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的海陆分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3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4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游戏激趣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与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2教学过程:采用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3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眼、动脑、动手、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 (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研究的结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教学难点】1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2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教学准备】1地球仪、世界地形图、自制各大洲轮廓剪纸图片。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同学们,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吗? (不是)那么你
3、们是否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 (加加林)他说: “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作水球,而不应叫地球。”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世界的海陆分布。设计意图:通过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讲授新课: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板书) 活动一:创设情境组织辩论:是“地球还是水球?”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1提出问题:观点A: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观点B: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为准确?2学生辩论:把全班分两大组,双方展开辩论,并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
4、证双方的观点。出示地球仪:蓝色表示什么?(海洋) 投影展示东西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什么?地球表面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说明了什么?展示: “南北半球”图观察是否蓝色面积大?小结: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印证,无论怎样平分半球,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地球正如宇航员看到的,确实是个水球,但是人类生存在这个水球的陆地上,所以人们还是习惯把我们的家园叫“地球”。设疑:那么,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分布有什么特点?读教材“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地球表面海陆的面积比例各占多少? 学生总结:海洋占71,陆地占29,即“三分海洋、七分陆地”。(板书)(拓展延伸)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的地球表面海
5、陆分布情况,是无数的科学家及像杨利伟这样的航天英雄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地球还有很多未被人类认识的领域,需要你们不断努力学习,为将来去发现和探究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印象,将孤立的知识点穿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指导学生读图总结地球上水多于陆。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活动二:采用“分组抢答”的形式,理解有关概念。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有关大陆、大洲、岛屿、大洋、海以及海峡的有关概念。2课件展示: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的景观图,并让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相应的位置。(看谁找的又快又准)3各组代表提问本组
6、成员进行抢答: (1)说出大陆、岛屿、半岛和大洲区别。 (2)说出大洋、海和海峡的区别。4各组选一名代表,将上课前剪好的大洲轮廓,在组内进行辨别加深学生对大洲轮廓的印象。设计意图:文字与图结合,分组抢答辨认。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并做到生生互动。活动三:以游戏的方式完成:1选五组代表,分别演示将课件中的大洲和大洋名字,用鼠标拖动到相应的位置上。规定当某一组代表演示时,其他代表转身不看。看哪个组完成得好。(答对,你真棒5分。答错了,要认真啊)2、拼图游戏:用大洲轮廓图各组进行七大洲的位置排序。(评出最快的组奖励)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
7、索精神。活动四:以“分组讨论”形式完成下列问题。1读世界地形图,找一找,想一想,不同的大洲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2分别说出亚欧、亚非以及南北美洲的分界线?3学生看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讨论后各组代表订正答案,并选出优秀小组)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分别说出太平洲、北冰洋沿岸各有哪些大洲?分别说出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大小顺序排列。活动五:组织全体学生动手参与,用“简单几何图形”在一张白纸上进行“一笔画世界”的绘图比赛。(可选几幅画的较好的让学生传阅,给予鼓励)教师巡视查阅后,并引导学生对照找出自己图中的问题进行校正。达标练习:(练
8、习题三)课堂小结:有付出就有收获。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概况,有关地球的知识还很多,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学习和探索。(板书提纲巩固)作业:(略)板书设计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洋与陆地 1海陆比例:三分陆地(占29),七分海洋(占71) 2海陆分布:陆地主要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在南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有关概念 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海洋、海、洋、海峡 2主要洲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亚非: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3七大洲大小顺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四大洋大小顺序“太大印北” 5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空间分布【教学总结与
9、反思】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助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但经过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
10、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一、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
11、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七大洲与四大洋。 (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
12、,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充分地发展自我,不断的成长。改进;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2、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上是我的一些认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描述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2、能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海、大洋和海峡。3、能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洲和洋
13、的分界线、轮廓图和分布特征、比较它们的大小深浅关系。4、能够在空白地图上准确标出七大洲、四大洋,并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出七大洲的轮廓及其相对位置,建立世界海陆分布的空间概念。5、能准确掌握五条主要纬线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关系。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教学难点:七大洲的轮廓、位置、洲的分界线教具准备:PPT课件,主要包括各大洲轮廓图、世界地图投影图、东西半球投影图、各大洲分界线投影图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导入 我们都知道,我们人类居住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样养育着我们,但我们对它的认识有多少呢?它的地表和地下又是由什么来构成的呢?它在宇宙中
