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 程 歌曲欣赏少林、少林 武术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的男声四重唱的和声效果。 2、从歌曲中体验坚强、自信的性格,增长自信心。 3、学会用歌曲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难点:体验歌曲的四重唱的丰满和声效果及其坚强、自信的情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 1、播放歌曲少林少林。 师:同学们熟悉这首歌吗? 生:熟悉,少林寺 师:歌名可不是少林寺,歌曲的名字叫少林少林,电 影的名字才是少林寺。很多同学看过这部电影。有同学 知道的,进行小组交流。 2、小组交流。 3、播放视频电影少林寺片段。 师:既然大家喜欢,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
2、又是中国功夫,就来 一起欣赏真正的中国功夫吧! 4、诵读少林少林歌词。 师:现在,老师请一位学生朗诵歌词。 学生朗诵。 5、师生交流有关少林寺的故事。 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 扬”,对!少林功夫真不少,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下面我们来 了解少林寺。谁能说说你知道的? 生:少林寺在河南。 生:少林寺的功夫好,还经常出国演出。 师:少林寺是中国第一名刹。 少林寺位于登封市西北 15 公里 处的嵩山少室山下,因为此地环境清幽,周围都是密密匝匝 的树林,所以得名“少林寺”,意为“深藏于少室山下密林 中的寺院”。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年间,以佛教禅宗祖庭和少 林武术的发源地而著称。关于影
3、片你们还了解哪些? 生:主演李连杰 师:电影少林寺在 80 年代曾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掀起一 股新风格武术电影热潮,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掀起了武 术热,并使李连杰一举成为国际级影星。 少林寺 是一部把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与一个为报 二次备课 备注: 父仇、出家学武的惊险故事掺杂在一起的优秀功夫片。李连 杰成功塑造出了觉远这样一位武功高强、 匡扶正义的武僧形 象,表达出了反对暴政、反对分裂、渴望统一的主题。剧中 的主要演员都由我国武术界的精英出任,全部真人真戏,不 用弹床不用替身,拍摄都是一镜到底,不靠特技剪接,给人以 真实遒劲之感,为功夫片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 6、进一步聆听歌曲少林少林
4、。 师:歌曲以赞美的口吻描述着少林寺,使得影片中的英雄更 加地豪迈更加地勇敢,更具有感染力。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 么? 生:男声演唱。 师:齐唱还是重唱? 生:重唱 师:这首歌曲的格调清晰,旋律优美。是男生四重唱。男生四 重唱就是由两位男高音,一位男中音和一位男低音(两位男 高音,一位男次高音和一位男中音)共同演唱的歌曲。 每人唱 一个声部,唱的旋律各不相同。如果是四人唱同一声部就是 齐唱了。这首歌也有部分齐唱,再次欣赏时,可以感受一下, 请大家找出齐唱与重唱的部分,并 进行比较。 生:开始第一句是齐唱,到“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 仰”后是重唱。 师:效果一样吗? 生:齐唱有气势,重唱饱满。
5、师:这句“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运用 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歌曲中还有一句运用了重复的表现手 法,大家找一找? 生:“天下驰名万古流芳;天下驰名万古流芳”句 7、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跟唱。 教师讲解:第一句的低沉厚实的齐唱,对少林寺的庄重和敬 仰、虔诚之情油然而生,第二乐段音乐变得稍稍活跃起来, 句首八分休止符的使用,表现出了少林工夫的敏捷轻巧;而 第三乐段是颂扬性的音调,乐句长度增加,节奏放宽,让我想 象出嵩山之幽及少林之神秘。 8、师生一起随音乐哼唱,感受歌曲饱满的情绪。 9、简谱的基础知识。 音乐中的 1、2、3、4、5、6、7、1,它们的唱名分别是什 么? 10、常用音符、
6、休止符的名称及标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早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就拍摄了一 部科教片武术,专门介绍中国的武术,其片头音乐就是由 老一辈作曲家何彬创作的民乐合奏武术后。今天我们就 来欣赏武术。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唱主题 首先我们将乐曲中的两个主要主题熟悉一下。 1、随教师学唱。 2、用竖笛熟悉旋律。 (设计意图:为乐曲的欣赏打基础。) (三)欣赏乐曲武术 师: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听中国武术乐曲所要表 达的感情。(听完请同学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当听到不同的节奏时,就会想到武侠片中的武术动作。 师:除了这位同学所感受到的,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 想法? 生:当我听到节奏时,想去做几个武术动作。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不错。 (四)进一步探究武术 师:同学们听音乐把 C 段主题补充完整。(学生回答) 师:在这首乐曲中,A 段音乐出现了几次?(学生回答) (五)随音乐做武术动作 板书设计: 少林、少林 武术 1.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 2.从哪儿开始要重复唱。 3.从这首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4.随音乐做武术动作 备注: 随堂练习: 老师一边弹钢琴,学生一边唱。先男生集体唱,后女生集体 唱,最后全班合唱。 备注: 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