“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画面描述: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霎时雨散云飞;而后雨过天晴,风平浪息,只见水色和山光一样明净,一样蔚蓝。【主旨】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西湖景色。第6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画面描述: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
6、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空中的雨也显得非常奇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主旨】这首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两句,被认为是对西湖最恰当的评语,也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第7首 望洞庭 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炼字:“和”字用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画境;“镜未磨”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
7、/青螺。内容理解: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不仅设譬精警,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主旨】这首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第8首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画面描述: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炼字:“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
8、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炼字:“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看出水流之急。“疑”字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修辞: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瀑布从云端飞流直下比作银河从天而降,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主旨】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第9首 望天门山 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画面描述:江水穿过天
9、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炼字:“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行舟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情感: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主旨】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诗人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第10首 山行(2018) 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0、炼字:“寒”字点明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炼字:“晚”字点明了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画面描述: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主旨】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了一幅热烈、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体现了诗人豪爽向上的精神。第11首 鹿柴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炼字:“空山”二字,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
11、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次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画面描述: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明暗对比鲜明。【主旨】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第12首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炼字:“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下面描写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
12、之短作悬殊对比;“还”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诗人遇赦后的喜悦之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内容理解:诗人坐在顺流直下的船上,猿声与山影在耳目之间“浑然一片”。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绝伦。【主旨】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加雕琢,自然天成。第13首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画面描述: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边,但见一
13、片青草萋萋,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一片幽雅景致。炼字:“独怜”二字,感情色彩极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炼字:“带”字写雨(好像)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无人”说明渡口的“野”;“自”字体现出诗人的悠闲和自得。【主旨】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表露了诗人安贫守节的胸襟,在舟横的悠闲之中也蕴含着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和忧伤。第14首 浪淘沙 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4、。内容理解:诗人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情感:这是诗人看见黄河后产生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主旨】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了诗人对追名逐利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第15首 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炼字:“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给下面两句中的“孤舟”和“独钓”作陪衬。“绝”和 “灭”两字渲染出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见“雪”字,却使读者似乎已经见到铺天盖地的大雪,感觉到凛冽逼人的寒气。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内容理解:“寒”字点明了气候,不动声色地写出
15、渔翁的精神世界。“寒江雪”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练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主旨】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第16首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内容理解:这两句写诗人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山,写诗人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水,写水的磅礴气势。画面描述: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沉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描绘了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欲穷/千里/目
16、,更上/一层/楼。炼字:这两句写诗人所想。“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包含了诗人的希望、憧憬。【主旨】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的不凡胸襟及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第二类 田园诗第17首 春晓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炼字:“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在听觉上写出了春之动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情感: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表达了诗
17、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伤以及无限遐想。【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不饰雕琢,言浅意浓,景真情真。第18首 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内容理解:这两句交代诗人访友不遇,院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风趣幽默,说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为后文做铺垫。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哲理: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一切束缚,蓬勃发展。【主旨】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诗人游园不成,却意外得见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束缚不住的生机,而且流
18、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第19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炼字: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第二句紧承首句,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绘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景色的赞美。【主旨】这首诗以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意境优美,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的美感。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赞美之情。第20首 村居 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画面描述: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
19、黄莺在天上飞来飞去,欢快地歌唱。杨柳柔软而细长的枝条轻拂着堤岸。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也陶醉了。炼字:“草长莺飞”虽短短四字,却能够使读者感受到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醉”二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就连杨柳也陶醉于这美好的气氛之中,柔软的枝条轻轻地拂扫着堤岸,左右摇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内容理解:儿童、东风、纸鸢,诗人写的人和物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物及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主旨】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
20、风筝的情景。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第21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七) 南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内容理解:直接写劳动场面,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炼字:“未解”不但表明了孩子们对“耕织”的“未解”,为下文奠定基础,而且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处境。“学”字不但强调了农村孩子必须学会种瓜耕织才能生存,也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童趣。【主旨】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做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第22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21、南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画面描述: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表现手法: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主旨】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借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第23首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画面描述:四月的江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被绿色主宰的
22、世界。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啼鸣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乡村/四月/闲人 /少,才了/蚕桑/又 /插田。内容理解: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主旨】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劳动生活的喜爱之情。第24首 清明 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炼字:“纷纷”不仅形容春雨绵绵不断的意境,而且表露出诗人雨中行路时悲凉的心情。情感:诗人心头的滋
23、味是相当复杂的,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就更容易牵动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又增添了一层愁绪。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内容理解:尾句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主旨】这首诗写诗人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第25首 渔歌子 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画面描述:白鹭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两岸盛开着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美
24、呀!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内容理解: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主旨】这首诗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诗意,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脱俗的乐趣。第26首 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画面描述:前两句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江南到了采莲的季节,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鱼戏/莲叶/间。过渡:第三句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炼字:“戏”字写出了鱼儿在水中游乐时欢快的画面,非常形象。借助鱼儿的欢乐之情来
25、衬托采莲人心情之欢快。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修辞:用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字反复吟唱,描绘出鱼儿久久不去,围绕莲叶四面游动的动人场面。【主旨】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第27首 小池 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画面描述: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炼字: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
26、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炼字:“才露”“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画面描述: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的上头。【主旨】这首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第28首 三衢道中 南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炼字:首句交代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沿山路步行。一个“却