14、又是什么样子呢?进行课的内容部分:一、概念内容1、请大家看图(PPT托勒密在2世纪的地球地图)当时的人们受科学技术的制约,才会得出这样的结果,慢慢的人们认识到地球其实严格来说,不应该叫地球,而应该叫“水球”。经过科学测量(数据)得出结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附陆半球和水半球PPT图)2、建立起初步印象之后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提问)地球的地表都有些什么?(学生一起回答),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洋、海、海峡大陆:陆地面积较大的(比格陵兰岛大);半岛: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大洲:大陆的附近岛屿合起来(全球分七个大洲);海洋:洋是海洋的主体,洋
15、的边缘部分叫海,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叫海峡。(世界地图PPT展示)请学生找一找格陵兰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过渡 我们了解了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洋、海、海峡这几个基本概念后,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七大洲。二、七大洲大洲名称: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欧洲(平均海拔最低)、大洋洲(图)读P8各大洲面积轮廓图,比较一下谁最大、谁最小(亚洲最大,大洋洲最小)?学生回答。找出它们面积次序规律: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那么七大洲的形状是不是一样的呢?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七大洲的轮廓有什么特征?请大家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来认识大洲的轮廓。(就近四位同学相互讨论并记忆
16、)(PPT分别展示各大洲轮廓图,要求学生按所给图形次序说出大洲名称)大洲的的分布及位置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请同学回答。既然我们回忆起了半球的分界线,那么我们刚才我认识的大洲它们分别处于什么半球呢?教师提问 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南北美洲)(南美洲全部) 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北美洲、亚洲、欧洲)(欧洲北美洲是全部) 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南美洲 南极洲 大洋洲 非洲有一部分在南半球)(南极洲全部)那么如图上我们所看到的,大洲与大洲之间是相连的还是不相连呢?它们以什么为界线分开的呢
17、?大洲的分界线(PPT展示,同学生一起找出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欧洲与北美洲:丹麦海峡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穿过大洲的特殊纬线:主要纬线穿过的大洲:北回归线:非洲、亚洲、北美洲南回归线:非洲、大洋州、南美洲北极圈:欧洲、亚洲、北美洲南极圈:南极洲根据特殊纬线与各大洲的关系判断各大洲所处温度带欧洲:北温带、北寒带亚洲: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北美洲;热带、北温带、北寒带非洲:热带(大部分位于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美洲:热带、南温带大洋州:热带
18、、南温带南极洲:主要位于南寒带上面我们学习了七大洲的名称、轮廓、分布、分界线以及在地图上标出各大洲位置,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世界地图,我们发现各大洲之间除被它们的人为分界线分开之外,还有大量的海洋分布,它们又是什么呢?(PPT展示)三、四大洋同学习大洲一样,我们先了解一下各大洋的名称(学生回答分别有哪四个大洋)教师引导 我们知道四大洋的名称后,我们还应了解大洋的什么呢?(位置)教师追问 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比较直观的描述大洋的位置呢?(学生讨论回答)(相对位置)教师讲解 我们要看某一大洋的位置,应该看某大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间,就是我们常说的相对位置,例如(指示PPT北极地图)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
19、、北美洲之间。大洋的位置那么太平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间呢?大西洋呢?印度洋呢?(学生看图回答)教师点评正误太平洋: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大西洋: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非洲,欧洲,亚洲(地中海东岸就是亚洲,地中海是属于大西洋的海)网络争论部分,用海和洋的关系先给学生讲解印度洋: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冰洋:亚洲,北美洲,欧洲教师启发 我们除了用相对位置描述各大洋的位置之外,还能用什么方法来描述大洋的位置呢?(方位描述)比如说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以北,那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又如何描述呢?教师启发 反之,我们也可以这样描述,如:亚洲东临太平洋、北监北冰洋、南临印度洋。那么我
20、们能不能在刚才我用的主要纬线所穿过的大洲轮廓图中标注出各大洋的位置和名称呢?大洋的面积、水深关系太平洋:18000万km2 平均水深:超过4000米,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印度洋:7500万km2 平均水深:3897米大西洋:9300万km2 平均深度:3575.4米,最大深度9218米北冰洋:1300万km2 平均水深:约1200米主要纬线穿过的大洋:(学生看图找出结果)1、北极圈: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2、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引导学生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描绘出各大洲和大洋(如简单的三角形)四、教师小结本次课的内容:A、世界地表海
21、陆分布情况: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PPT图)学生看图读:各大洲、大洋的位置和名称、面积大小深浅次序。C、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D、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及其作用E、南北回归线、赤道在世界轮廓地图中的位置。我们习惯了传统世界地图,那么我们这幅地图的认识有多少呢?是不是只有在深化记忆了各大洲大洋位置后,才能对这幅图有所了解(附PPT)五、巩固练习:我们习惯了传统世界地图,那么我们这幅地图的认识有多少呢?是不是只有在深化记忆了各大洲大洋位置后,才能对这幅图有所了解(附PPT)(另附)六、总结性讲解教师启发 今天的我们一起学习了世界的海陆分布,知道了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知道了
22、各大洲、大洋的名称、位置、分界线等一些知识,希望他们下来以后呢,要抽时间去复习一下,那第,今天我们所见的大洲和大洋它们的位置是不是由古至今都是这样的呢?或者说它们的位置是不是永远都是这样的呢?请大家抽空预习后面一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反思1.本节知识是学生学好世界地理的关键,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2.在本节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3.存在的问题:知识量太多,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较少,没考虑学法如许多问题应该有学生分组讨论,而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没进行分组讨论,以后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尝试更新学生的学法这方面的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讲
23、授世界的海陆分布这一节时,我就深有体会。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读图、析图能力估计过高。尽管平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地理方面的知识,但对一些专业的地理概念如: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等知之甚少,自然理解起来就会存在困难。还有就是对各大洲在东西半球的分布不能通过读图精确地分析归纳。这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分析,就要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思路。因为只有一开始就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学懂并学好。地图与地球仪终于学完了,本以为难点已过去,海陆分布应该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谁知让学生看地图,又没有了方位感,大西洋周围的五个大洲图上找到,却没法理解大西洋的西侧是南北美洲,从
24、地球仪到地图的转化从球体到平面的思维转化却也这么难,这是以前我没注意到的。我突然意识到我让学生以后不用拿带地球仪上课是错误的,我手中的地球仪他们根本看不清楚,如果自己手中有,就可以很直观的说出大西洋东临美洲,西临亚洲与大洋洲。再看地图就明白了。我给学生出的当堂测试中的题目;围绕南极洲的大洋自西向东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学生理解也费了个劲。不能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读图、析图能力估计过高。在备教材这一环节上,我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欠考虑。虽然教材是经过科学合理地编排来确定内容的,可这种安排并不是对水平不同的学生都适用。当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教材内容安排不同步时,就必须随时迎合学生的认知习惯,适当地调整内容的先后顺序。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无头绪,越学越糊涂。在这一节里,就可以将各洲分界线调整到前面讲,然后再让学生了解各大洲的分布,学生就能明白、准确地判断和归纳了。