27、”字可见诗人游兴情趣之盎然。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炼字:“来时路”将笔墨悄然过渡到描写归程上,“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来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主旨】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生活韵味,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第29首 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内容理解:前二句赞美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2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修辞: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护”“绕”二字显得那么有情。诗人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了人的高洁。【主旨】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湖阴先生对山水的深情。第30首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内容理解:表面上首句交待了作者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寻的这一连串的过程,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只在/此山/
29、中,云深/不知/处。情感:诗人的感情由惆怅转为期冀,又由期冀转为更深一层的惆怅,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感叹之情。【主旨】这首诗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之情。第三类 咏物诗第31首 咏鹅 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炼字: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手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内容理解: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脖子,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白
30、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炼字:“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内容理解:这两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细微入神的观察力。【主旨】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运用白描手法,自然、真切、传神地勾勒出鹅的形象。第32首 风 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炼字:“解”字将风带着叶子翩然落地的姿态表现得温情脉脉;“开”字表现了风对新生命的召唤和催生。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内容理解:风“过
31、江”卷起“千尺浪”,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急浪高,风狂竹伏,风的强劲令万物无法招架,与前文的温柔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风的个性。【主旨】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让人看到风的力量(温柔与强悍)。第33首 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内容理解:在诗人的眼中,垂柳是少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炼字:“高”字衬托出美人(柳树)婷婷袅袅的风姿,“垂”字暗示出其纤腰在风中摇摆的情态。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修辞:后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比喻手法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
32、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出无限的美感。【主旨】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洋溢着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拟人和比喻手法的应用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第34首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炼字:“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描绘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主旨】这四句诗描写了儿童眼中的月亮,充满了浪漫而神奇的遐想,语言诙谐幽
33、默又充满天真稚趣。第35首 春夜喜雨 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修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把春雨当作有知觉的人,故它能根据需要,应时而降。“知”字和“乃”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使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内容理解:这两句既描写了春雨的动态,又点出了它的润物之神。炼字:“潜”字和“细”字都用得准确、贴切,前者透露出风力之微,后者说明了雨极小。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画面描述:颈联描绘了一幅极其生动的雨中夜景图。由于晚上正在下雨,所以浓云密布,群星潜藏,月色无光,天空和地上都是一团漆黑,雨意正浓。而一片墨黑的世界里,唯有江边船上放射出一线
34、光芒,并且显得格外明亮。炼字:“俱”字和“独”字都是为了突出雨中夜景,同时也包含了诗人的惊喜之情。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炼字:“红”“湿”“重”三字,极其形象、准确地表达了雨后花朵盛开的美景,充分说明了诗人观察景物细腻。【主旨】这首诗描绘了春夜雨景,寄寓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之情。第36首 墨梅 元王冕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内容理解:这两句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情感: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思想感情。【
35、主旨】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第37首 竹石 清 郑燮咬定 /青山/不/放松,立根 /原在/破岩/中。炼字:“咬”字将竹拟人化,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倔强和坚韧的性格以及不畏艰辛、顽强生存的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炼字:“千”“万”二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一个“任”字,生动准确地写出了竹临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内容理解:写竹子虽然经历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非但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韧挺拔。【主旨】这首诗借物喻
36、人、托物言志,诗人借竹子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表现了自己正直倔强和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第38首 蜂 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内容理解:前两句写蜜蜂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的生存状态,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施展本领的空间。“不论”“无限”等极称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只是正言欲反、欲擒故纵的手法,为下文的议论造势。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情感: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对广大的劳苦人民心生怜悯之情,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表达了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主旨】这
37、首诗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思考和憎恨以及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第四类 送别诗第39首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炼字:“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被人分明地感知,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孤”字是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画面描述:描述了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满江夜雨绵绵连夜来到镇江,黎明送客时楚山也形单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情感: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
38、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主旨】这首诗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含蓄蕴藉,余韵无穷。第40首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炼字:“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内容理解: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颜色青青,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画面描述
39、: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旅馆周围的柳树翠嫩一新,清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情感: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主旨】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具普遍性的离别,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朋友的关切。第41首 赠汪伦 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炼字:“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是不期而至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炼字:“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
40、为结句预伏一笔。“不及”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情感: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诗人对汪伦的深厚情谊。表现手法: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主旨】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第42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炼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画面描述: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
41、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主旨】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对友人深情的眷恋。第43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内容理解: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炼字:在“三月”前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渲染得尤为浓郁。“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孤帆 /远影/碧空/尽,唯见 /长江/天
42、际/流。表现手法:细节描写,诗人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及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了出来。【主旨】这首诗是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第44首 别董大 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表现手法:采用白描的手法写眼前景物,渲染了一个荒凉、凄寒的送别背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内容理解: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主旨】这首
43、诗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第45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炼字: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写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内容理解:古原草的特性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诗人抓住这一特点,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吹拂,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炼字:“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命力之强的野草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
44、“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内容理解:描绘了一幅在草原上凄凄送别的图景。结尾点明题目,收束全篇,意味深长。【主旨】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诗既是一曲野草颂,又是一首生命的颂歌。第五类 思乡怀人诗第46首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内容理解: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出诗人数十年久客异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结构: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为后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做铺
45、垫。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表现手法: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烘托。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生活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主旨】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回故乡之时,抒发了诗人久客伤老之情。第47首 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炼字:“疑”字生动地写出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以为是铺在地面的浓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漂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手法、
46、炼字:通过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构思细致深曲,但又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第48首 绝句(其三) 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内容理解: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幅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美景图。炼字:“鸣”字把黄鹂描写得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炼字:“含”字写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表现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主旨】这首诗前两句中,诗人对自然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写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希望能尽快回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